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连线题 5 题
中等难度 1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孟子说“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材料在此强调的是

    A. “文”   B. “君”   C. “礼”   D. “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表是我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四个基础性制度,请通过选择完善表格

    中央集权的四个基础性制度

    郡县制度

    国有专营制度

    A. 盐铁官营制、九品中正制   B. 尊儒制度、科举制度

    C. 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度、行省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宋代,商业资本一方面发挥其懋(通“贸”)迁百物、畅通货币的作用。而且更直接进入生产领城,并部分转化为土地;另一方面,封建国家垄断性专利制度也是商业资本推进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严重阻力,商业资本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这主要表明

    A. 宋代商业资本非常的发达   B. 商业资本推动了商品货币关系发展

    C. 宋代商业资本的作用有限   D. 商业资本促进了封建土地关系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李贽在其《童心说》中说:“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乃道学之口实……断断乎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其主要用意在于

    A. 批判封建道学的虚伪性   B. 反对史官和臣子褒赞儒学

    C. 批判道家学说的欺骗性   D. 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人说:“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弧学报》、《时务报》,就没有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段话说明

    A. 不同阶级政见相似   B. 思想解放具有渐进性

    C. 上海多元文化并存   D. 上海是近代化先行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辽阔的内地成为近代外来侵略难以企及的战略纵深地,同时也是大量传统势力的巨大储藏所,滞缓着近代民主化进程。这里强调的是

    A. 中国幅员辽阔对于反侵略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B. 中国内地对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双重影响

    C. 中国的近代民主化需要重视西部开发

    D. 传统势力有抵制外来侵略的积极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有人将辛亥革命称为中国式的“光荣革命”,这主要是基于

    A. 学习了英国的先进经验   B. 建立了共和制度

    C. 各方相互妥协实现和平   D. 结束了君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55年,有日本访华人员欲促成国共第三次合作,他在回忆录中谈到:他与周恩来见面时说新民主主义的成功是因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的连续革命时,周恩来马上与之握手并说他对历史的解释是正确的。如果该回忆录记载真实,那么

    A. 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B. 该历史解释带有主观性,故是错误的

    C. 两岸关系己结束敌对   D. 周恩来的态度有促成国共合作的用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古希腊法律规定:禁止女人在旅行时带三件以上的裙子;禁止刮胡须或强迫刮胡须;惩罚不婚,惩罚晚婚;命令人们工作,禁止怠惰。这反映了

    A. 希腊民众其实是不太自由的   B. 希腊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充分

    C. 希腊的民主与自由背道而驰   D. 希脂法律严重干扰民众生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白色区域是某一时期欧洲人认识世界的范围,据图可知,当时

    A. 阿拉伯人是东西方交流的主导者   B. 非洲大量土地被欧洲列强瓜分

    C. 主要受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D. 美洲正在逐步地纳入世界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阶段,城市房屋破败,老鼠遍地,脏乱差是普遍现象,即便如此城市人口仍然是剧增的,而且在农村人口少量下降的前提下,英国总人口剧增。据此,分析合理的是

    A. 城市人口增长与居民的收入有关   B. 英国的人口出生率与其环境无关

    C. 城市人口增长源于农村人口进城   D. 坡市化必然与城市环境环境相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美国在20世纪先后有两次美元与黄金的脱钩,而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又明确指出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其政策调整

    A. 均是因为经济危机而引发的   B. 均是为了保持美国经济优势

    C. 均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 体现了通货管理制度的灵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先秦时期与古希腊,在城市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古代的城市发展起源于血缘分封。城市居民基本属于同一部族,相互间是血缘部族关系,部落首领是家族的最高领袖,享有君主的权利。先秦时期,中国的诸侯国城垣内仅有的祭祀场所等公共建筑,其公共性质也很有限。古希腊城邦都自成一体,各自为政。城邦居民的主体为公民,相互间没有血缘关系(古希腊早期曾有过血缘部族阶段,后被打破)。古希腊城邦的城市建筑属于公共性质,城区规划有居民区、街道等,更重要的是拥有属于公共性质的神庙、剧场、广场等祭祀、娱乐场所。这已经是现代城市的雏形。

