↑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语言应用 3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
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下面是某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同学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写作。

    一位沾亲带故的妙龄少女,飘然而至,来拜访我。我想起她的祖父,当年待我很好,却已去世八九年了,心中不禁泛起阵阵迷思与惆怅。与她交谈中,我注意到她装扮十分时髦,发型是“男孩不哭”式,翘而乱;上衫是“阿妹心情”式,紧而露脐;特别令我触目惊心的,是她脚上所穿的“姐妹贝贝”式松糕鞋。她来,是为了征集纪念祖父的文章,以便收进就要出版的她祖父的一种文集里,作为附录。她的谈吐,倒颇得体。但跟她谈话时,总不能不望着她,就算不去推敲她的服装,她那涂着淡蓝眼影、灰晶唇膏的面容,也使我越来越感到别扭。事情谈得差不多了,她随便问到我的健康,我忍不住借题发挥说:“生理上没大问题,心理上问题多多,也许是我老了吧,比如说,像你这样的打扮,是为了俏,还是为了‘酷’?总欣赏不来,我也知道,这是一种时尚,可你为什么就非得让时尚裹着走呢?”

    少女听了我的批评,依然微笑着,客气地说:“时尚是风,无论迎风还是逆风,人总免不了在风中生活。”少女告辞而去,剩下我独倚在沙发上出神……

    请根据以上文段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不要在文中透露个人信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当代社会,“美”和美学也许是最让人困惑的词汇和学科之一。一方面,美和美学的概念随着当代艺术和时尚业的发展而迅速变化;另一方面,与美学概念关系密切的当代文艺批评始终处在某种“理论表述”的困境之中。中国当代美学因为人民大众审美经验的日趋活跃,用原有的学院派的美学理论似乎已难以描述。因此,研究和阐释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具有理论上的迫切性。

    当代美学的基本目标是对20世纪末至今形成的新的文化生态及其所提出的新的美学问题作出理论的思考。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在美学领域表面的纷繁复杂中,新的、积极的因素正在生长。由于这个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它的表现形式又有差异,因此,理论的多元化格局是正常现象。中国当代美学应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在多元性、叠合性的当代语境中探寻当代美学的“物质基础”。具体而言,把美学和文艺问题放到社会系统中认识和把握,通过对情感结构的分析来阐释文学艺术意义的研究思路,在理论上具有优先性。

    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地方性审美经验以及不同文化传统与审美习性的密切关系,影响着当代文学艺术及其意义阐释,当代美学不能忽视这种文化关系的制约作用。对于中国当代美学而言,要高度重视当代中国审美经验的特殊性,注重分析中华美学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创造性发展和呈现,对当代文学艺术的美学风格及审美认同的社会基础作出理论概括,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理论。

    必须承认,当下的中国美学和文学理论界还充斥着理论的混乱和歧义,对此,展开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研究,重申美学本体论作为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并没有死亡和消失,无疑是有意义的。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学界先后讨论过“悲剧之死”“乌托邦之死”和“文学之死”,然而,文学艺术在现实的土壤中,在人民的生活里,在当代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仍然支撑着人们的生存,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情感结构。在这个意义上,当代美学正期待着一场复兴。

    让我们从当代美学具体问题开始,从当代文学艺术的评论和分析入手,从对当代美学的话语梳理入手,从基本理论问题的辩证剖析入手,开始当代美学理论建设,并且努力把这种建设性的工作自觉结合到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进程中去。

    (摘编自王杰《文化创意时代的美学转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代艺术和时尚业发展迅速,这就导致了美和美学的概念也变化迅速,无法掌握。

    B. 当代文艺批评在“理论表述”上踟蹰不前,导致美学成为最让人困惑的学科之一。

    C. 美学领域纷繁复杂,当代美学应把对新的美学问题在理论上的思考作为基本目标。

    D. 在当前,不同文化传统与审美习性间的密切关系对美学发展有着很强的制约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指出当前美学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此问题的迫切性。

    B. 第二段采用对比论证,把中西文化、新旧美学进行了对比,指出当代美学具有先进性。

    C. 在论证中国美学发展问题时,不仅结合了美学发展的纵向历史,也进行了横向的联系。

    D. 结尾指出,美学需要转型、重构,但要把这项工作和我国的文化繁荣和发展结合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西文化的不同,导致当代美学在表现形式上有差异,在理论上出现了多元化格局。

