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1895年,一群读书人发起了“公车上书”。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

    A.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B.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C.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

    D.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A. 创办民用工业

    B. 任用维新人士

    C. 实行三民主义

    D. 宣传民主科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

    A. 1898年

    B. 1912年

    C. 1919年

    D. 1927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

    A. 《南京条约》签订   B. 边疆地区危机扩大

    C.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极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这表明当地的五四运动

    A. 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B. 其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

    C. 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D. 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 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 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 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 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这一思想(   )

    A. 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B. 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

    C. 延续了民主共和国的精神   D. 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意图的是

    A. 中英协定关税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爱国救亡运动         ②都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生

    ③都由知识分 子领导         ④都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这把火胜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年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的签订,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文前省略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天律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13年,成为革命党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A. 宋教仁被刺   B. 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袁世凯复辟帝制   D. 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国近代史始自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清王朝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是

    A.1840—1919 B.1919—1949 C.1840—1945 D.1840—1949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资政新篇》是干王洪仁玕写成的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系列的主张,受到洪秀全的赏识。《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有

    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C.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D.倡导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指(  )

    A.武汉 B.上海 C.沈阳 D.南京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结束了清朝的统治 B.有力的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C.显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D.从根本上提出正确的政治纲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今年又是戊戌年,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栗不可离。”根本目的是

    A.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B.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C.恢复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D.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接受教训,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主要是指(  )

    A.开始与国民党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B.中国革命必须由城市转入农村

    C.必须坚持掌握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D.单靠工人斗争是无法战胜敌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选举习近平为党的总书记。下列人物中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周恩来 D.毛泽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从1922年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事件是

    A. 香港海员罢工

    B.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 省港大罢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一人称帝,天下骚然,……滇、黔独立,文意豁然。”这里的“滇、黔独立”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护国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主要盘踞在东北的奉系军阀首领是

    A.冯国璋 B.段祺瑞 C.张作霖 D.唐继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

    A.总统制

    B.内阁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专制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请求。

    材料二: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高呼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

    (1)读材料一,这次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五四运动有怎样的历史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上面两幅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有关。请问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什么?图一的建筑位于哪一城市?

    (2)与“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有关的重要人物是“南陈北李”请问“南陈北李”指的是谁?他们与“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有什么关系?

    (3)“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4)图二体现了什么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现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四: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开展。一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

    (2)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分别是什么?

    (3)孙中山把材料三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其内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写出这场“文化启蒙”运动的名称。这场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5)结合以上四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