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香在中国的文字造字中是会意字,甲骨文香字的形状象征,上半部为禾,下半部是锅,表示锅中煮着禾薯散发的香气。在人类远古时期,能吃热食就是美妙的满足,象征人类的原始需求已经达到心身合一了。香气开始于我们的嗅觉官能,启发人类对香气的美好想象,进而形成了优雅美妙的中国香席。

    什么是香席?香席是经过用香工夫之学习,涵养与修持后,升华为心灵美感的一种生活形式。香席既不是改变气味的熏香行为,也不是与宗教活动类似的焚香祈福,香席是一种通过香作媒介的文化活动,不是单纯嗅觉上品评香味的品香。香席不是在寻求精神的归宿和慰藉,而是生活修养——在香席的世界可以上追魏文帝邀集建安七子品迷迭香作《迷迭香赋》的风雅,更可以缅怀苏东坡和黄庭坚诗歌合唱的浪漫情怀;还有文徵明燃香作《焚香》时的悠悠心境。

    品香既是一场别致的雅集,也是一次和心灵的对弈。在传统文化回潮的当下,风雅了千年的熏香,是附庸风雅也好,是真雅致也罢,在沉寂了半个世纪后,正迎来大好时代。中医认为,沉香本身就可入药,是一种名贵的药材。除了直接入药外,沉香还具有解秽流芳、驱虫避邪、正念清神的效果,尤其因为味道清柔甘醇,利于摄定心神,可帮助人修身养性。很多沉香的爱好者热衷的缘由是,品香的过程是一种精神和嗅觉的审美过程,能安神、静心,给人以空灵平和。

    香文化传到日本,香道修养也成为日本王宫贵族女子成人礼必备考核技能之一。日本现在流行的香道形式,主要是借鉴了唐宋时期隔火熏香的方式和方法,但中日两国香文化内在追求、熏香过程及香品内涵是不同的。日本香道更多的追求是形式,重过程。中日文化交流中一个划时代的开创者,便是唐代的鉴真和尚。公元753年鉴真东渡成功,为日本带去了佛教、中医,同时也带去了大量的中药及沉香、檀香等香药。实际上,我国香学最早传于日本的时间还要提前近二百年,当时朝鲜的“遣华使”、来华僧侣及留学生将品香用具带回朝鲜,后来辗转传到日本。

    香道是一种耐性的训练,也是一种想象力和感受力的训练,训练人细致如实地品尝生命,让人们对一阵风、一片树叶,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感觉。香能打开人和自然界的门,让生命充满爱与被爱的喜悦。品香是一种修炼,是一种找回自我感知的方法。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静下心来品香,能恢复长久以来已经麻痹的知觉,敏锐捕捉自己对香的真正感受。品香后勇敢与别人交流闻香体验,不人云亦云,这是品香的精神。健康才有快乐,安心才得自在。从某种程度上说,品香也是使身体健康的方法,先贤强调的品香境界是“静心契道,品评审美,励志翰文,调和身心”。

    品香,身体与智慧并行,健康与快乐同在。

    (摘编自龙超《品香:心香一瓣》)

    1.下列对于香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香席的形成过程优雅美妙,它开始于我们的嗅觉官能,启发了人类对香气的美好想象,象征人类的原始需求已经达到心身合一。

    B. 香席是一种文化活动,它需以香作媒介;香席是一种生活形式,需经过用香工夫之学习,涵养与修持后升华为一种心灵美感。

    C. 香席是一种生活修养,魏文帝邀集建安七子品迷迭香作《迷迭香赋》的风雅,文徵明燃香作《焚香》时的悠悠心境都归属香席。

    D. 香席不是改变气味的熏香行为,也不是与宗教活动类似的焚香祈福,不是单纯嗅觉上的品香,也不是在寻求精神的归宿和慰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品香是一场别致的雅集,也是一次和心灵的对弈,是一种精神和嗅觉的审美过程,也是一种修炼,是一种找回自我感知的方法。

    B. 沉香主要用途是帮助人修身养性,因其具有解秽流芳、驱虫避邪、正念清神的效果,尤其因为味道清柔甘醇,利于摄定心神。

    C. 鉴真东渡是中日文化交流划时代的开始,他带去了沉香、檀香等香药,但中国香学传于日本却更早,是经由朝鲜辗转传入的。

    D. 香道能训练人的耐性,训练人的想象力和感受力,使人细致如实地品尝生命,对一阵风、一片树叶,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感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造字法看,香是会意字,甲骨文的香字构造说明,最早的香,不是指香料,而是指锅煮禾薯散发的香气,表现了远古人类对吃热食的满足。