    B. 如果绕开“美学本体论作为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论断,对研究中国美学无意义。

    C. 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学界每一次在理论上的讨论,都会掀起一场“美学革命”。

    D. 进行当代美学理论的建设需要从具体问题的研究开始,从多层面、多角度入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茶  道

    王春迪

    海爷好茶。

    海爷喝茶讲究多,譬如泡过的茶渣,不能乱倒。府里的下人,便把茶渣倒在了门口一个废旧花坛里。长年累月,茶渣越积越厚,伸手刨半天都摸不到花坛里的土。风和日丽之时,隔好几步远,都能闻到门口一股淡淡的茶香。

    有闲人给废花坛起了一个很有味道的名字——“茶冢”。这个闲人名叫归去来,二十七八,尚未婚配,父母早逝,留有家业,为人善良本分。但他嗜茶如命,壶不离手,茶不离口,整日摆弄茶壶茶宠,也不打理家业,坐吃山空。没过几年,家业败光,所有能换钱的,都拿去抵了债,只剩一把紫砂壶,与他形影不离。

    落魄之后,每每茶瘾发作,归去来便到茶馆门口蹲着,等伙计出来把那些泡过的茶渣泼掉时,他就凑上去讨一点。后来,归去来发现,海爷家的下人,常往门前花坛里倒茶渣。每逢此景,归去来遂讨要过来,装到壶里,以解茶瘾。

    一天,海爷出门送客,恰巧撞见归去来在要茶渣,海爷无意中瞥见他手里攥着的那把紫砂壶,心中一惊,随即把他请进来。归去来进门后,发现桌上已经沏上一杯龙井,海爷做了一个请茶的手势,归去来没怎么吹凉,就直往嘴里吸溜,而后摇了摇头,说,茶是好茶,可惜水煮老了。海爷一笑,水还有煮老的?

    归去来告诉海爷,水要急煮,听到有似风吹青松之声,即去盖,见壶底有蟹眼之泡,再去冲茶,茶汤必定鲜爽可口。沸腾太久,便过时了,用这样的水冲茶,汤老香散,色暗味涩,口感便大打折扣……海爷来了兴致,请归去来泡茶。归去来也不推让,煮水,温杯,洗茶,出汤,并用自带的紫砂壶来冲泡。海爷喝了一盏,顿觉轻汗微出,毛孔疏散,头清身轻,两腋生风,好不畅快!

    随后,海爷接过归去来的紫砂壶,瞄了一眼壶底,猛然一惊!原来,这壶竟出自紫砂大师陈鸣远之手!

    当天晚上,海爷留归去来吃饭,同时还请了当地几个文人富商,海爷在众人面前,极力称赞归去来和他的紫砂壶,颇有相见恨晚之意。就这样,归去来成了海爷府上的常客。

    这一天,海爷对归去来说,我看你把壶拿过来拿过去的,容易碰坏,放家里也容易失窃,干脆就放府上吧,想喝茶的时候,你就过来,我这边所有好茶,尽你享用。归去来有些不舍。可怎么也不该驳了海爷的面子,加上海爷府上好茶又多,思前想后,也就答应了。一

    起初。归去来想念他的壶,还常到府上来喝喝茶,把玩一会儿。海爷不忙时。也陪他坐一会儿。但后来,归去来发现,府上的人个个忙得两脚不沾地,自个儿闲着在那喝茶,也碍眼。归去来甚至觉得府里人看他的眼神和以往都不一样了。于是,归去来越发去的少了。可归去来念念不忘那把壶。每每看到它,就像是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孩子,喝完茶,走的时候,总会红着眼睛回头看上几眼。归去来想把壶偷偷拿回去,但觉得那样做不合适,便想找个机会,跟海爷说一声。

    不巧,海爷因为生意,出远门去了。于是,归去来日思夜想,寝食难安,好不容易入睡,不是梦到茶壶被人抢走,就是梦到茶壶被人打碎,醒来便伤心不已。

    归去来很怀念以往在茶冢前讨要茶渣的生活。

    入冬之后,归去来感染了伤寒,他身体底子薄,又缺人照料,没等到海爷回来,归去来便去世了。

    归去来死后,海爷很伤心,想念他的时候,便拿归去来的那把紫砂壶泡茶。但海爷发现,无论冲泡得多么讲究,也喝不出当初和归去来在一起时的那种滋味。

    海爷怀疑这壶是个赝品。

    (摘自2017年第5期《小小说月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归去来形象的描绘只是客观地呈现,没有因为他“善良本分”而赞赏,也没有因为他“不打理家业,坐吃山空”而批判。

    B. 在作品中,归去来与壶形影不离,海爷见到壶爱不降手,因为壶二人成为挚友,所以紫砂壶是条明线,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 “海爷怀疑这壶是个赝品”,是因为和自己一样爱茶、懂茶的老友去世了,这世上少了一位知心的朋友,表达了他对老友的怀念。

