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填空题 4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2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 “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 “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已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有关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西达本胺   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原子构成

    B. 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西达本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D. 西达本胺中C、H、F、N、O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1:4: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 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C. 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 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現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 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 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 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 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AgNO3、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  )

    A. Cu2+ B. 只有Fe2+ C. Fe2+和Fe3+ D. Mg2+和Fe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分别把X、Y、Z三种金属加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无现象。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X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Y>X>Z B.X>Y>Z C.X>Z>Y D.Z>Y>X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分三层,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个氮原子-N2

    B.镁离子-Mg+2

    C.氯化铁-FeCl2

    D.氦气-He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过滤 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测定溶液 pH 值 D. 稀释浓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苹果汁

    西红柿

    纯水

    鸡蛋清

    漂白液

    pH

    2~3

    4~5

    7

    7~8

    13~14

    上述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苹果汁 B.西红柿 C.鸡蛋清 D.漂白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氧化物

    C.乙一定是催化剂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所以氢氧化钠除油污的原理也是乳化

    C.CO2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所以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你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

    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B.物质的鉴别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于干燥气体

    ②CO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

    ①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物质的构成

    D.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物质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①O2:两个氧原子

    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及其类别均正确的是(    )

    选项

    俗名

    化学式

    类别

    A

    熟石灰

    CaO

    氧化物

    B

    纯碱

    Na2CO3

    C

    酒精

    C2H6O

    有机物

    D

    水银

    Ag

    单质

    A.A B.B C.C D.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1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D.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期间,为做好自我保护,我们要减少外出,避免与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在生活中常见的口罩一般有棉布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和N95 口罩。

    (1)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_____操作。

    (2)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 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性。

    (3)生产N95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该物质易燃烧,所以工厂生产的 N95口罩在保存时应注意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其他学科老师经常提到与化学相关问题,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语文老师说,李白曾经“金樽清酒斗十千”,金的元素符号是_____.

    (2)数学老师说,金刚石是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金刚石中碳元素化合价为_____.

    (3)英语老师说,不要把No误写成NO,NO表示一种气体(填名称)_____.

    (4)历史老师说,林则徐虎门销烟使用了生石灰与水反应,生石灰的化学式_____.

    (5)政治老师说,买无磷洗衣粉是绿色消费,其中的“磷”指的是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6)物理老师说,人工降雨中干冰升华吸热,干冰是固态的_____.

    (7)生物老师说,离子状态的钙容易被人体吸收,钙离子的符号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联合国认为提升化学的全球认知至关重要,并将距离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的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根据下图完成下列内容。

    ①铟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

    ②铟原子核外有___个电子层;铟的化学性质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___。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周期。

    (2)铟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铟的微观过程可表示为:

    ①请将B框中的信息补充完整____,你这样补充的理由是______。

    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

    (2)t3℃时,把80 g物质a加入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a>b      

    B a=b      

    C a<b      

    D 不能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1)B物质是__________,C物质俗称_____________。

    (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80℃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

    (2)通过实验可以测定_。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_处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以下为部分实验装置图,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有一名同学欲用I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_____通入。

    (2)装置A、B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依据是______。

    (3)氨气极易溶于水,不溶于植物油,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_____作发生装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________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

    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

    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

    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25g含碳酸钙的大理石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求:

    (1)25g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