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填空题 7 题,解答题 9 题
中等难度 2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对物体受力情况分析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人站在地面上,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B.汽车运动时,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
    C.跳伞运动员下落时,运动员所受的重力与阻力
    D.人在水面上漂浮时,人所受的重力和浮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2kW,则它可能是( )
    A.电风扇
    B.电视机
    C.空调
    D.电冰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如图所示的各通电螺线管中,表述正确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标志,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应用中,不属于利用连通器的是( )
    A.船闸
    B.听诊器
    C.锅炉液位计
    D.茶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以下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做法是( )

    A.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
    B.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C.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
    D.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两小车的速度关系及运动6秒后两小车之间的距离s为( )
    A.v<v;s=1.2米
    B.v>v;s=0.6米
    C.v>v;s=1.2米
    D.v=v;s=0.6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图(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均选填“(a)”或“(b)”].图b中的铁丝快速弯折几次后会发热,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增加铁丝内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热机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大规模利用动力时代的到来.右图是热机工作的________冲程,在活塞上升过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将________;热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过水循环将热量带走,用水循环降温主要是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擦黑板时,以黑板为参照物,黑板擦是________的;它们之间的摩擦为________摩擦;将黑板擦向垃圾桶一拍,由于粉笔灰具有________,粉笔灰就会脱离黑板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小组同学用甲、乙两辆相同的电动玩具车进行比赛,用DIS系统作出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当两小车运动的时间相同时,________车通过的路程多,________车的动能较大;若两车的赛程为10米,则甲车跑完赛程需时________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图中,能省力的滑轮是________(选填“A”或“B”).重物G为100牛,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在5秒钟内把物体匀速提升1米,则FA所做的功是________焦,功率是________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A1的示数________,电压表V的示数跟电流表A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的比值________.(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有着“世博专线”之称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全长约5000米,将于2010年世博会前投入使用.若一辆地铁列车全程运行约需250秒,则该车的速度为________米/秒.以列车为参照物,坐在车中的乘客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前进时,列车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9 题
  1. (1)在图1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2)重为6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图2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3)在图3所示电路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填上后要求两灯并联连接,且都能发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在用厚玻璃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发现能成两个像,如图 (1)所示.于是用三块材料相同、厚度不同的厚玻璃分别进行实验,并将现象分别记录在如图(2)、(3)、(4)所示的方格纸上.图中A1、A2(B1、B2和C1、C2)为物体A(B和C)分别在厚玻璃中通过前、后反射面所成的像.请仔细观察装置和实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b)                       (c)                         (d)
    (1)比较图(2)或(3)或(4)中前反射面所成的像与物到前反射面的距离关系,可以初步得出:______.
    (2)进一步分析比较图(2)和(3)和(4)中同一支蜡烛形成的两个像间的距离与玻璃板厚度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_____.
    ②在组装和调试实验器材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______.
    ③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在图中,光屏上正好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与物体(烛焰)相比,像应该是______(选填“等大”、“缩小”、“放大”)的.若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蜡烛由光具座的10厘米刻度处向30厘米刻度处移动过程中,为了能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______(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位置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电阻Rx的阻值,电源是由两节新干电池组成,有一根导线没有连接,请你以笔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正确;闭合电键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图中的______(选填“A”或“B”).
    ①当闭合电键后,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

    ②小华更换了电阻Rx和滑动变阻器R´后重新进行实验,发现电流表示数始终为0,于是他用一只完好的灯L替换Rx后,发现灯能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Rx或R′上,可以判断是______故障.小明认为不需要灯L,只要观察到______现象,也能判断出这一故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伏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1A”字样,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大量程均已损坏.闭合电键后,当电压表V的示数为1.6伏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20安.求:
    (1)电阻R1的阻值.
    (2)不移动滑片,通电10秒钟电阻R1消耗的电能.
    (3)在保护电路的情况下,R1可以达到的最大电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质量为0.5千克,底面积为0.01米2,容器高50厘米,分别装有2×10-33的水和3.0×10-33的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求:
    (1)水的质量;
    (2)A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3)是否有可能存在某一深度h,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在增大或减少同一深度h后,使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达到p>p?若有可能请算出h的范围,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同学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将其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增加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a)、(b)和(c)所示.他继续实验,在玻璃管中分别注入酒精、盐水,使之与烧杯中水面相平,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d)、(e)所示.(已知ρ盐水>ρ>ρ酒精
    (1)观察比较图(a)、(b)与(c)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2)观察比较图(d)与(e)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甲、乙两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

    (1)甲小组选取的定值电阻为15Ω,电阻箱阻值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5V,则该小组所用电源的电压为______V;实验中若增大电阻箱阻值,电路中的电流将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化情况).
    (2)乙小组选用其它规格的电源和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他们通过调节电阻箱,得到几组电阻箱的阻值和对应的电压值,并作出U-R图象(如图丙).由图象可知,电阻箱阻值为20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该组所选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为了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用若干个阻值不同的电阻按图所示的电路正确进行实验,并用仪器测出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P1、P2分别是导体R1、R2的电功率,P是整个电路的总功率)

    表一
    实验序号
    (第一列)
    A(安)
    (第二列)
    V1(伏)
    (第三列)
    V2(伏)
    (第四列)
    R1(欧)
    (第五列)
    R2(欧)
    (第六列)
    P1(瓦)
    (第七列)
    P2(瓦)
    (第八列)
    P(瓦)
    (第九列)
    1 0.10 2.0 6.0 20 40 0.20 0.40 0.60
    2 0.30 1.5 6.0 5 15 0.45 1.35 1.80
    3 0.40 4.0 6.0 10 5 1.60 0.80 2.40
    表二
    实验序号
    (第一列)
    Al(安)
    (第二列)
    A2(安)
    (第三列)
    V(伏)
    (第四列)
    R1(欧)
    (第五列)
    R2(欧)
    (第六列)
    P1(瓦)
    (第七列)
    P2(瓦)
    (第八列)
    P(瓦)
    (第九列)
    4 0.20 0.50 6.0 30 20 1.20 1.80 3.00
    5 0.30 0.54 6.0 20 25 1.80 1.44 3.24
    6 0.40 0.52 6.0 15 50 2.40 0.72 3.12
    ①对上述电路和表格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表一中的实验数据是该同学根据图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电路图进行测得的.
    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最后三列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中,______.
    ③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每次实验中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
    (b)分析比较表二每次实验中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