    D. 作品语言质朴,手法多样,情节波澜起伏,形象立体饱满,主题耐人寻味,这源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以及对生活深切的感悟。

    2.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茶道”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塞巴斯蒂安·雅克日前表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为全球带来繁荣。他认为,澳中之间共同的经济利益为两国持续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澳中间的贸易合作多年来都是澳中关系中重要且成功的一部分。”雅克说,力拓长久以来在澳中贸易关系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中国目前是力拓最大的客户,该集团年度销售总额的43%以上来自中国。在谈到未来发展时,雅克表示要继续发展力拓集团与中国的关系,使其更加紧密。

    (摘编自《落实“带一路”倡议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材料二: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单方面去规划世界,而是要存正融入世界。“一带一路”建设涉及范围广、领域多,需要内外、各方协同联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切实推进统筹协调,坚持陆海统筹,坚持内外统筹,加强政企统筹。“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城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是中国倡议,但其成功需要凝聚国际共识、全球智慧。共建“一带一路”既需要各方诚意决心,也需要各方远见卓识;既需要战略对接、规划对接、项目对接,也需要智慧对接、舆论对接、行动对接。不断夯实持续发展新框架,需要实现上述六大方面的全面对接,特别是智慧对接。

    (摘编自赵磊《“一带一路”展现新时期中国开放胸怀》)

    材料三:

    据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消息,居住在北极以外的人可能不清楚,但北极的人们正在蓬勃发展。在新技术和基础设施投资的主导下,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文章称,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北极资源丰富,占地球储量的20%,人口稀少,居民人数仅有400万,基础设施欠发达。北冰洋迄今是世界上最小和最狭窄的大洋之一,连接着亚洲、欧洲和北美。北半球约有90%的国际贸易发生在这三大洲。通过利用北极运输,世界将获得更有效的运输系统,当地人将受益于经济机会的大幅增长。互惠互利是巨大的。文章称,北极有很大的增长机会。它位于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地位意味着它可以往南到欧洲,往西到北美,往东到亚洲,寻求合作伙伴来建设基础设施。

    (摘编自《中国“一带一路”进入北极》)

    材料四:

    “一带一路”源自历史文化概念。其中,文化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的灵魂,可以推动我国与沿线各国的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民心相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和宗教众多,政治立场、利益诉求、行为模式都存在巨大差别。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而实现民心相通,首要而有效的手段就是文化交流。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超越国界。发挥文化交流的向导力、融合力,可以全面反映“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现状及利益诉求,从而起到消除偏见、化解歧见、增进共识的效果。

    文化交流可以保障合作共赢。近年来,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三股势力”在欧亚地区活动日益科额;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相关国家仍存在一些领海、岛屿和海洋权益之争。要保证“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实现合作共赢,就离不开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在推进“一带一路”活动中,充分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加强各国、各领保各阶层、各宗教信仰的交流交往,并使之成为政治、经贸、军事、社会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润滑剂”“催化剂”,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文化交流可以提升中国形象。“一带一路”是借用古丝路历史资源与沿线各国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这就要求我国能够换位思考,通过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以“中国智慧”丰富人类文明,主动塑造好文明大国的整体形象,让“一带一路”更加体现中国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共享性,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摘编自《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没下中外文化交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这一重大战略,四家媒体分别从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角度分析了这一战略的重要性。

    B.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各方协同联动,因为它涉及的范围广,包括亚欧主要国家以及澳洲的澳大利亚和北美的国家。

    C. 北极虽然资源丰富,然而人口稀少,基础设施不是很发达,容易被其它经济体忽略,但事实上北极经济正蓬勃发展。

    D. 历史上“一带一路”是文化概念,因为它只是文化交流;在当代“一带一路”包括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塞巴斯蒂安·雅克认为,力拓集团要搭上中国快速发展的顺风车,成为澳大利亚与中国商业交流与发展中的领头羊。

