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简答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一系列方式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其“租地”的方式主要包括

    ①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

    ②兼并领主的土地

    ③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

    ④没收领主的土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A.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 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 大学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人类历史上,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样式,下列选项中与其它几项明显不同的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印度文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确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技能之一,下列历史事件的年代计算和纪年方法表述正确的是(   )

    A.公元前1世纪早期,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B.贞观十年采用的是帝王纪年法中的年号纪年法

    C.民国二十六年是公元1938年

    D.按照干支纪年法,1894年是戊戌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反对封建制度的黑暗 B.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进步和必然趋势,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众不同的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没有关联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C.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就开始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给亚非拉等地的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殖民地人民掀起了反抗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下列历史人物领导的反殖民斗争的结果与众不同的是(    )

    A.毛泽东 B.华盛顿 C.玻利瓦尔 D.章西女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能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A.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面对国内农奴制的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恢复经济

    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意大利走上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

    D.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摆脱危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①牛顿:电磁感应现象     ②达尔文:进化论 

    ③夏尔多内:人造纤维     ④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经济危机本质上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市场供应量远远超过了社会的需求量,所以解决危机最直接的办法是缩减供给和刺激需求。下列罗斯福新政中,属于刺激需求的是(   )

    ①缩减耕地面积   ②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③规定最低工资   ④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22年,苏俄的农民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国内的集市上去出售,结果是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这是因为苏俄推行

    A.农业集体化运动

    B.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C.垦荒运动

    D.新经济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28~1937年,苏联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1940年,苏联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汽车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苏联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集体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约”“华约”建立 D. 欧洲联盟的成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灾难。下列发生在二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德国突袭波兰 ②苏德战争爆发  ③太平洋战争爆发 ④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⑦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A.①③②⑤⑥④⑦ B.①②③⑤⑥④⑦

    C.①②③⑤⑦⑥④ D.①②③⑥⑤④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战争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以后,先后发生了两次世界性的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

    (2)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

    (3)简述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4)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5)概括出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

    (6)总结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启示或教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面对危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在此前后,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杨威……面对危机,19世纪60时代,中日两国都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

    ——美国罗兹·墨非《亚洲史》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相同困境并指出日本为应对危机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开始,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新政“新”在何处?

    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在困境面前,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坦率的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现在该到了我们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邓小平文选》

    (3)材料中说列宁搞了个新经济政策,思路比较好,“好”在哪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为解除“苏联模式”的束缚进行了哪些成功探索?

    材料四: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1945年之后,德法两国都毫无疑问的认识到:两国间的对抗,不仅削弱了自己,而且还削弱了欧洲。于是,由法、德作为发动机带动欧洲人逐渐走向联合……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4)根据材料四,指出西欧走向联合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我们得到了那些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格局是指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各种力量之间相对稳定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合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法国的福煦将军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一书中写道:“华盛顿会议的结果对日本的安全及在中国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从而激起了日本对美国的极端仇视,为日美争夺太平洋霸权埋下了种子。

    (1)材料中所述的会议召开之后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格局?简要评价这一格局?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试图在本国周围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围,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冲突,每一个都成为另一个实现自身目标的巨大障碍。此种状态,加上他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2)根据材料二,列举二战后美苏矛盾尖锐化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形成了何种国际格局?有何影响?

    (4)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个国际格局的相同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探究大国崛起之路,助力中华民族复兴。下面是李老师围绕“大国崛起”话题,从培养历史学科素养角度为同学们制作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解读图片-探索英国道路)

    (1)根据下面图片信息,简述英国近代化道路。

    任务二(思维导图-阐述美国发展)

    (2)运用上面的思维导图,阐述近代以来美国崛起的发展历程。

    任务三(情景再现-解释苏联现象)

    (3)下面材料中的情境反映了苏联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哪些问题?

    1922-1928年,莫斯科经历了经济好转,如今却显现出令人震惊的变化。每一张脸、每一家门面,都充满了无可置疑的痛苦、疲惫、冷漠。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罕见的陈列橱窗里弥漫着萧条的气氛,除了纸箱和食品罐头,橱窗内什么也没有。店员在张贴“无货”的标签,所带的神情与其说是轻率,毋宁说是绝望。每个人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其质量真是难以形容,我身上的巴黎西服让我不知所措、无地自容。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脂肪类食品

    ——《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

    任务四(梳理线索-感悟中国历程)

    (4)根据下面年代尺结合相关史实,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从“学苏俄”到“走自己的路”、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经历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为主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