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作文题 2 题,字词书写 2 题,选择题 4 题,语言应用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课内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作文题 共 2 题
  1. 题目二:

    人生路上,有许多美好与我们相伴,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父母之爱、朋友之情、自然之趣……都是我们成长路上的风景。

    请以“你就是我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如果选择题目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题目一:

    从跨入中学大门起,初中生活的画卷就在我们面前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     让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如果选择题目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2 题
  1.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下面这段话,完成后面的两道小题。

    江南的秋天与我们北方的秋天jié然不同,它不像是豪爽粗犷的大汉,更像是一个极富耐心又极具慧心的女子,将zhù蓄了一个夏天的灵秀悄悄地化成甘醇如酒、厚重温暖的秋韵。所以每到秋天,水乡人对秋的期盼就油然而生,他们会用高邈、深远的秋韵纯净灵魂,使每一个秋都成为生命中一次mí足珍贵的守候。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ié然不同______   zhù蓄______   mí足珍贵______

    (2)给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粗犷______   甘醇______    油然而生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经典。

    B.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到:“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里的“一群黄蝴蝶”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方法。

    C.古人关于年龄有许多别称,如三十岁叫“而立”,四十岁叫“不惑”,六十叫“耳顺”,七十叫“花甲”。

    D.古人称谓有敬辞,如“令尊”“令堂”“贵庚”等;也有谦辞,如“家君”“愚兄”“拙见”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加强课间纪律的巡查工作,是为了避免学生伤害事件不再发生!

    B.通过他的讲解,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C.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D.一个人能够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对《朝花夕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B.《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C.《无常》一文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D.《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既淳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选出下列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诗的开篇即点明“观沧海”的地点;“临”“观”传达出诗人扬鞭跃马、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

    B.“洪波涌起”运用奇特的想象,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气势,表现出诗人对大海的惊叹和赞美。

    C.“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使人感到沧海景色的壮丽多姿。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基调苍凉慷慨,被称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其与前后构成语音连贯的排比句。

    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的人生启示: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5)思乡是游子固有的情怀,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都蕴含着剪不断的乡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从古至今,交友的故事、交友的名句也有很多,“伯牙绝弦”是知音难觅;“管宁割席”是与友断交。有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有人吟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除题目中提到的,你还知道哪些交友的典故和交友的名句?请各写出一个。

    (2)阅读下面A.B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A)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成了他的好朋友和崇拜的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

    (B)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一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一次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探究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内阅读 共 1 题
  1.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不亦说乎

    ⑵博学而笃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两处停顿。

    人 不 堪 其 忧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列子学射,中①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②中者乎?”对曰:“弗③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④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说符篇》

    (注释)①中:打着。 ②所以:……的原因。 ③弗:不。 ④报:报告。

    ⑴下列选项中的“而”字用法和“退而习之三年”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B.切问而近思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择其善者而从之

    ⑵列子射中之后,关尹子仍要他回去练习、思考,这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哪句话来解释其中的原因?关尹子教给列子的仅仅是射箭吗?请用链接材料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问题。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1.老舍先生写济南的冬天,为什么也写到了“北平”“伦敦”“热带”的冬天?

    2.品味文中的画线句,体会其中的妙处。

    3.在文学大师老舍的笔下,济南的冬天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同学们,你家乡的冬天在你的记忆中是怎样的呢?请抓住特点并调动多种感官把它描绘出来。(不少于1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材料1 叶雕,就是在叶子上雕刻。它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到了明清时期,叶雕技艺不断发展,出现了剥离叶肉的叶雕。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叶雕艺人之家的刘政,童年时就喜欢看爷爷做叶雕。大学毕业后他四处走访,搜集叶雕资料,学习传统的叶雕技法,他一次次设计,一次次试验,开辟了一个“叶雕世界”。刘政还大胆创新,用现代形式呈现古老艺术。他尝试为叶子染色,原本淡黄色的叶子,经过染洗,变成墨绿叶、大红叶。虽然古老的叶雕技法没变,但创作出的叶雕艺术品颜色更加丰富,也更具有无穷趣味。

    材料2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他对建筑艺术有着不变的唯美追求。1984年,贝聿铭设计了先锋之作——70层楼、高三百米的香港中银大厦,它成为“中国大雄心”的象征。2006年,贝聿铭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以“不高不大不突出”为原则,独显传统之美,如中国文人般内敛、含蓄。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被赞誉为“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别具匠心的设计被公认为当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贝氏建筑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这表明贝聿铭作为一个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既善于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又不放弃自身丰富的文化传统。

    材料3 2015年1月,M.Y.Lab木艺实验室在杭州正式创办。在这个新式木工坊里,虽然它的创作方式改变了,但它背后的工序和时光,隐藏着“木友”们不变的创作初心。在这个精雕细琢的世界里,他们体会到了乐趣也收获了许多正能量。除了传统意义的木艺作品,喜欢音乐的木匠们还制作尤克里里和吉他。传统的木作手工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木艺实验室是新式木工坊,“木友”们在精雕细琢的世界里,体会到乐趣,收获许多正能量。

