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材料作文 1 题,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前,放眼各新闻网站、微博、APP及公众号等平台,“痛感新闻”扑面而来。

    31岁的富士康员工小王在结束iPhone装配线的夜班工作后跳楼自杀;32岁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英语教师刘伶因患癌症被学校开除后不治身亡;18岁的南京邮电大学女生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心脏骤停离世……

    有人说,这些新闻,会让我们失去对社会的信任,无益于正能量的传播;也有人说,正是这些新闻,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有人说,社会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应该淡定面对才是。

    面对“痛感新闻”,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几个话语情境存在五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情境一

    某杂志上有一条请柬:“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

    情境二

    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情境三 

    记者连载报道:“滨河游园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情境四 

    电台新闻广播稿:5日以来的多场豪雨,造成阿里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千里之授,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工作细节。

    (材料)

    品行   扎实   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   接孟氏之芳邻   一步一个脚印

    谦谦君子   放下身段   孟母三迁   光明磊落   埋头苦干   近朱者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相较于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诗意色彩,灰色鲜有被提及,歌德在著作《色彩论》中描述:“在尊贵的灰色面前,我们会体验到一种提升感;在平凡的灰色面前,我们会体验到谦卑。”

    作为彩色系里的调和色,灰色一直是隐性的身份,自古被烙上阶级属性与情感特征,其所指有宗教与文化、艺术与哲学不同层面的解读。灰色“集彩性”的低纯度功托不言而喻,是集中多种彩色后的简单而丰富,既影射着自然地理的客观地貌,作为表现形式与手段,也丰富着人文艺术领域的深度思考,其优质的视觉协调性促使灰色成为绘画与设计、艺术与商业领域的表现媒介。

    灰色广义上的模糊既指所有事件的不明朗、非良性的状态,同时也包含人生与艺术某阶段的方向迷失,后者如毕加索的灰色时期的绘画,这个时期,毕加索的生活条件很差,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忧郁。灰色的象征性有着显性的贬义和隐形的文化内涵。“灰色”广义上的哲思显然适用于文学艺术等社会学门类,如文学诗词的灰色意境则是:幽、寒、雨、暮,荒、苍、雪、愁、恨等如泣如诉的古典诗意色彩。《道德经》的无为哲学以空灵淡泊的精神本质契合了黑白水墨画的灰色美学,以墨色胜于五彩、五色、五音的视觉语汇成为灰色最早的美学代言,在此,大美、大音及大象在洗尽铅华后定格为无言、稀声、无形的精神追求,灰色的墨韵在唐代传统书画中以“枯湿浓淡”“运墨而五色具”的气韵概括了世界万象的空灵与洒脱,至宋代则在“逸、神、妙、能”中开拓了意态的文人挥毫,及至元代“作画贵有古意”的“逸笔草草”,灰色的笔墨气韵形成一种沉寂、肃然,进而产生了一种温雅淡泊的审美意味,流动着静、虚、恬、淡的古意。灰色的墨韵循环流动在阴阳五行的虚实水墨中。

    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热衷于表现舞女的动态“印象”,灰色的介质与朦胧图底的关系有利于表现书法线条般的人体曲线美。与德加温润的灰色相比,热衷于以灰色、紫罗兰、绿色等打底画纸作画的古典主义大师丢勒的细密画则注重严谨的逻辑,《祈祷的手》、《横躺的阿格妮丝》等结实的典型性造型在灰色背景中体现了画家精于概括、重于塑造的无限洞察力。如果说德加的色粉笔游走在快乐的舞台范围里,那科勒惠支的素描则借助黑白灰表现生与死的精神呼啸,《哀悼》、《抱婴儿的母亲》及《离别》等无不寄托着画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其实,灰色不过是艺术媒介里的表象,艺术的本质一如罗丹所说:“最纯粹的杰作是这样的:不表现什么形式,线条和颜色再也找不到,一切融化为思想和灵魂。”

    (摘编自韩天腾《灰色在艺术与设计中的灰线性解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灰色作为彩色系里的调和色,自古被烙上阶级属性与情感特征,其含意可以从宗教与文化、艺术与哲学不同层面进行解读。

