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1 题,非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论述题 1 题
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1 题
  1. 阅读《1894—1920年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表》,此阶段

    1894--1914

    1914--1920

    1894—1920

    外国在华资本

    15.83%

    4.50%

    13.11%

    本国资本其中:官僚资本民族资本

    14.44%

    6.31%

    11.88%

    14.54%

    3.81%

    10.71%

    15.08%

    10.54%

    13.84%

    A. 官僚资本因甲午战争失败而衰退

    B. 重工业资本超过轻工业资本

    C. 外国资本因特权而占据主导地位

    D. 民族资本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据测算,清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733万顷,乾隆十八年已增至993万顷,嘉庆十六年又增至1051万项;从乾隆至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这些现象反映了

    A. 清朝政府大力扶持垦荒

    B. 中西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 传统农业转型动力不足

    D. 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墨子·公孟》中举出儒家“足以丧天下”的诸多情形: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浪费了人民的财富和精力;强调音乐,造成同样后果;相信前定命运,造成人们懒惰。这反映出

    A. 儒家不受当政者重视的根源

    B. 墨家代表平民阶级的立场

    C. 儒墨社会关注点存在差异

    D. 墨子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威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士以报国家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A. 察举制是政府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B. 世家子弟入仕导致政局动荡不安

    C. 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

    D. 察举制弊端日益严重,无法维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为新兴国家争取了更多权力。德国支持并愿意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东欧、中亚等地区将更好地融入全球体系中。若从政治史角度来阐释该材料,最为恰当的是

    A. 区域经济合作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

    B. 中国是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主导力量

    C. 政治多极化将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D. 新兴国家将极大冲击旧的世界殖民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 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 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 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 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为了实现思想觉醒的目标,国民政府于1934年发起了新生活运动。这场运动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学者和官员被督促去研读十九世纪政治家曾国藩的著述,培养精忠报国的精神。这反映了

    A. 国民政府意识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

    B. 国民政府为应对日本入侵积极准备

    C. 国民政府得到全国民众的广泛支持

    D. 运动的开展有助于民众素质的提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东北抗日联军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领导人来自全国各地。如抗联创始人、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是广东人,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杨靖宇是河南人,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是云南人,第二路军政委赵尚志是热河人,第三路军政委冯仲云是江苏人,第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是四川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A. 中共有组织地领导了东北抗日武装斗争

    B. 日本侵略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

    C. 中共统一战线政策促进了救亡运动高涨

    D. 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由自发到自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埋在别人的土地上,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材料表明古罗马

    A. 宗教凌驾于罗马法之上

    B. 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

    C. 财产所有权是受限制的

    D. 法律解释具有不确定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

    年代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外贸总额

    1643

    1502

    1002

    661.8

    510.3

    477.4

    485.4

    523.7

    475.1

    271.4

    485.2

    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

    A. 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 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

    C.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

    D. 苏联经济建设忽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表是不同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不同认识

    观点

    学者

    认为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

    竺培芬

    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冷战并非美国独家制造,而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

    沈志恩

    在冷战的起源中,英国政府极端仇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对美苏冷战的爆发起了始作俑者的作用。

    陈亚峰

    斯大林把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作假想敌而采取敌视态度,进而冷战不可避免。

    张华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美苏冷战的发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

    B. 美英等国应该对冷战发动承担主要责任

    C. 极端意识形态不利于构建国际和平秩序

    D. 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冷战发生的主要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1 题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德国将按照1898年3月6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

    ——据《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坚持了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的方略,在强调自身在远东国际均势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参与缔结国际条约体系,基本上达到了以国际法制衡列强在华势力、维护国家权益的与会目标。1922年2月4日,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规定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军撒出山东;日本同意撤销二十一条要求中原来旨在把中国变为日本保护国的第五号,并放弃了某些特惠权利。

    ——据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东问题在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上的不同结局。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基本达到了“与会目标”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当西欧封建社会的乡村耕作者仍然受到贵族的种种迫害时,城市中已经建立了秩序和良好政府,确保了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每个人以他的城市为骄傲,并且自觉地献身于城市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材料二近代开埠通商,是政府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应对。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振兴实业和创办新式学堂等,促进各地城镇手工业、工场和新式教育的发展,城市主要功能开始嬗变。政府推行地方自治和设立城市管理机构等,从制度上规范了城市的发展。通商口岸与国际市场接轨后,进出口贸易迅速增加,大量商人聚集口岸城市,城市的集散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近代工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在沿海沿江城市兴起,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它改变了城市经济的结构,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职能。市场与城市的互动,促使经济重心和布局的调整,也促使市场网络和城市体系的重构。聚集在城市的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会馆、同乡会和慈善组织等传统社团逐渐转换角色,更多地介入公共领域。由知识分子、实业家商人等组织的新式社团,在一定范围内行使着公共职能,社会力量开始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推动力。

    ——摘编自张利民《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动力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背景并指出其主要推动力。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发展的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初与蒙古抗衡,西北是一条重要战线。在今甘肃西部、青海北部直至新疆东部设立了一系列羁縻卫、所。……明朝前期,以哈密为经营西域的主要据点,封当地蒙古贵族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又派汉人充任忠顺王府长史、纪善等官,协同理事。……永乐、宣德时期,哈密及其以西地区与明朝建立比较固定的朝贡贸易联系。

    西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斯藏。明初,派人入藏招抚,承认元朝对当地僧俗首领所加封的称号。明成祖即位后,相继派宦官显侯等多人持节入藏,与各地方、各教派的领袖人物广泛接触,封授了一批首领,最高者为王和法王。……明朝还与以藏族为主体的“西番”诸部建立起茶马贸易关系,设立茶马司进行管理。永乐时,开通了自雅州(今雅安)至乌斯藏的驿路,更为汉藏的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加强对西部地区管理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加强对西部地区管理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对军事、政治、经济继续进行整顿。军事上,在显德元年对北汉作战中,他严明军纪,赏有功,斩临阵退却的大将樊爱能、何徽等;此后检阅禁军,裁汰老弱,选留精锐,又募天下壮士,选取优异,强化中央禁军。政治上,他严禁贪污,惩治失职官吏。经济上,停废敕额(朝廷给予寺名)外的寺院,禁私度僧尼,收购民间铜器佛像铸钱;招民开垦逃户荒田;颁《均田图》,均定河南等地六十州租赋,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此外,还扩建京城开封,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遗书,雕印古籍等。显德二年起,伐后蜀;三次亲征南唐,取得后蜀与南唐大片领土;北伐辽,收复幽云十六州一部。显德六年五月,柴荣正欲乘胜进取幽州,却因病不得不班师回开封。同年六月死。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世宗改革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周世宗的历史贡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

    1500—1799年

    1800—1899年

    1900—1939年

    国家

    重大事件次数

    占世界百分比(%)

    重大事件次数

    占世界百分比(%)

    重大事件次数

    占世界百分比(%)

    英国

    75

    25

    130

    22.15

    95

    13.97

    法国

    72

    24

    100

    17.07

    35

    5.15

    德国

    42

    14

    173

    29.47

    130

    19.12

    意大利

    24

    8

    10

    1.70

    10

    1.47

    中国

    13

    4.33

    2

    0.34

    5

    1.18

    俄国(苏联)

    6

    2

    29

    4.94

    40

    5.88

    美国

    2

    0.66

    55

    9.37

    211

    31.03

    日本

    7

    1.03

    世界总计

    300

    100

    587

    100

    680

    100

    ——摘编自李京文主编《国际技术经济比较

    ——大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表为近现代不同时期各国科技发展简况表。根据表中信息,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