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单选题 13 题,填空题 10 题,多选题 2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2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3 题
  1. 某同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A. 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 茶杯的高度是11.2

    C.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B. 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

    D. 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5cm,则应记为

    A. 12.38cm   B. 12.3675cm   C. 12.36cm   D. 12.37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下面哪句说法是正确的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 1s内物体运动5m,2s内物体运动10m,3s内物体运动15m,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不随路程的长短或时间的多少而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   )

    A.所用时间为2.4h       B.所用时间为2.6h

    C.平均速度为48km/h      D.平均速度为50km/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 10m/s,乙车的速度为 2m/s

    C. 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 2m

    D. 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 10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苏东坡有诗曰:“若言声在琴弦上,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训君何不指上听”。此诗揭示的物理本质是

    A. 声音产生的条件   B. 声音传播的途径

    C. 声音靠介质传播   D. 回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A. 振动   B. 静止不动   C. 一直向右运动   D. 一直向左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所得的结果是8.35cm,则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A. 1m   B. 1cm   C. 1dm   D. 1m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

    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 在10s~20s内,甲同学静止不动

    D. 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2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s通过的路程是3m,第2s通过的路程是5m,第3s通过的路程是7m,则他在这3s内

    A.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B. 后2 s内的平均速度为6 m/s

    C. 3 s内的平均速度为7 m/s

    D. 最后1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0 题
  1. 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_____。(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_______、_______(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将图中两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图甲停表所指示的时间为_____;

    (2)图乙图片的宽度为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暑假期间,爸爸驾车带小明去南京旅游,在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是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_____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

    ①_____,

    ②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小球以一定的速度从A点冲上斜面,用照相机每隔0.5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的运动情况,如图

    (1)小球从A点冲向E点的过程中,速度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小球在AD段运动了_____cm,用时间_____s,平均速度为_____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 拆掉了口琴外壳, 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_____(填“会”或“不会”)振动,靠在左边音叉的小球能弹起。这说明_____,这是由于_____ 将右边音叉的振动传给了左边音叉的缘故。如果这个实验在月球上做则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_____看到小球被弹起。(填“能”或“不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2 题
  1. 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B. 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C. 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D. 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是

    A. 乙车一定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

    B. 甲车一定向左运动且速度小于风速

    C. 甲车可能向左运动,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右运动

    D. 以上都不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___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_____(选填“变大”或“变 小”),这说明响度与_____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实验中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2)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应保持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

    (3)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cm/s。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理由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在高速公路上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 h15min,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 h45 min.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用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辆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距离正前方峭壁440m处鸣汽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5s钟后听到了从峭壁反射回来的汽笛声音,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5 km,全程限速120 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 km/h和110 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