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9 题,计算题 2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1 题,流程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9 题
  1. 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工业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的NO2和NO常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同温、同压下NO2与NO的体积比如下,其中不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是(  )

    A. 1:1 B. 1:3 C. 2:l D. 3: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在做加热氯酸钾抽取氧气的实验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B.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加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D.很难反应,几乎收集不到氧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气体可能由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则关于该气体的正确说法是(  )

    A. 一定是纯净物

    B. 一定是CO和CO2的混合物

    C. 该气体最多的可能组成的2种

    D. 该气体最多的可能组成有3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现取2.3g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碳氢元素 ②一定不含氧元素  ③可能含氧元素 ④一定含氧元素   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  ⑥分子中C、H、O的元素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⑤ D.①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金属的质量:乙﹥甲﹥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国首次在世界上拍摄高分辨图像的水分子内部结构(见如图),在水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利用和改变水的特性将成为可能。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个水分子中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利用水分子成像技术,可解析雾霾的成因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甲、乙、丙三种物质各30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物   质

    新物质丁

    反应前物质质量/g

    30

    30

    30

    0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33

    0

    22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丙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甲、乙、丁三种物质中所有的元素种类之和

    B. 变化后待测的甲的质量为5g

    C.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 甲物质有可能是单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如下类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起到引流作用:结晶时,玻璃棒也起到引流作用

    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铝薄膜耐腐蚀:铁制品表面易形成的铁锈也耐腐蚀

    D.稀盐酸中能解离出氢离子:硫酸溶液中也能解离出氢离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克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a点是溶液,加入锌粉,有气体放出

    B.b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c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是铜

    D.m=12.7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取10.0g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生成2.0g CO2气体

    B. 剩余固体的质量为5.0g

    C. 生成了5.6g CaO

    D. 剩余CaCO3的质量为8.0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向氯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m的值是_______g。

    (2)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小刚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一种暗紫色固体粉末A进行探究实验,他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图,请你帮其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B_________; C_______; G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①固体C和F混合加热________。②铁丝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同学为验证炭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既有CO又有CO2, 设计如图所示:

    流程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B装置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目的是________;  

    (4)根据设计意图,观察到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时,证明混合气体中既有CO有CO2;  

    (5)写出E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我国重点推动城乡供水与水生态环境改善等水务工作。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硫铁矿在空气中焙烧流程中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请将硫铁矿和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S2+11X=2Fe2O3+8SO2,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__。

    (2)大量排放出的二氧化硫能形成___,危害环境。可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通入呈碱性的氨水中吸收二氧化硫,则氨水的PH___7(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实验室中,欲用38%(密度为1.18g/mL)的盐酸配制30%的盐酸,则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填两种仪器名称)。

    (4)上述流程中需用30%的盐酸“酸溶”焙烧后的残渣(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利用结晶方法制备氯化铁晶体时,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2 题
  1. 粮食、蔬菜、肉类、豆制品等食物是我们日常营养的主要来源。菠菜营养丰富,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钙盐等,但民间有“菠菜、豆腐不宜同食”的说法。某化学兴趣小组针对此说法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菠菜含有丰富的铁、草酸盐、碳酸盐等;②草酸钙(CaC2O4)不溶于水,不易被人体吸收;③醋酸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等。

    (提出猜想)“菠菜、豆腐不宜同食”的原因可能是_____。

    (实验探究)

    (1)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2)已知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醋酸的化学式可简写为HAc。写出步骤④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4)白色沉淀B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可见菠菜中的草酸盐能与钙盐反应生成草酸钙。

    (反思与应用)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烫过后再烹饪,其目的是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化学活动小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即使实验现象相同,其变化的实质也可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Ⅰ:在集气瓶底部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再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瓶中,振荡。

    实验Ⅱ: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现象分析)上述两个实验过程中,U形管中液面均出现_____(填“左高右低”

    或“左低右高”)现象,其中实验Ⅰ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实验Ⅱ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归纳总结)相同的实验现象既可以由物理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学变化引起。

    (拓展延伸)在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时,也需考虑相同现象是否存在着本质区别。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振荡,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感觉到放热现象,说明白色固体中没有_____。

    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足以证明碳酸钙的存在,其理由是_____。

    步骤2:为进一步得出准确的结论,他们进行了下面所示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1)将步骤1试管中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_____。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白色固体中含有_____

    (2)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_____。

    有气泡产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