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填空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形成我国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③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         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③>④>①>②   B. ③>②>①>④

    C. ①>④>③>②   D. ②>③>④>①

    2.关于该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C. 近地面风由③地吹向②地   D. ③地多晴朗天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h代表的是 (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摩擦力   D. 近地面风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

    A. 平行   B. 斜交   C. 垂直   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下图),A、B、C、D四处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局部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地空气受热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

    B. 乙地为东北信风带

    C. 丙地因气温低导致空气收缩下沉

    D. 丙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2.丙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炎热干燥   B. 高温多雨   C. 温和干燥   D. 温和湿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是(    )

    A. 亚洲高压   B. 阿留申低压   C. 夏威夷高压   D. 印度低压

    2.此时,北半球陆地上B气压中心的形成,破坏了以下哪一气压带的连续分布(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3.此季节,北京的盛行风向和气候特点是(    )

    A. 东南风   高温多雨   B. 东南风  寒冷干燥

    C. 偏北风   寒冷干燥   D. 偏北风  低温少雨

    4.半年后, D的盛行风向和主要成因分别是是(    )

    A. 西南风  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B. 东南风  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C. 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位移   D. 东南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位移

    5.若图中C、E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不同   B. 经度位置不同

    C. 大气环流不同   D. 下垫面状况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面四幅图中,气流及其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①②两图表示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

    A. 反气旋、气旋   B. 气旋、反气旋   C. 暖锋、冷锋   D. 冷锋、暖锋

    2.关于图示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过境时,可能导致夏季暴雨   B. ②过境时,可能带来沙尘暴

    C. ②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升高   D. ①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状况是(  )

    A. 北半球,高气压   B. 北半球,低气压

    C. 南半球,高气压   D. 南半球,低气压

    2.当其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我国的天气为(  )

    A. 伏旱天气   B. 梅雨天气   C. 台风登陆   D. 寒冷天气

    3.下列人类的做法中,对缓解全球变暖问题最有效的是(  )

    A. 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B. 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C. 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D. 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2.下列地区,河流有冰期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陆地,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风带为(   )

    A. 东南信风带   B. 中纬西风带   C. 东北信风带   D. 极地东风带

    2.图中所示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绘制的“反映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与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正确表示气旋与反气旋的是(   )

    A. ③①   B. ②④   C. ③②   D. ①②

    2.容易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点位于30°N附近   B. 乙点位于30°N

    C. ①是冷气流   D. ②盛行西南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我国由于准静止锋活动而出现的天气是(     )

    A. 夏季的伏旱   B. 冬季爆发的寒潮,冬春季节的沙暴

    C. 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节的台风   D. 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的梅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为东亚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下面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⑥环节依次表示   (  )

    A. 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B. 蒸腾、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C. 蒸腾、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D. 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2.⑥环节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

    ①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 

    ③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 

    ④塑造地表形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性质上看,左图中B是_____(冷或暖)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______地。

    (2)右图中天气系统F从气压分布状况上是___________,从气流状况上是______________,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________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______________天气。

    (3)左图中的天气系统为________,目前正向_____方向移动。该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是沿某经线的低层大气环流形势剖面图,据图完成下题。

    (1)写出风带的名称:④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因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太阳直射在23°26′N时,气压带、风带将____________移(南或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气候特征是______,在材料二的A、B、C、D四地中,属于该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

    (2)在材料二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