    B. 毕加索的灰色时期的绘画表现了灰色广义上的模糊性,包含人生与艺术某些阶段的方向进失,也指所有事件的不明朗、非良性的状态。

    C. 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作者引用罗丹的话,揭示出艺术的本质:不表现什么形式,也找不到线条和颜色,一切融化为思想和灵魂。

    D. 法国画家德加热衷于表现舞女的动态“印象”,其作品中的灰色显得温润,灰色的介质与朦胧图底的关系有利于表现书法线条般的人体曲线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灰色最早的美学代言是以墨色胜于五彩、五色、五音的视觉语汇,所以《道德经》的无为哲学与黑白水墨画的灰色美学相契合。

    B. 元代“作画贵有古意”的“逸笔草草”的出现,使得灰色的笔墨气韵形成一种沉寂肃然的特点,产生了一种温雅淡泊的审美意味。

    C. 在唐代传统书画中,灰色的墨韵凭借“枯湿浓淡”“运墨而五色具”的气韵概括了世界万象的空灵与洒脱。

    D. 《祈祷的手》、《横躺的阿格妮丝》等画,其结实构典型性造型在灰色背景中体现了丢勒精于概括、重于塑造的无限洞察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尊贵的灰色面前人会体验到一种提升感,在平凡的灰色面前人会体验到谦卑。这告诉我们:因灰色的类别不同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B. 灰色的“集彩性”具有低纯度功能,灰色的优质的视觉协调性是灰色成为绘画与设计、艺术与商业领域的表现媒介的原因。

    C. 灰色的象征性有着显性的贬义,如文学诗词的灰色意境“幽、寒、雨、暮、愁、恨”等,其文化内涵不如赤橙黄绿等色彩深厚。

    D. 科勒惠支的《哀悼》、《抱婴儿的母亲》及《离别》等,借助黑白灰表现生与死的精神呼啸,无不寄托着画家悲天悯人的情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假如我有九条命

    余光中

    假如我有九条命就好了。

    一条命,可以专门应付现实的生活。现代人最烦的一件事,莫过于办手续;办手续最烦的一面莫过于填表格。表格愈大愈好填,但要整理和收存,却愈小愈方便。表格是机关发的,当然力求其小,于是申请人得在四根牙签就塞满了的细长格子里,填下自己的地址。许多人的地址都是节外生枝,街中有巷,巷中有弄,门牌还有几号之几,不知怎么填得进去。一张表填完,又来一张,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各条说明,必须皱眉细阅。照片、印章以及各种证件的号码,更是缺一不可。于是半条命已去了,剩下的半条勉强可以用来回信和开会,假如你找得到相关的来信,受得了邻座的烟熏。

    一条命,有心留在台北的老宅,陪伴父亲和岳母。父亲年逾九十,右眼失明,左眼不清。他原是最外向好动的人,喜欢与乡亲契阔谈宴,现在却坐困在半昧不明的寂寞的世界里,出不得门,只得追忆冥隔了二十七年的亡妻,怀念分散在外地的子媳和孙女。岳母也已过了八十,五年前腿断至今,步履不再稳便,却能勉强以蹒跚之身,照顾旁边之人。她原是我的岳母,家母亡故以来,她便迁来同住,主持失去了主妇之家的琐务,对我的殷殷照拂,情如半母,使我常常感念天无绝人之路,我失去了母亲,神却再补我一个。

    一条命,用来读书。世界上的书太多了,古人的书尚未读通三卷两帙,今人的书又汹涌而来,将人淹没。谁要是能把朋友题赠的大著通通读完,在斯文圈里就称得上是圣人了。有人读书,是纵情任性地乱读,只读自己喜欢的书,也能成为名士。有人呢,是苦心孤诣地精读,只读名门正派的书,立志成为通儒。我呢,论狂不敢做名士,论修养不够做通儒,有点不上不下。要是我不写作,就可以规规矩矩地治学;或者不教书,就可以痛痛快快地读书。

    假如有一条命专供读书,当然就无所谓了。书要教得好,也要全力以赴,不能随便。老师考学生,毕竟范围有限,题目有形。学生考老师,往往无限又无形。上课之前要备课,下课之后要阅卷,这一切都还有限。倒是在教室以外和学生闲谈问答之间,更能发挥“人师”之功,在“教”外施“化”。常言“名师出高徒”,未必尽然。老师太有名了,便忙于外务,席不暇暖,怎能即之也温?倒是有一些老师“博学而无所成名”,能经常与学生接触,产生实效。

