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实验题 1 题,单选题 10 题,填空题 4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流程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有NaCl和NaOH;猜想三:有NaCl和HCl。

    你认为猜想_______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

    __________

    猜想___成立

    (拓展应用)我国土壤的酸碱性有“南酸北碱”之说法,你认为需向酸性土壤中加入_____进行改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0 题
  1. 联合国确定201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活性炭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B. 硬水和软水可用pH试纸来区分

    C.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染 D.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B.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3O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小米粥 B.豆浆 C.白糖水 D.蒸馏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2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B.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C.30℃时,45g甲物质完全溶解到100g水中得到145g溶液

    D.10℃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其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取用NaCl

    B.称量NaCl

    C.取水

    D.溶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用稀的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降低毒性,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后不能清洗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是(  )

    A.白酒(溶液pH=7) B.食醋(溶液pH=4) C.小苏打(溶液pH=8) D.纯碱(溶液pH=1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对下列化学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潮湿﹣氧化

    B.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挥发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溶解

    D.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出现晶体﹣蒸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下列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 B.t1的温度大概在37˚C左右

    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 D.在温度从0→t2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液体,在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催化作用下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常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

    A.MnO2 B.CO2 C.BaSO4 D.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热水溶解,可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

    B.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可防止液滴飞溅

    C.把粗盐磨细,可提高精盐的产率

    D.该实验不能除去粗盐中的硫酸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将一根锃亮的铁丝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Fe________Cu(用“>”、“=”、“<”填空)。

    (3)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试判断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酸、碱、盐是化学中常见的几类物质。其中下列物质中:

    (1)属于酸的是___,

    (2)属于碱的是___,

    (3)属于盐的是___。(本题3空均填序号)

    A.HCl  B.NaOH  C.NH3·H2O  D.Na2CO3  E.CaCO3  F.Ca(OH)2  G.H2CO3   H.HN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物质在溶解或者与水发生反应时,有时都会伴随着能量变化。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测量是放热还是吸热现象。

      

    (1)若物质c是氢氧化钠,加入到试管中较短时间内则U型管中___(左端或右端)液面下降。

    (2)要产生相同现象,还可换用其他物质,如______(填化学式),产生该现象的原理是______(若是物理变化,本空填溶解吸热或放热,若是化学变化,本空就写化学方程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中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

    (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⑥,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______.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水的密度为1g/mL).

    (5)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 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 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获得信息)

    (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碳酸钠; 猜想三: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

    (1)小军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__________。

    (2)小军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_______产生,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

    (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_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4)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_____。

    (探究启示)实验中为了防止产生类似腐蚀标签的现象,取用液体药品时,我们的正确操作是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提纯NaCl。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流程中的②是下列图中的____(选序号并写出该操作的名称,如C溶解)。

    (2) 该操作得到的精盐产率是____(精确到0.1%)。

    (3)若得到NaCl的产率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序号)。

    A 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 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 晶体从蒸发皿转移到天平上称量时,有少量粘在了蒸发皿上

    D 溶解11g含有泥沙的NaCl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E 水分没有蒸发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