    B. 熏香,是一种流传千年的习俗,一度时期曾归于沉寂;当下,熏香也被人认为是附庸风雅,但不管怎样评价,现在正是传承熏香的大好时代。

    C. 日本流行的香道形式借鉴于中国,日本香道更多的是追求形式,重视过程,而在香文化内在追求、熏香过程及香品内涵上日本是不及中国的。

    D. 在浮躁年代,静心品香能恢复长久麻痹的知觉,交流闻香的独有体验是品香的精神;品香可调和身心,使身体与智慧并行,健康与快乐同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泪流满面

    徐全庆

    “停,停。”刘主任又一次叫了停,对李秋萍抱怨道,“你怎么没有眼泪?你应该泪流满面,满脸感激之色。”

    “可我就是没有眼泪,怎么办?”李秋萍无奈地说。

    说实话,李秋萍对唐总真的充满感激,她也很想流出满脸的泪水来表达对唐总的感激之情,可不知为什么,她就是没有眼泪。也许丈夫死的时候,她就把所有眼泪都流干了,以后,她再也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丈夫死后,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再苦再难她都挺着,从不让自己滴眼泪。

    前几年她下岗了,只能靠给别人打短工度日,日子更加困难,但她也没哭过一声。儿子考上了大学,可她上哪儿去弄那一笔学费呢?李秋萍的头发都愁白了。正作难时,刘主任找上门来,说他们公司的唐总听说她的情况后,愿意无偿捐给她家一万元,资助孩子上学。

    现在,电视台正在拍摄唐总的企业举办的捐赠仪式。李秋萍真的想配合唐总把电视拍好,谁知,她老是出错。第一次,她因为紧张,把刘主任给她写的台词背错了一句;第二次,台词倒是没背错,可她始终低着头,电视画面拍不到她的脸;这一次,又因为她没有流泪。

    可李秋萍真的流不出泪来。李秋萍看到唐总本来灿若春风的脸上已经隐隐蒙上了一层秋霜,李秋萍额头就冒出汗来。好在刘主任经验丰富,请了个人对李秋萍进行流泪训练。可训练了半天,李秋萍还是流不出一滴眼泪!

    “用洋葱熏吧。”刘主任说。虽然效果也不好,可李秋萍毕竟被熏得流出两行眼泪。

    李秋萍就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心想总算可以过关了。没想到,刘主任又叫了停,指着刚拍的画面对李秋萍说:“你说你是怎么回事?唐总没和你握手的时候,你脸上有泪水,到唐总和你握手时,你脸上的泪水又没有了,而且脸上表情麻木,像呆子一样,这样拍有什么意义?”

    李秋萍再看唐总,唐总的脸上已结了冰。

    “你就不能用点心吗?你看你快把我们唐总累坏了。”刘主任盯着李秋萍说,“这次要认真了,拍不出效果,你就拿不到钱。”

    李秋萍呆呆地望着刘主任,没有动。

    “别愣着了,快准备吧,听清楚没有,拍不好就不给你钱。”刘主任白了李秋萍一眼说。

    “对不起,这钱我不要了。”李秋萍说完,擦了一把脸上的泪痕,昂首挺胸走了,把唐总和刘主任等人扔在那里,呆呆地发愣。

    李秋萍的儿子没能上大学,大家都说李秋萍太傻,这样的好事上哪儿找呀,配合一下不就行了吗?人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还装什么骨气,真是傻帽儿……

    儿子也埋怨:“你的眼泪真的就那么高贵,为了你儿子也不能流一滴?”

