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字词书写 1 题,选择题 3 题,名著阅读 2 题,课外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

    ①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②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③_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⑤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⑥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⑦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据拼音写汉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倔强(_________)      ②tuí (_______)唐      ③dān(______)精竭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句子中成语或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间的人们都为生活的琐屑所迷着,忘记人生的根本。

    B.我的奶奶年轻时是个端庄娴熟的大家闺秀。

    C.亚丁湾海上安全事故频发,大家义愤填膺,严厉声讨索马里海盗丑恶行径。

    D.王稼祥从间接的渠道了解到朱仲丽的家世、学识修养、道德操守后,对朱仲丽的好感已经潜滋暗长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B.“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力量。

    C.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步伐,我们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节水农业、文化旅游业和服务业。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

    B.郦道元所撰《水经注》文笔隽永,描写生动。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C.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

    D.《“飞天”凌空》是一篇通讯报道,体现了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和爱国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2 题
  1. 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他在北伐前,上《出师表》给后主刘禅。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哈姆雷特》 剧本最后写到哈姆雷特潜回王宫,路经墓地时,听见两个掘墓人的对话,从这段对话中可以反衬出贵族的道貌岸然。

    D.萤火虫的卵在雌萤火虫肚子里时就是发光的 ,无论是雌萤还是雄萤从生下来到死去都发着光,雌萤的光带在交尾期如果受到强烈的惊吓,发光会受到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A有能够从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南京曾经一再宣告他死了,可是没有几天以后,报上的新闻栏又出现了他的消息,而且活跃如昔。国民党也曾经好几次正式宣布“击毙”并埋葬了朱德,有时还得到有千里眼的传教士的旁证。尽管如此,这两个著名人物多次遭难,可并不妨碍他们参与许多次惊人壮举,其中包括长征。

    A是《红星照耀中国》中哪位人物?请结合书中的内容说说A是一个怎样的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外阅读 共 1 题
  1. 古文阅读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①。张仪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张仪曰:“嗟乎,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②能乎!”

    (注释)①从亲:合纵相亲。指六国合纵结为联盟。②渠:同“讵”,岂,难道。

    1.下列句中的“之”与“张仪之赵” 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春冬之时 B.委而去之 C.往之女家 D.张仪之来也

    2.下列对文段中的人物和情节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张仪和苏秦本为同门,但是苏秦的才能比不上张仪。

    B.张仪谒见苏秦,竟遭到了他的羞辱,于是怒而入秦,后被秦惠王任用。

    C.张仪投靠秦国,却没想到这全是苏秦的安排,对苏秦充满感激之情。

    D.张仪为报答苏秦的知遇之恩,向苏秦舍人保证,不管苏秦以后在不在赵国,他此生坚决不攻打赵国。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数让之

    ②独秦能苦赵

    ③子不足收也

    ④使人微随张仪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诗歌阅读。

    秋江晚泊①

    刘禹锡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

    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

    轲峨艑②上客,劝酒夜相依。

    注:作于被贬夔州途中。轲峨:孤高状。艑:船。

    (1)请赏析首联“空”字的妙处。

    (2)概括尾联表达的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凶手WiFi》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1.人们在使用WiFi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第②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⑥段中加点的“极”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杭州巷10号

    夏阳

    ①幸福路作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每天人流密集,左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岔路,叫平安街,顺着平安街进去百余米,一拐弯,眼前生出一条南北向小巷,便是杭州巷。

    ②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石板铺就的巷道,伴随着墙脚一线湿湿的青苔,一直延伸到尽头。巷子两边的建筑,古朴、荒凉,被圈在高高的院墙内。透过门缝,可隐约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小巷里,渺无人烟,只有寂寞的风,顺着寂寞的巷道穿过,轻轻吹拂着墙头几株寂寞的茅草。步行在小巷里,抬眼望去,四周就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沉睡不醒。

    ③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杭州巷10号,那也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我去的时候正值深秋,碧空如镜。上午的阳光嫩黄羞怯,在墙头瓦楞上探头探脑,却无法照进小巷。行走在小巷里,头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人却站在岁月的阴凉中。驻足10号门前,我感慨颇多,犹豫良久,那两扇厚重的木门还是被我轻轻地叩响了。

    ④须臾,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她的目光和善,完全没有都市人惯有的那种警惕。我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是摄影发烧友,爱好用镜头来捕捉历史。老太太把我迎进院内。院子很大,里面种了不少花草。秋天的菊花开得正艳,五彩缤纷,白如雪,粉似霞,而黄的,则黄得热闹,亦黄得伤感。院内飞檐斗角,回廊石阶,曲径通幽。难以置信,在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大厦脚下,竟然藏着这样的深居大院。

    ⑤老太太说自己有八十高龄,有个留学海外的儿子,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明年也将花甲之年了……老太太说她姓李,从十八岁结婚那年起,已经在这院子里生活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里,女儿夭折,儿子客死他乡,佣人被遣散,老伴过世,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昔日门庭喧闹的大宅子里,最后只剩下她一个孤老婆子了。老太太说这话时表情恬淡,似乎是在谈论别人家的事情,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

    ⑥我问:“这巷子为何叫杭州巷,和杭州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⑦老太太说:“现在知道这巷子来历的人应该不多了。说来话长,早在清朝末年,有一批杭商集体迁移来此,他们开茶庄、丝绸店和当铺等。买卖做大了,赚钱了,在这里扎根,抱团买地置业,于是就有了这杭州巷。你可别小看这巷子,它可是当年这座城市的心窝窝呢。巷道之所以修得这么窄,就是为了减少闲杂人员的进入。无论多大的官来访,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就是皇帝来了,也得老老实实从巷子口步行进来。”说到这里,老太太得意地笑了。

    ⑧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杭州巷在当年是如此的尊贵显赫。望着老太太一脸甜蜜而略带羞涩的回忆神情,我依稀看到了当年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被浩大的迎亲队伍捧进了这杭州巷。

    ⑨在杭州巷10号,如置身于山野的一处宅院里,都市的喧嚣和车流的嘈杂似乎远去。空气里,有花的阵阵清香,在明朗的阳光下,微微发酵。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⑩我拍了几张照片后,告别老太太,告别杭州巷10号,重新回到巷子里。我默默退出杭州巷时,一个磨刀师傅正挑着担子站在巷子口,高声叫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他抑扬顿挫的叫喊声跌落在小巷里,溅起一巷子清脆的回音。磨刀师傅喊了数声,站了片刻,却没有走进小巷。

    ⑾我回到单位。主任问我:“老太太同意拆迁了?”我沮丧地摇了摇头。主任皱了皱眉。很显然,我这个刚被招聘进来的大学生第一天的工作,让他很不满意。我默默地望着主任难看的脸色。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⑿我向主任建议道:“按照老太太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的。要不,我们等到明年开春再说,如何?”

    ⒀主任沉默不语。

    1.请简要概括小说的情节。

    起因:“我”为了拆迁的事情造访了杭州巷10号。

    经过:

    结果:

    2.第②段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3.结合小说第④—⑦段的内容,说说老太太是怎样的人。

    4.第⑪段划线句子写城市规划蓝图,有什么深意?

    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舞台,而自己就是主角。那个舞台不为其他任何人旋转,只为你,舞台的灯光也只为你一个人闪烁。当然,舞台上的笑与泪也只属于你自己。

    请以“我的舞台我做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不少于600字;(3)书写要规范、美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