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诗歌鉴赏 1 题,语言应用 2 题,选择题 6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小题。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诗中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诗人对它们的描写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 ①     。正因为如此,我们既要享用互联网, ② 。网络安全与规范文明的网络环境,则是网友必须遵守的底线。当然,任何文明规范的治理, ③      。只有当法律不断完善,依法治网有了更科学的依据,网民利益才能更有保障,互联网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第一、三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青荇(xìng)   河畔(pàn)   创伤(chuāng)   峥嵘岁月(zhēng)

    B. 颓圮 (qǐ)     拜谒(è)     团箕(jī)     挥斥方遒(qiú)

    C. 气氛(fèn)   忸怩(ní)    淬火(cù)     百舸争流(gě)

    D. 彳亍(chù)   漫溯(shuò)   瞋目(chēn)    图穷匕见(b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笙萧    叱骂    戍守    相儒以沫

    B. 赡养    凄婉    斑澜    专心致志

    C. 凌侮    愁怨    浮躁    天伦叙乐

    D. 竟争    寥阔    彷徨    戮力同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 我们每个单位都要深入地开展学习“三个代表”理论的活动,每个党员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身体力行地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C. 2003年女足世界杯赛,铿锵玫瑰无缘四强,战绩差强人意,主教练马良行和球员都遭到了媒体和球迷的指责。

    D. 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又到三月,又到学习雷锋宣传日,在我们积极投身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时候,谁又能否认雷锋精神过时了呢?

    B. 学校一方面要把这次秋游的有关情况和要求讲清楚,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自觉遵守纪律,不要到处乱跑。

    C. 我校同学2012年的人均人情消费同2011年的人均人情消费相比增长了将近一倍。

    D. 小翠回到宿舍,看到小丽正和她的同学说话。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为何我们需要睡眠?为什么睡眠这么重要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之所以要睡眠,是因为它能够维持我们正常的认知能力,比如演说、记忆力、创造力及灵活的思堆等等。换句话说,睡眠对于我们的脑部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①白天所消耗的体力在晚上能够恢复

    ②这个问题已经困扰科学末几个世纪了

    ③居然只和一片吐司提供的能量差不多

    ④有人说睡眠可以给我们一个休息的机会

    ⑤事实上经过足足8小时的睡眠所省下的能量仅有209千焦

    ⑥最后的答案依然没人能确定

    A. ⑥②④①⑤③   B. ④①⑤③②⑥   C. ②⑥④①⑤③   D. ②④①⑥⑤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 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C.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所著,是一部记载战国时各诸侯国一些谋臣策士言论的纪传体历史著作。

    D. 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助,帮助

    B.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削减

    C. 唯君图之                     唯:只有,仅有

    D.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蒙蔽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 失其所与,不知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B. 既东封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 越国以鄙远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D. 夜缒而出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二)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曰,何坐?                   坐:表原因,因为

    B. 吏二缚一人诣王                 诣:到……去

    C. 晏子避席对曰                   席:座位

    D. 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同“嬉”,开玩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王曰,何为者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         吾其还也

    C.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复得见将军于此

    D. 过王而行                 朝济而夕设版焉

    3.下列对文段语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晏子将出使楚国,楚王想故意刁难羞辱他,预先就与身边的大臣们设计好了圈套。

    B. 晏子面对楚王对齐人善盗的指责,用“橘”“枳”因水土而变化的道理巧妙地予以反击。

    C. 面对晏子的针锋相对,巧妙应答,楚王心悦诚服,非常高兴地称赞晏子为“圣人”。

    D. 晏子出使楚国之所以能维护齐国的尊严,取得外交上的胜利,是因为他既有爱国之心,又有善辩之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巷》)

    (4)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__________,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泰山很大

    汪曾祺

    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宫》:“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注]。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宫》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说得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那不大适用。

    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

    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十年间两登泰山,可谓了不相干。泰山既不能进入我的内部,我也不能外化为泰山。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山即是我,我即是山。泰山是强者之山――我自以为这个提法很合适,我不是强者,不论是登山还是处世。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对于高山,只好仰止。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

    同样,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视之。泰山的出名,一半由于封禅。封禅史上最突出的两个人物是秦皇、汉武。唐玄宗作《纪泰山铭》,文词华缛而空洞无物。宋真宗更是个沐猴而冠的小丑。对于秦始皇,我对他统一中国的丰功,不大感兴趣。他是不是“千古一帝”,与我无关。我只从人的角度来看他,对他的“蜂目豺声”印象很深。我认为汉武帝是个极不正常的人,是个妄想型精神病患者,一个变态心理的难得的标本。这两位大人物的封禅,可以说是他们的人格的夸大。看起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封禅实际上都不怎么样。秦始皇上山,上了一半,遇到暴风雨,吓得退下来了。按照秦始皇的性格,暴风雨算什么呢?他横下心来,是可以不顾一切地上到山顶的。然而他害怕了,退下来了。于此可以看出,伟大人物也有虚弱的一面。汉武帝要封禅,召集群臣讨论封禅的制度。因无旧典可循,大家七嘴八舌瞎说一气。汉武帝恼了,自己规定了照祭东皇太乙的仪式,上山了。却谁也不让同去,只带了霍去病的儿子一个人。霍去病的儿子不久即得暴病而死。他的死因很可疑,汉武帝究竟在山顶上鼓捣了什么名堂,谁也不知道。封禅是大典,为什么要这样保密?看来汉武帝心里也有鬼,很怕他的那一套名堂并不灵验,为人所讥。

    但是,又一次登了泰山,看了秦刻石和无字碑(无字碑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在乱云密雾中坐下来,冷静地想想,我的心态比较透亮了。我承认泰山很雄伟,尽管我和它整个不能水乳交融,打成一片。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尽管他们所做的许多事不近人情。他们是人里头的强者,这是毫无办法的事。在山上呆了七天,我对名山大川、伟大人物的偏激情绪有所平息。

    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微小,我们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

    这是我在泰山受到的一次教育。

    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

    (节选自《汪曾祺散文?泰山片石》,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作者的气质本不适合写泰山,但本文却写出了泰山之大,其巧妙之处在于作者独辟蹊径,回避了对泰山风光的描写而从文化角度去揭示其博大的内涵。

    B. 文章中作者情绪由开篇的偏激转为愤懑,最后归于平和,这种情绪变化的过程实质是作者坎坷人生经历的艺术象征。

    C. 作者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选取了泰山上的秦刻石和无字碑两处小景进行描写,成功地表现了泰山的雄伟恢弘。

    D. 本文多处引用古诗、典故,提及不少名人轶事,不仅丰富了文章内涵,而且提升了文章品位,是一篇优秀的文化散文。

    E. 文章感情真挚自然,有分析,有感悟,语言幽默活泼,笔力遒劲老到,与他的《胡同文化》一样,于嬉笑怒骂之中展示出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现实人生的深刻反思。

    2.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泰山很大”的?请加以归纳。

    3.“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泰山是一面镜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

    请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7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出真情实感;卷面整洁工整;不得透露考生真实校名,班名,人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