    李秋萍像看着陌生人一样看着儿子,她感觉她的心在流血。

    不久后的一天,李秋萍收到一封信,是一个大学生写来的。大学生说,他是从别人口中辗转听到李秋萍的故事的,信中说:“你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能放弃那一万元,选择有尊严地活着,你让我感到崇敬……”

    李秋萍读着读着,竟然泪流满面。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李秋萍的性格特点。

    2.小说采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生动地塑造李秋萍这一形象,请对此简要分析。

    3.结尾处写道:“李秋萍读着读着,竟然泪流满面。”请分析她流泪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芋老人传

    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①,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或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帏②,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③,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④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注释)①尚食:精美的食物。  ②揽辔褰帏:上下轿由仆从折帘撩幔。  ③衅孽外乘:灾难和坏事自外入侵。  ④倾盖:途中相遇,停车交谈。此指偶然相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人延入坐         延:邀请

    B. 谓老人与相国有旧     旧:老交情

    C. 厚资而遣之         资:赏赐

    D. 相国遽惊谢曰       谢:道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 致郁郁而死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 以污贿不饬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 或传闻之过实耶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用传记方式借题发挥的讽世之作,讽喻因地位改变“而忘昔日”的种种世态。

    B. 芋老人的借芋说理是全文的主要部分,由回答相国“何向者之香而甘也”直截了当地提出“时、位移人”的论点。

    C. 芋老人所谓“芋视乃妇”,即厌弃糟糠之妻,“芋视乃友”,即忘记贫贱之交,“芋视乃学”,即品性堕落,渎职犯法,由家庭、朋友到个人处世,强调此三者危害的范围最大。

    D. 篇末“赞曰”,这是用史家笔法,由作者直接评论芋老人其人其事,在写法上,表明了传记体的格式,从意义上说,深化题旨。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不耻相师   B. 而此独以钟名

    C.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5.下列各句中与其它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古之人不余欺也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蚓无爪牙之利   D. 余是以记之

    6.指出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⑤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⑥彼童子之师

    ⑦郯子之徒             ⑧悲夫古书之不存……

    ⑨句读之不知           ⑩蚓无爪牙之利

    A. ①②/③④/⑤⑦/⑥⑨/⑧⑩   B. ①②/③⑥/④⑦/⑤⑧/⑨/⑩

    C. ①③/②⑤/④⑥⑦/⑧⑨/⑩   D. ①⑤/②④/③⑥/⑦⑩/⑧⑨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从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不持之以恒,即使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也不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游褒禅山记》中“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几句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实现。

    ④苏轼在《石钟山记》里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缺少求实精神,而单凭主观认识世界的态度是不正确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订(jiào)   戛然(jiá)   佝偻病(gōu)   自怨自艾(yì)

    B. 降服(xiáng)   师襄(xiāng)  超负荷(hè)   流水淙淙(zōng)

    C. 奇葩(pā)     栖鹘(gǔ)    拗口令(ào)   三缄其口(jiān)

    D. 瑰怪(guì)    谄媚(chǎn)   一刹那(shà)   良莠不齐(yǒu)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从这个角度来讲,眼下轰轰烈烈的城市美化和建设生态城市的运动,至少过于短视和急功近利,与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安全和健康的城市,往往是_________。

    ②小说家的任务是通过写作故事来不断试图____________每个个体灵魂的独特性——生与死的故事、爱的故事,使人哭泣、使人害怕得发抖和捧腹大笑的故事。

    ③过去的很多人认为,在我们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后,凭借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的文化腾飞就会____________。

    A. 南辕北辙   理清    倚马可待

    B. 南辕北辙   厘清    指日可待

    C. 背道而驰   厘清    倚马可待

    D. 背道而驰   理清    指日可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12月13日上午,习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上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捍卫者和有力倡导者。

    B. 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C. 监管部门不但对福喜公司的食品安全疏于监管,对该公司有组织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失察,并授予该公司荣誉称号,显然加剧了企业公然造假。

    D. 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概括要点回答“原创文化”的特点。

    为了改变我国科学研究原创能力薄弱的现状,今年来人们对原创文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原创文化是一个国家科学创造能力的基础和条件,它旨在追求卓越,激励人们既要焕发自己的创造力,也要努力吸纳前人的思想。原创文化提倡广泛交流、全面开放。正如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科学上的许多原创性成果都是在学者们的思想交流,观念碰撞中产生的。萧伯纳说得好:两个人交换苹果,每人手里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交换思想,那么每人就同时拥有了两种思想。原创文化的精髓在于维护学术自由,这源于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由于科研工作的探索性特点,原创的东西一般在开始时不易被大家理解,如果没有学术自由,它们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就被扼杀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者散文。

    要求:800字以上,不得抄袭宿构,修改要规范,文面要整洁。(文面不洁,乱涂乱改扣1-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