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单选题 9 题,选择题 2 题,null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9 题
  1. 有学者称德意志帝国是“半宪法的”甚至是“假宪法的”国家。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德意志帝国

    A. 经由王朝战争而建立   B.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 未赋予人民政治权利   D. 宪法中专制主义浓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代雅典公民参加公民大会时会得到装饰着各种图像的青铜或铅制的证牌,公民可凭此在参加完会议后获取一定的薪酬。这说明古代雅典

    A. 注意提高公民参政热情

    B. 政冶腐败现象日趋严重

    C. 重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D. 公民大会兼有商业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清朝部分年代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代军机处

    皇帝

    军机大臣人数

    乾隆

    多则十人少则一人,70%的时间六至七人

    嘉庆、道光、咸丰

    88%以上的时间四至六人

    同治

    五到六人

    光绪

    76.5%的时间四至六人

    A. 权力稳固

    B. 机构健全

    C. 精干高效

    D. 保密性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一种朝着更加周密的中央政府制度和机构发展的趋势,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这反映出

    A. 周代宗法制已经瓦解

    B. 君主专制制度基本确立

    C. 官僚政治正在形成中

    D. 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汉代推行的一项政策“推恩令”示意图,此图比较形象地说明了汉代初年的政治变化。关于此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 七国之乱的教训是促使推恩令出台的根源

    B. 推恩令以一种中央与地方相互妥协的方式解决了王国问题

    C. 推恩令下的政治改革与“独尊儒术”的思想改革目的具有背离性

    D. 推恩令体现出了汉武帝及其统治集团的政治智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宋代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天下转运司,文士也;知州,文士也。”据此可推知宋代

    A. 政治源于立国传统

    B. 官员均是文臣出身

    C. 地方基本没有自主权

    D. 冗官源于文官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罗马法规定: 债务人因欺骗行为擅自做主将所有物交付他人的,经债权人诉求,该交付行为不产生效力,则该物仍属于债务人财产的一部分。这说明古代罗马

    A. 严厉打击商业欺骗行为   B. 注重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C. 债务人合法权利受限制   D. 经济行为崇尚契约原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近代西方国家赋予公民一定程度的直接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等,同时接受政治训练、增加政治知识、提高政治理性。这些做法重在

    A.完善国家政权组织结构

    B.培养公民参与政治事务的意识

    C.使公民自由行使民主权利

    D.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决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如果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不签署,参众两院可以再次进行表决,如果均达到2/3多数通过,法案即可生效。此规定

    A. 保证了国会绝对立法权   B. 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C. 表明总统无权否决法案   D. 防范了总统的专制独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英国革命作为民族国家首次对绝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其最大成果是创造了君主立宪制。英国的这一制度创新

    A. 否定了其传统的政治结构

    B. 完全剥夺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C. 使全体国民都享有选举权

    D. 实现了国家权力重心的转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古雅典和古罗马文明有共通之处。下列属于二者都曾存在过的是

    A. 君主专制制度

    B. 司法陪审制

    C. 行省制

    D. 陶片放逐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土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六十一条在本完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

    第六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第六十八条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在西方民主政治下,政治妥协是一种基本的、常见的政治现象。由于权力分立“把具体不同的、在合法的情况下合理确定为统治权力的‘职能’,交由不同的官员去行使,使得在涉及若干官员的事务上,只能通过他们之间的妥协,才能合法地形成法令”。如果各利益代表对他所代表的利益拖有过分强烈的感情而不容任何妥协的话,作为这些利益代表的集合的议会,不仅不能成为社会团结的中心,而且很可能成为社会分裂的发源地。

    宪政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植根于一个假定,即群众能通过理性协商达成足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共同协定自由民主宪政貝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即社会中占决定性多数的群体,认识到自由讨论和妥协的道德价值,而约束对多数原则的应用,使其不致危害少数的重要利益。

    ——摘编自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政治妥协现象出现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重文轻武”是宋朝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还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