    另一条命,应该完全用来写作。台湾作家极少是专业的,大半另有正职。我的正职是教书,幸而所教与所写颇有相通之处,不至于互相排斥。以前在台湾,我日间教英文,夜间写中文,颇能并行不悖。后来在香港,我日间教三十年代文学,夜间写八十年代文学,也可以各行其是。不过艺术是需要全神投入的工作,没有一位兼职然而认真的艺术家不把艺术放在主位。鲁本斯任荷兰驻西班牙大使,每天下午在御花园里作画。一位侍臣从园中走过,说道:“哟!外交家有时也画几张画消遣呢。”鲁本斯笑道:“错了。艺术家有时为了消遣,也办点外交。”鲁本斯所以传后,是由于他的艺术,不是他的外交。

    一条命,专门用来旅行。我认为没有人不喜欢到处去看看:多看他人,多阅他乡,不但可以认识世界,亦可以认识自己。有人旅行是乘豪华邮轮,谢灵运在世大概也会如此。有人背负行囊,翻山越岭;有人骑自行车环游天下。这些都令我羡慕。我所优为的,却是驾车长征,去看天涯海角。我的太太比我更爱旅行,所以夫妻俩正好互作旅伴,这一点只怕徐霞客也要艳羡。不过徐霞客是大旅行家、大探险家,我们,只是浅游而已。

    最后还剩一条命,用来从从容容地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往人来,并不特别要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把办手续这类琐事放在文章开头,并非突出其重要性,而是要表达作者对于此类琐事的厌烦,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

    B. 文章既写到孝父母之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又写到读书、教书、写作、旅行等,充满了生活情趣。

    C. 作者认为老师太有名了,就会忙于其他事物,还不如不出名,“博学而无所成名”,经常与学生接触,更能产生实效。

    D. 本文语言洗练,娓娓道来,富有趣味。引用、典故等信手拈来,恰到好处,表达传神,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本文写作者对人生的理解,流露出哪些情感?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有人说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是悲观的,也有人说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是乐观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出版业、教育业广义知识付费的概念,本文中的“知识付费”主要指将知识信息加工为产品、服务并将其通过互联网售卖的行为(即狭义的知识付费)。互联网时代也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被采集、被发布、被传播,消费者面对的信息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但是,面对海量信息,人类的思维模式还远未达到能够自如接收的程度,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紧张心理,被称为“知识焦虑症”。同时,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都会加强这种焦虑感,而这种焦虑往往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学习意愿。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大量碎片化的时间需要被有效利用以获取知识信息。目前知识付费领域主要分为内容平台与第三方支持类服务商。前者提供专业生产或用户生产的内容供消费者购买。用户生产内容的平台,普通用户也能够以自身掌握的知识实现变现。第三方支持类服务商则是为内容平台或有菱现需求的自媒-A提供技术支持。相比传统的出版业与教育业,移动互联网时代兴起的知识付费领域因其参与方减少,制作周期大幅缩短,因此内容生产者的获利周期也随之缩短。此外,知识付费能够为内容生产者带来更高的利润率,助其扩大收入规模。

    中国网民课外/工作外付费学习形式使用情况调查表

    2014-2019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预测

    (摘编自《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

    材料二:

    据有关数据,某知名知识付费产品在2016年10月单月收入超过1800万元,达到峰值。有观点认为,知识付费实则是在满足人“好像是在获取知识”的虚荣。有用户认为,买了一门课之后,才发现这门课的内容没什么深度。报道显示,上述知名知识付费产品除在2017年3月和下半年开学季成绩有回升外,其他时段的单月参与人数和单月收入都在下滑。

    (摘编自胡宁、张均斌《知识付费,2018年将是怎样的姿势》)

    材料三:

    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呈火爆趋势。2017年8月,知识付费用户超过5000万,但据了解,当下,消费过知识付费产品的人很多,但持续学习和付费的用户少之又少。在知识需求方   面,终生学习还没有成为一种习惯,持续为知识付费的习惯有待形成;在知识供给方面,提供的内容或方法不对路,学一次就不想再学了。

    在互联网刚刚普及之时,多数内容是免费的,为知识付费似乎是天方夜谭。而现在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按服务使用来收费。其实,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高级的业态。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

    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情况。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中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给用户提供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要做的事情很多,如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

    (摘编自姜奇平《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识付费内容平台不仅可以让提供专业知识的特殊用户获得收益,也可让普通用户通过自身掌握的知识获得收益。

    B. 在2016年,某知名知识付费产品在知识付费方面的收益有突出表现,但在2017年的多数时段,单月参与人数和单月收入总体上呈现下滑趋势。

    C. 消费过知识付费产品的人很多,但能持续下去的人不多,关键在于消费者自身建设不足,终生学习还没有成为一种习惯。

    D. 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的业态,知识服务收费是高级的业态,但在我国,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中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狭义知识付费项目的完成,既需要知识内容的制造者,也需要知识付费的消费用户,还需要第三方支持类服务商提供服务。