    B. “一带一路”战略由中国提出,所以应该由中国牵头世界各国来制定规则,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他国利益。

    C. 北极虽然非常小,但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连接了亚洲、欧洲和北美,北半球约有90%的国际贸易发生在在这三大洲。

    D. “一带一路”沿线宗教信仰不同导致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势力日益猖獗,只有文化融合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一带一路”这一重大战略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蔡道恭,字怀俭,道恭少宽厚有大量。义兵起,萧颖胄以道恭旧将,素著威略,专相委任,迁冠军将军。巴西太守鲁休烈等自巴、蜀连兵寇上明,以道恭持节、督西讨诸军事。次土台,与贼合战,道恭潜以奇兵出其后,一战大破之,休烈等降于军门。天监三年魏围司州时城中众不满五千人食裁支半岁魏军攻之昼夜不息道恭随方抗御皆应手摧却魏乃作大车载土四面俱前,欲以填緌,道恭辄于緌内列艨冲斗舰以待之,魏人不得进。又潜作伏道以决緌水,道恭载土屯塞之。相持百余日,前后斩获不可胜计。魏大造梯冲,攻围日急,道恭于城内作土山,厚二十余丈;多作大槊,长二丈五尺,施长刃,使壮士刺魏人登城者。魏军甚惮之,将退。会道恭疾笃,乃呼兄子僧勰、从弟录恩及诸将帅谓曰:“吾受国厚恩,不能破灭寇贼,今所苦转笃,势不支久,汝等当以死固节,无令吾有遗恨。”又令取所持节谓僧勰曰:“禀命出疆,凭此而已;即不得奉以还朝,方欲携之同逝,可与棺柩相随。”众皆流涕。其年五月卒。魏知道恭死,攻之转急。先是,朝廷遣郢州刺史曹景宗率众赴援,景宗到凿岘,顿兵不前。至八月,城内粮尽,乃陷。诏曰:道恭器干详审,才志通烈。王业肇构,致力陕西。受任边垂,效彰所莅。寇贼凭陵,竭诚守御,奇谋间出,捷书日至。不幸抱疾,奄至殒丧,遗略所固,得移气朔。自非徇国忘已,忠果并至,何能身没守存,穷而后屈。言念伤悼,特兼常怀,追荣加等。抑有恒数。可赠镇西将军,并寻购丧榇,随宜资给。”八年,魏许还道恭丧,其家以女乐易之,葬襄阳。

    (节选自《梁书·蔡道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监三年/魏围司州/时城中众不满五千/人食裁支/半岁魏军攻之/昼夜不息/道恭随方抗御/皆应手摧却/

    B. 天监三年/魏围司州时/城中众不满五千/人食裁支半岁魏军攻之/昼夜不息/道恭随方抗御/皆应手摧却/

    C. 天监三年/魏围司州时/城中众不满五千人/食裁支/半岁魏军攻之/昼夜不息/道恭随方抗御/皆应手摧却/

    D. 天监三年/魏围司州/时城中众不满五千人/食裁支半岁/魏军攻之/昼夜不息/道恭随方抗御/皆应手摧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巴西,意为“巴郡以西”,巴郡,是东汉末年至隋朝期间,在今天四川和重庆地区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

    B. 斗舰,古代一种装备较好的战船,自三国时期-直使用到唐代。船上设女墙,可高三尺,船下开擎棹孔。

    C. 从弟,古人以共曾祖父而且共父亲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若不共祖父则为从祖弟,若共祖父则为从父弟。

    D. 女乐,奴隶社会中是乐舞奴隶,是继巫而起的真正专业歌舞艺人。在南北朝时,没有奴隶了,所以“女乐”就是歌舞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蔡道恭功勋卓著,殁于王事。他平义军,守边疆,督察西部各项军事活动,对国家对君主尽职尽责,最后病死于军中。

    B. 蔡道恭奇谋间出,捷报频传。在司州成守时,以劣势兵力抵御强敌百日围攻,不仅守住了城,还出击斩获了众多敌兵。

    C. 蔡道恭宽厚大量,威武善谋。在义军起义时,萧颖胄因为他威武的名气特授予他冠军将军,他不负众望,消灭了义军。

    D. 蔡道恭忠诚勇敢,舍身殉国。在曹景宗畏缩不前消极支援的情况下,蔡道恭仍坚守城池,临终前令人拿来节仗表忠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恭于城内作土山,厚二十余丈;多作大槊,长二丈五尺,施长刃,使壮士刺魏人登城者。

    (2)吾受国厚恩,不能破灭寇贼,今所苦转笃,势不支久,汝等当以死固节,无令吾有遗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

    陆  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韩元吉,字无咎,南宋许昌人,与陆游友善,多有唱和。陆游通判镇江时,韩无谷从江西来镇江探母,陆游与其交游两月。《浣溪沙》作于韩无咎即将离开镇江之际。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诗人把不想外出不想分别的心情说得含蓄婉转,字里行间散发着依恋不舍之情,给人“委婉有致”的感觉。

    B. 夕阳引发依恋之情,暮角引发凄凉之感,此情此感共同组成了一种适于促膝倾谈的环境气氛,所以说它“最关情”。

    C. 因为整天忙碌,清闲的日子太少,所以诗人总是新愁连着旧怨整天没有快乐,感觉日子太苦闷了。

    D. “客中无伴怕君行”一句,诗人含蓄地表达出怕朋友离开而孤独的情感依依不舍之情益于言表。

    2.结合全词分析,引发作者“愁”的因素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早春莺歌燕舞所带来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知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