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字词书写 1 题,选择题 2 题,语言应用 1 题,课内阅读 1 题,课外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孔子感慨时光流逝,规劝大家珍惜光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6)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诚子书》)

    (7)请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默写完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 bié(______)。

    (2)我想那piāo miǎo(______)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3)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 qīng pà zhòng(______)。

    (4)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shén tōng guǎng dà(______)的女神,叫作女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鹰从天空中俯冲下来,把一只野兔抓走了。

    B.只见父亲斜倚在沙发靠背上,随意地摆弄健身球,心平气和,神情安详。

    C.王芳看见商店陈列的红书包很漂亮,于是马上买来据为己有。

    D.他在讲台上说错了一句话,立刻引起哄堂大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一项是(     )

    A.夏天的西湖,是人们避署纳凉、读书学习的好季节。(“季节”应改为“地方”)

    B.一个人民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删掉“党的教育事业”)

    C.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把“水平”改为“需求”)

    D.毛泽东同志“高峡出平湖”的伟大预言终于达到了。(“达到”应改为“实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传递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字。

    科技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不过,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的问题。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说:“我们可以期待,终有一天,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克隆人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义,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内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腥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玩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身亡所寄 

    (2)因往晓之 

    (3)天果积气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2)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列子·天瑞》,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B.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申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

    C.“若屈伸呼吸”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若”的意思是一样的。

    D.本文嘲讽了那些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 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外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何梅谷之妻

    程文宪

    何梅谷,鄱阳人也。其妻垂老,好事佛,自旦至夕,必口念“观音菩萨”千遍。何梅谷以儒学闻于时,止之则弗从,弗止又恐贻笑士人。进退狼狈。一日,呼妻至再三,随夜随呼勿辍。妻怒曰:“何聒噪若是耶?”梅谷徐答曰:“仅呼半日汝即我怒观音一日被尔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妻子顿悟,遂止。

    (节选自《中州野录),有删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好事佛/好事连连

    B.何梅谷以儒学闻于时/前所未闻

    C.止之则弗从/从一而终

    D.随夜随呼勿辍/中途辍学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仅 呼 半 日 汝 即 我 怒 观 音 一 日 被 尔 呼 百 遍 安 得 不 汝 怒 耶

    3.何梅谷为什么“进退狼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需要“正能量”

    孙广勋

    ①最近,有关“正能量”的话题着实很热闹、很时髦。作为褒义词,相比“负能量”来说,在如今社会生活工作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毕竟,谁都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周围,能够多些“正能量”而少些“负能量”。

    ②何为“正能量”?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对“正能量”一词的定义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说白了,“正能量”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念力,就是一种朝气蓬勃的生活态势。

    ③积蓄“正能量”能带来快乐。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健康、积极、乐观的人带有更多的“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令你受到那种快乐向上的感染,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因此,我们应该多交一些这样的朋友和知己,他们可能学识广博,兴趣广泛,阳光健康;他们也可能知足常乐,幽默睿智,享受人生;他们还可能诚实守信,正直果敢,不走极端...不管怎么说,这些朋友、知已带给你更多的是乐观向上的力量,而不是愁眉苦脸的惆怅。

    ④有时,我们也应该释放“正能量”。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那样带有比较强的“负能量”的人:啥东西摆在他面前,总习惯性地只.看不足、麻烦和问题,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这也不对那也不行;本来好好的工作,也常常觉得枯燥乏味,这山望着那山高……如此这般。这就需要你.运用自己的“正能量”,去影响他们,去稀释他们身上的“负能量”。面对这些身陷困惑、热衷于争执或态度消极的人,你应当尽力做个智者,尝试着去正面引领他。或许,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能够帮助别人,原来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⑤其实,人们都喜欢光明快乐的人,都乐于和有“正能量”的人交往。因此我们会觉得自已那点不开心的事情,原来不过是生命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没什么大不了的,更无须沉湎其间。装了一半水的杯子,乐观的人看到的是半杯水,悲观的人看到的是半个空杯。无论你怎么看,那个杯子都是装了一半的水,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那我们为何不让自己多一点满足,多一点快乐呢?如果你想生活得更充实.美好,不妨从现在开始,多积蓄点“正能量”,多释放点“正能量”,尽情地感受“正能量”带给你的快乐。

    ⑥当然,我们需要“正能量”,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而是说,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去解决。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愈来愈美好!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所说的“正能量”指的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念力,就是一种朝气蓬勃的生活态势。

    B.文章第④段告诉我们:工作生活中,需要运用自己的“正能量”,去影响那些身陷困惑热衷于争执或态度消极的人。

    C.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将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对待半杯水的态度加以比较,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D.第②~⑤段分别论述:“正能量”的含义;积蓄“正能量”能带来快乐;释放“正能量”也能带来快乐;“正能量”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美好。段落之间是并列关系。

