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单选题 18 题,探究题 1 题,填空题 4 题,简答题 2 题,实验题 2 题,流程题 1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8 题
  1. 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 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

    A. H2   B. ClH   C. HCl   D. Cl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A. Fe、Cu   B. Cu、Ag   C. Cu   D. A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現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 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 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 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 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   B.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

    C. 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氯化钡溶液   D. 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观察颜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均一致的是

    A. 碳酸钠,Na2CO3、烧碱 B. 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C. 氢氧化钠、NaOH、纯碱 D. 氢氧化钙、CaO、熟石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 B.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组成异黄酮的三种元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我市积极响应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芜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C. 芜湖市区行政区域范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 大量使用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二氧化碳不断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D. 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出现红色固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玻璃钢 B.金刚石 C.不锈钢 D.陶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倾倒液体

    C. 测定溶液的pH D. 过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5%的过氧化氢溶液 B.生铁 C.纯净的空气 D.高锰酸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3 个铁离子:3Fe2+ B.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4 D.1 个臭氧分子: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共涉及三种元素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中反应物甲、乙的质量比为28﹕2

    D.物质甲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aO+H2O=Ca(OH)2 B.Zn+H2SO4=ZnSO4+H2↑

    C.Na2CO3+2HCl=2NaCl+CO2↑+H2O D.CaCO3CaO+CO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为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 因为点燃混合气体可能会爆炸,所以点燃CO与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C. 因为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都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 因为铁制品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生锈,所以防止铁生锈必须同时隔绝氧气和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Fe

    Cu

    足量的稀盐酸

    C

    FeCl2 溶液

    CuCl2 溶液

    足量的铁粉,过滤

    D

    CuO

    炭粉

    加水过滤

    A.A B.B C.C D.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

    (1)小组用锌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为了加快锌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老师提示可向反应物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为了弄明白速率加快的原因,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起促进作用的是硫酸根离子    猜想二:起促进作用的是铜离子

    猜想三:生成物质起到促进作用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①小明将硫酸铜换成硫酸钠、发现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变化,小明得出猜想_____不正确。

    ②小明提出将硫酸铜换成氯化铜进一步验证猜想,小刘认为不需要替换试剂,只需通过观察加入硫酸铜固体后的现象就可以验证,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发生后反应速率加快依然较明显,小刘得出猜想_____正确。

    (3)小王觉得用稀硫酸比用稀盐酸制取的氢气更纯净,原因是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填化学式),它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2)CNG( Compressed Natural Gas)汽车是指以压缩天然气替代常规汽油或柴油作为燃料的汽车。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其是最简单的_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天然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

    (3)中国政府决定2018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大量垃圾对我国大气、地表水、土壤等造成严重污染。

    ①“洋垃圾”中的废五金含有多种金属。摄入下列金属不会造成中毒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铅     b铁     c汞

    ②无用“洋垃圾”直接露天焚烧会产生许多有毒气体,其中_________(填化学式)极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4)煤的燃烧会产生___________(写化学式),形成“硫酸”型酸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②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③淡水资源很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实 验室中常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3)如图显示了家庭净水器工作原理。

    ①家庭净水器在RO膜之前,常加入含有__________的滤芯,用来吸附水中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除去臭味.

    ②含有杂质少的出水口是__________(填“出水口a”或“出水口b”)。

    ③净水器产生的废水,进行再利用的建议是  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二氧化碳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实现碳循环、促进 CO2 转化为有机物和控制 CO2 的排放量,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 CO2 浓度的是  _________(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利用太阳能、风能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2)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 CO2 催化氢化的办法,实现了将 CO2 和 H2 转化为有机物的“绿色化学”(即“零排放”)的理念,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理念的生成物质是_____________。

    ACH3OH   BC2H5OH   CCH3COOH   DHCOOH

    (3)甲酸(HCOOH)俗名蚁酸,它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蚁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 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产生痛痒,当被蚁虫叮咬时,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填序号)会减轻痛痒.

    A食盐水   B食醋   C草木灰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 是四种粒子 的结构示意图。

    (1)氧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C 粒子属于________(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 D 为原子,则 X= ________;

    (3)A、B、C、D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A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B、C、D 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填序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中科院研制出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的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图中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模型,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两种物质的分子模型)

    (1)物质d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

    (2)汽油常作为汽车的燃料,在汽油机工作的吸气冲程中,需要将汽油雾化,从燃烧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原料或产品的角度,分析该成果能够解决的现实问题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图一的甲、乙溶解度曲线和图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甲物质的四种溶液状态“a、b、c、d”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写编号);

    (2)90g甲的饱和溶液从t3℃冷却到t2℃时,析出的无水晶体质量是__________g;

    (3)在某温度范围内,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在等质量的水中,所得现象如图 二所示,则两溶液质量分数甲_____________乙(填“>”、“=”或“<”),实验时控制温度t的范围是____________时,均能出现这种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如图,化学小组同学制作了一个微型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二氧化碳 的性质。异型玻璃管 A 内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已检查装置气密性), 注射器 B 内吸取了一定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广口瓶 C 中盛有一定 量稀盐酸。(实验开始前止水夹 K 处于关闭状态)实验开始,将注射器中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 A 中,震荡后打开止水夹 K,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些实验, 主要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中烧杯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 ;实验所需的硫酸铜溶液,在配制前应先将硫 酸铜晶体放于_______________内将其研碎;

    (2)实验乙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__________ ;

    (3)实验丙中使用到了玻璃棒。下列实验中也必须使用玻璃棒,且作用类似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蒸发食盐水  B硫在氧气中燃烧   C溶解食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 Al2O3 和 SiO2,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1)通过该流程可得出SiO2的性质有_________(填序号)。

    A难溶于水      B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C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铝土矿中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操作 I 的名称为___________。

    (4)铝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α-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表示原子之间相互 连接),试计算: 

    (1)α-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_______ ; 

    (2)α-丙氨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现称量68g 过氧化氢溶液和 0.1g 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g;

    (2)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