    B.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以建筑艺术的不同风格,表明贝聿铭是东西方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

    C.叶雕是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这个时期的叶雕就是在剥离叶肉的叶子上雕刻。

    D.从刘政的“叶雕世界”到贝氏建筑,再到木艺作品,我们看到了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可贵。

    2.请结合材料内容,补全下面一段话。

    叶雕艺术,变的是叶片颜色,不变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贝氏建筑,变的是建筑风格,不变的是②__________________;木艺作品,变的是创作方式,不变的是③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一位文盲的视野

    ①丁龙何许人?一位普普通通的美国华工。他原籍广东,文盲,清朝末年随乡人一道漂洋过海远赴美国谋生。他后来成为美国人卡本蒂尔的仆人。卡本蒂尔生于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毕业后,他远赴加州开创自己的事业。他先做律师,后创办银行,又在一片荒地上建造学校,筑造码头和防波堤,奠定了奥克兰市的雏形,在奥克兰建市后又担任市长。后来,他将许多土地移交给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拥有多家铁路公司股票,兼任加州电报公司总裁。

    ②丁龙起初只是卡本蒂尔雇用的仆人之一,等他随主人移居纽约时,已是一位思维缜密做事勤勉的管家了。

    ③卡本蒂尔一生未婚,脾气暴躁。有一次,或许是因为生意上的不顺,加之饮酒过量,卡本蒂尔把满腹愤懑都撒向了仆人。他对仆人大发雷霆,甚至宣布解雇丁龙等人。等到酒醒之后,他想起自己的言行,悔之莫及。他想到家中可能已是空无一人,特别是失去丁龙使他如失膀臂。这时,他忽然看到了餐厅里柔和的灯光,他走过去发现,餐桌上摆放着他爱吃的晚餐。他一阵惊喜:原来丁龙做主让仆人们照常工作,没一个离开。

    ④餐后,他找到丁龙询问他为何没有离开。丁龙平静地回答:“您是一时的气话,当不得真。孔子说过,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是不会随便离开的,除非您有正式的决定。”如此回答让卡本蒂尔备受感动。他为了报答丁龙,允诺帮助丁龙成就其最大的心愿。

    ⑤丁龙沉默了一会儿,道出了一个大大出乎卡本蒂尔意料的心愿:经过20多年的打拼,他有12000美元积蓄。他想请主人帮忙,捐给哥伦比亚大学建汉学系,以研究自己祖国的文化,让美国人了解中华文化。

    ⑥丁龙艰难地积攒了这笔钱,按当时的价值几乎相当于现在的百万美金。不管是留美还是回国,他都能借此过上小康的日子。但是丁龙没有这么做。卡本蒂尔内心的感悟和感动非同一般,他立刻对眼前这位几乎没有文化的仆人刮目相看。

    ⑦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创办最早和最具人文传统的大学之一,要在这所学校首创汉学专业绝非易事。卡本蒂尔又拿出了自己的10多万美金与丁龙的钱一起捐出,后又一直追加到40万美金,甚至捐献出自己在纽约的住房,不得不回到一座小镇居住。他风尘仆仆,奔走呼号。清政府也通过驻美大使关注此事,终于在哥伦比亚大学创建了汉学系——这在美国是第一例。卡本蒂尔虽富有,但绝非富豪大亨。他在致哥大校长的一封信中这样说:“我以一种诚悦之心情将之献与您,去筹建一个研究中国语言、文学、宗教和法律的系;并愿您以丁龙汉学讲座为之命名……”卡本蒂尔拒绝以自己的名字为之命名。当校方因丁龙地位卑微而提出以慈禧、李鸿章的名字命名时,卡本蒂尔则坚持强调一定要以丁龙的名字命名,他甚至将丁龙与先贤并提,给予他极高评价:“这是一个罕见的表里一致、中庸有度、虑事周全、勇敢而且仁慈的人;在我有幸所遇到的出身寒微但却生性高贵的人当中,丁龙就是一个。”

    ⑧可以告慰丁龙、卡本蒂尔二位的是,从哥伦比亚大学汉学专业里,先后走出了胡适、蒋梦麟、宋子文、马寅初、闻一多等一批鸿儒巨擘,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的“丁龙讲座”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至今仍然引领着美国乃至世界研究中华文化和历史的潮流。​

    ⑨丁龙没有学历,是个文盲;地位卑微,是个仆人。但他的视野,常人谁可堪比?

    1.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从丁龙的角度概括。

    2.文章第③④段,为什么要写卡本蒂尔跟仆人发火、解雇仆人的事?

    3.请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卡本蒂尔内心的感悟和感动非同一般,他立刻对眼前这位几乎没有文化的仆人刮目相看。

    4.第⑧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