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判断题 1 题,填空题 2 题,综合题 2 题,简答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

    A. 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 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 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56年宋庆龄给毛泽东写的信道:“我们不理解提出对工商业的改造。共产党曾向工商业许下长期共存,保障工商业者的诺言。……这样一来,不是变成自食前言了吗?”可见宋庆龄(   )

    A. 认可三大改造的实行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提出质疑

    C. 完全否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 后悔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习近平总书记说:“学习焦裕禄时我上初中,当时政治课老师读报,读着读着便哽咽了,听着听着我们也流泪了。”总书记接着说,“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主要体现是(   )

    A. 勤俭节约   B. 助人为乐   C. 尊老爱幼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二是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

    A. 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   B. 三大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三大改造和南京解放   D. 开国大典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属于这一“改变”的是(   )

    ①发展乡镇企业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相比,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独特”之处在于(   )

    A. 推进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B. 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C. 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D. 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这样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 作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

    C. 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 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

    A. 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D.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近年来,,国际社会的反华势力叫嚣“中国威胁”论之声不绝于耳,它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国防力量日益增强的不争事实。这里的“不争事实”根本原因是(   )

    A. 解放军保家卫国的责任   B. 战争年代我军的光荣传统

    C. 改革开放后国防科技的发展   D. 为反击外国入侵做准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朱立伦表示,达成两岸的“九二共识”是双方合作交流的基础。“九二共识”指的是(   )

    A. 两岸就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B. 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达成共识

    C.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不以政治分歧影响、干预经济合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A.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 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小说《活着》里写到:“我回来的时候,村里开始搞1956土地改革了,共产党没收了地主的田产,分给了从前的佃户……”材料描述史实的作用是

    A. 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帝制

    B. 实行农民的所有制

    C. 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③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④工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C. 中共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1950年夏,美国乘朝鲜内战之机,纠集了十多个国家,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出兵干涉朝鲜内战。不久,美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图们江边,对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实行狂轰滥炸,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安全。我国政府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迅速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反抗美国的侵略。1953年7月,以美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军”被迫同中朝人民军队的代表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代表“联合国军”在《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是总司令克拉克。

    (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英雄和功臣。

    (4)《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历时四年的朝鲜战争结束。

    (5)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城市:

    A、上海B、深圳

    (2)1999年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

    C、澳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填出我国在经济特区的名称。

    A、厦门B、汕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图B

    材料二:“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1972年作。

    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人次。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副图(正确错误)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这一科学构想的实施的前提是什么。?

    (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一谈产生变化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

    (呼唤变革)

    材料一  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人均年口粮仅有200多斤,一天做10个工分仅值两角钱,小岗生产队成为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队”。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河川断流,庄稼绝收,大批灾民离家乞讨,大片土地荒芜。

    ——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安徽凤阳县农民的生活水平如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包干到户)

    材料二  “包干到户”的基本做法是:作为土地所有者的集体(一般由村委会代表)按人口或按劳动力将土地发包给农户经营,农户按承包合同完成国家税收、统购或合同定购任务并向生产队上缴一定数量留存用作公积金和公益金,余下的产品全部归农民所有和支配,从而取消了生产队统一经营和统一分配,“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因此,“包干到户”意味着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经营向家庭在承包来的土地上经营的根本转变。

    ——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历程的制度思考》

    (2)据材料二,指出“包干到户”在生产经营和分配方面有何变化?在“包干到户”的基础上农村改革形成了什么制度?(对外开放)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深化改革)

    材料四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从北京到达徐州后,首先考察了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他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术是求不到、买不来的。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大决策,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必须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抓好自主创新。

    ——央视新闻网

    (4)据材料四,说明国有企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1世纪,你认为应该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五、简答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大国外交是历来人们关注的重点。中国现在正时刻展现的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周恩来针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内外政策的误解和非议,在大会发言中郑重而诚恳地声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次“大会”的名称?我国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什么?

    (2)联合国大会主席马利克致词说:“今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第一次在联合国大会就座。”这种场景出现在哪一年的第几届联合国大会上?这对联合国而言,有什么影响?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形成怎样的特色外交格局?

    (4)综上所述,你认为一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取这种和平方式,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工商业兴高采烈地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这种“和平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的完成对中国有何影响?

    (2)在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煥发了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这场“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的?在这场社会变革后,指导中国人民“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中形成的创新理论是什么?

    (3)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兴则民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努力奋进,不断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

    请你分别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业领域和载人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4)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坚持创新对国家发展有何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