    B. 与传统意义上出版业、教育业的知识付费的概念不同,狭义的知识付费,主要指通过线上或线下售卖加工过的知识信息产品、服务。

    C. 网民在课外、工作外的学习,对音频类、视频类知识付费产品的兴趣呈增长趋势,而对文字类知识付费产品和线下论坛讲座的兴趣不高。

    D. 知识付费的发展方向是向知识服务业发展,帮助用户解决问题,通过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等,使客户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

    3.知识付费火热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琪,字台秀,五代祖憕(zhèng),天宝末,礼部尚书、东部留守。安禄山陷东都,遇害,累赠太尉,谥曰忠懿。憕孙寀(cǎi),元和朝,位至给事中。寀子敬方,文宗朝,诚议大夫。敬方子縠(hú),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以收复功为谏议大夫。

    琪即縠之子也,年十三,词賦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縠宴于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昭宗时,李谿(xī)父子以文学知名。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谿览赋惊异,倒屣(xǐ)迎门,谓琪曰:“余尝患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入句见题,偶属典丽,吁!可畏也。”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天复初,应博学弘词,居第四等,授武功县尉,辟转运巡官,迁左拾遣、殿中侍御史。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

    庄宗入汴,素闻琪名,因欲大任。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陈经国之要。琪因上疏曰:

    臣闻王者富有兆民,深居九重,所重患者,百姓凋耗而不知,四海困穷而莫救,下情不得上达,群臣不敢指言。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何议而不臧?

    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

    琪虽博学多才,拙于遵养时晦,动而见排,由己不能镇靖也。以太子太傅致仕。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

    (节选自《五代史•卷五十八列传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B.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C.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D.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赠,古代皇帝为已死官员加封官爵称号。《清史稿•岳起传》:“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

    B. 辟,征召。本指由中央官署征聘某人,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在文中含义则是“授予……官职”。

    C. 同光,与文中“天复”都是用以纪年的年号,汉武帝以后,帝王“称帝改元”时,一般都会有自己的年号。

    D.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与《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中“乞骸骨”的意思完全一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琪乃簪缨世胄,出身名门。先祖中有多人曾在朝廷中担任显要官职,有的忠烈垂范,有的功勋卓著。

    B. 李琪博学多才,堪称文坛俊杰。他十三岁就因辞赋为晋公所知,在晋公偷偷测试他时,其文思才学让晋公大为称赞。

    C. 李琪擅长作文,当时一些文士的辞赋不能及时表现主题,李琪却能“入句见题”,得到李谿赞赏,李琪因此更加出名。

    D. 李琪擅长政论,仕途却最终受挫。庄宗欣赏他的奏书言策,任命其为国计使,后又直升辅相,不久因祸起萧墙而停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

    (2)琪虽博学多才,拙于遵养时晦,动而见排,由己不能镇靖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游①

    李商隐

    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

    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

    庾郎②年最少,青草妒春袍③。

    (注)①此诗为大和四年春作于郸(dān)州令狐楚幕,时诗人方十七八年华。②庾郎:指东晋中期将领、书法家庾翼,年轻时有经世大略,后官至征西将军、荆州刺史,世称庾征西。③《古诗》:“青袍似春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写两幅画面,表现骏马疾驰的轻快与俊逸,白鸟飞翔长川的矫健与高远,画面隽永。

    B. “烟轻惟润柳”所表现的意境与韩愈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C. “风滥欲吹桃”描写的是暮春时候疾风吹落桃花的情景,给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D. 颈联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意蕴深远,含蓄地写出作者的心事,为下联铺垫蓄势。

    2.这首诗格调高昂,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入手,表现出自己客居他乡、疾病缠身、漂泊孤独的窘况。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两句,从事物的变化角度,强调了世间万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

    (3)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两句用了比喻手法,表明此次出使行程万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外卖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____的行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谁来担此重任?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____。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____。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____,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司空见惯   责无旁贷   迫不及待   一目了然

    B. 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一览无余

    C. 司空见惯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一览无余

    D. 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

    2.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

    B. 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

    C. 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

    D. 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显然,人们需要给外卖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

    B. 显然,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与外卖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C. 显然,外卖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D. 显然,不仅任何餐饮食品领域需要监管,而且外卖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