    ——据相关资料改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先秦时期与古代希腊在城市形态上的差异。

    材料二在西欧,近代生产型城市是从工业村庄孵化而来,“工业村庄→工业城镇→工业中心”的城市化过程与“农村人口减少→农场经营规模扩大→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现代农业和农村同步转型并行不悖,具有原发性特征。中国具有赶超型城市化的一般特征,尤其是其生产性城市发端于传统行政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为了赶超先进国家,在政府主导下,集中主要资源和财力于大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形成“城市偏向”和“工业偏向”的发展战略,促进了大城市的优先发展,导致区域失衡,内需不足。这与西欧国家现代城市的自然演进有所不同。当今,无论是原发型城市或是赶超型城市均致力于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城市。

    ——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道路并归纳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通过中外比较汲取历史营养,谈谈你对中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图文信息,完成以下要求。

    指出图1与图2之间的一种逻辑关系,并利用配图文字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逻辑关系的认识。(要求,逻辑关系明确,认识合理。)

    例:转折关系:晚清华工出国是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是以被动的姿态融入世界潮流;1979年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优惠政策,是以主动的姿态投身全球化浪潮。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己有主动开放,但因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开放效果并不好,因此可以把改革开放作为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的真正转折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唐朝实施两税法以来,以资产为主要征税标准的税制逐步建立。南宋初,南方农业的发展还不足以支撑政府的开支。为此,政府加强农业管理,清理土地,规范赋税,于是最早的土地赋税造册制度出现。明太祖也深谙土地赋税管理的重要性,从建国初即命各州县分区着手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列入《黄册》即户口册,详细登记各地居民的丁口和产业情况,每年审查一次。洪武二十年进而编制《鱼鳞图册》,图册有分图和总图,分图以田块为单元编号,每张分图上绘有田块形状草图,旁注坐落、面积、四至、地形及土质等级,登记的项目相当完备。总图由各分图田块组成,各田块栉比排列,看似鱼鳞,故称《鱼麟图册》。鱼麟图册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立的科学的土地赋税管理办法,是地政管理史上的巨大进步。

    —据相关资料改编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建立土地赋税管理制度的背景并概括鱼麟图册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代鱼麟图册制度的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提出大陆政策,开始走上对外侵略之路。1945年春,日本已日暮途穷:在美国的空袭下,工厂残破,钢产量锐减,飞机制造业陷入停顿,粮食短缺。波茨坦会议后,主战派与主和派斗争激烈,主战派认为日本还可以进行本土决战,说不定会扭转战局。当裕仁天皇在政要会议上宣布打算接受《波茨坦公告》时,陆相阿南惟几跪地爬行,高声嘶叫:“请陛下不要投降!”1945年8月14日,裕仁录制投降诏书,《诏书》通篇没有一个类似“降”“败”的词语,将侵略目的辩护为“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安定”,“解放东亚”。《诏书》写到“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意即根本不承认“九一八”以来的侵华战争,只承认向美英两国宣战以来的四年战争。诏书一公开,倍受舆论谴责,裕仁于1945年9月2日被迫又发表了“9.2诏书——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投降诏书。

    —摘编自彭宁主编的《二战重大决策秘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8.14诏书”发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日本右其势力抬头的历史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张骞(1853年一1926年),江苏南通人,1894年考取状元,面对民族危机,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家乡南通创办实业来抵御外国的经济侵略。他主张实业救国:发表中国现时实业需用棉铁政策之说,凡隶属农林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余悉听之民办。至于铁矿所需资本,非用开放主义不可。在大生纱厂建立后,他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种植棉花,又陆续开办广生油厂、大兴面粉厂、资生冶铁厂、蚕桑染织公司、泽生水利公司、大生轮船公司等与纱厂有关联性的产业。到“一战”前夕,他在南通已兴办各类关乎国计民生的近代企业二三十个。

    张骞还花费巨资创办了从师范到职业学校,从小学到大学的几百所学校;在南通修建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体育场、图书馆、公园、剧场;还创办了养老院、育婴堂、盲哑学校、残废院、济良所等一系列慈善机构。

    一据相关资料改编

    (1)据材料,分别概括张骞“实业救国”的主张及其实践。(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据材料,简评张骞“实业救国”的主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