    2.下列句子传递的情怀不属于“正能量”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D.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从全文来看,第⑥段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碗入梦

    林清玄

    ①妻子从网上买了一箱大闸蟹,送到家里,每一只都是活蹦乱跳的。从阳澄湖到台北,路远时长,竟能保持螃蟹的生命,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②吃大闸蟹时,儿子忽然发问:“老师说,以前台湾人不吃大闸蟹,这几年开放才开始吃,是真的吗?”“如果说是阳澄湖或太湖的大闸蟹,以前是吃不到。如果是吃毛蟹,爸爸从小就是吃毛蟹的,大闸蟹就是毛蟹的一种啊。”我说。

    ③我的童年时代,爸爸在六龟新威租了一块林地,搭了一间砖房,在森林里开山。我们常陪爸爸到山上住,有时住上整个夏天。山上食物欠缺,为了补充营养,我们什么都吃:天上飞的鸟雀、蝗虫、蚂蚱;地上跑的竹鸡、锦蛇、兔子,河里游的小虾、小鱼、毛蟹、河蚌……

    ④天空和陆地上的不容易捕捉,河溪里的容易捉到。我们做一些简单的陷阱,竹子上绑着小虫,插在田边、河边,第二天就可以搂。捉毛蟹则是最有趣的,从下游往上游溯溪,沿路扳开石头,缝隙里就躲着毛蟹,运气好的时候,扳开一块石头,就能捉到五六只。毛蟹盛产之时,个头肥大,我们七八个兄弟忙一个下午,就可以捉到整桶的毛蟹,隔两天再去,又是一桶,几乎捕之不绝。

    ⑤晚上,爸爸把我们捕来的毛蟹、小鱼、小虾清洗过后,烧一鼎猪油,全都丢下去油炸,炸到酥脆,蘸一点胡椒和盐,一道大菜就这样完成了。当时山上还没有电灯,就着昏黄跳动的油灯,那一大碗的河鲜跳动着颜色的美,金黄的小鱼、淡红的小虾、深红的毛蟹,挑逗着我们的味蕾。

    ⑥“开动!”爸爸一下指令,我们就大吃起来,咔咔嚓嚓,整只整只地吃进肚子里,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吃螃蟹和吃鱼虾一样,都是不吐骨头的。不!是不吐壳的。

    ⑦那是令人吮指回味的终极美味,我离开山林之后,就没有再吃过了。就好像爸爸亲手采的草耳(雷公菜)、鸡肉丝菇,还有他亲手用西瓜做的凉菜,都再也吃不到了。

    ⑧“这就是我们以前吃毛蟹的方式,和吃大闸蟹是很不同的。”我对孩子说。

    ⑨孩子睡了,我坐在书房,仔细地怀想父亲在开山时的样子,想到我十四岁就离开家乡。当时忙于追寻,很少思念父母。过了六十,时不时就会想起爸爸妈妈,爸妈常入我梦来。

    ⑩想起那一大碗毛蟹,如真似梦,依稀在眼前,那美丽的颜色,一层一层晕染了我的少年时光,在贫穷里也有华丽的光。

    (选自《意林·原创版》2016年第6期,有改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中心。

    2.本文以“一碗入梦”为题有哪些作用?

    3.请赏析第⑤段画波浪线句中“挑逗”一词的表达效果。

    4.请概述本文的行文思路,并简析其效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嗖”地一翅飞起,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朗见了,急抖翎毛,变作一只大海鹤,佔上云霄来嗛。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想是二郎变了等我哩!”急转身,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地啄一嘴。那大圣就蹿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啡,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作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二郎见他变得低贱,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踵。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真君赶至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知之,见旗杆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杆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扑地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着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正着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众鬼判急急观看,无不惊心。真君却道:“有个甚么齐天大圣,才来这里否?”众鬼判道:“不曾见甚么齐天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

    1.在二郎神与悟空斗法之前、之后各发生了哪些事情?

    2.孙悟空神通广大,可在变为土地庙时却因尾巴“不好收拾”,只得竖在后面作- -旗杆。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西游记》生动地塑造了取经路上师徒四人的典型形象,其中你最喜欢哪一个?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为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当我们告别小学,走进初中,标志着我们正一天天长大。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在一天天成长,你也都能从中获得不少教益。

    请以“成长需要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以上)

    要求:①依据本文所洗的事情或所定的中心,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例如“坚强”“挫折”“鼓励”“感恩”等) ,使文题完整;②记叙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地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