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其他题 1 题,材料作文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3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语言应用 1 题
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其他题 共 1 题
  1. 有甲、乙两个人,分别身兼两职,两个人的四种职业是教师、警察、书法家和作家。请结合以下事实,推出甲、乙二人各自的职业并写出推断过程。

    ①书法家到北京办书法展览前,甲约了几位好朋友为他践行。

    ②书法家曾跟教师讨论过书法创作技巧,要“笔法、结字法、章法兼顾”。

    ③教师的妻子是警察的亲姐姐,她喜欢唱歌,尤其喜欢刘欢的歌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前,放眼各新闻网站、微博、APP及公众号等平台,“痛感新闻”扑面而来。

    31岁的富士康员工小王在结束iPhone装配线的夜班工作后跳楼自杀;32岁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英语教师刘伶因患癌症被学校开除后不治身亡;18岁的南京邮电大学女生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心脏骤停离世……

    有人说,这些新闻,会让我们失去对社会的信任,无益于正能量的传播;也有人说,正是这些新闻,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有人说,社会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应该淡定面对才是。

    面对“痛感新闻”,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题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以青泥岭山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国务院成立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具有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审议金融业改革发展重大规划等职能。

    B.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购物成为人们越来越喜欢的购物方式,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大量的诈骗事件,这让人防不胜防。

    C. 中央电视台的新节目《国家宝藏》,联合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

    D. 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在全国范围内承认网约车合法地位的国家,释放出鼓励创新、兼容并包的监管责任,赢得了不少喝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喊冤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罚不当罪,而是因为他认为还有其他人没被揪出来,相比之下,他觉得“不公平”。

    ②《喝彩中华》以戏曲为主打元素,选手展现自我的形式可谓多元,有粉墨登场亮嗓的,也有用创新形式表现的,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③过去,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出现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的情形,有“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

    ④既然有前车之鉴,为何不引以为戒?不吸取经验教训,还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目无全牛,留下明显漏洞,这就不要怪别人钻空子了。

    ⑤在国内外市场深刻变化,特别是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走低的背景下,继续实施国家收储政策是曲突徙薪,反而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

    ⑥“五——四——三——二——一,攻击!”指挥员一声令下,演习开始。“轰、轰……”随着几声石破天惊的巨响,枪声和爆炸声交织在一起。

    A. ①②③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合用作寿联的一项是

    A. 芝兰茂千载,琴瑟乐百年。

    B.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

    C.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D. 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父亲的家园

    杨尚清

    ①童年的父亲,家园是一个叫作壕沟的山村,跟所有黄土高原的山村一样,沟壑纵横,如同老农额上深深的皱纹。半大小子,光着脚丫子,爬山上山顶,与牛羊为伴。夏夜,与满天繁星共眠,冬夜,与兄弟姊妹挤在土炕上。砍柴、担水、抓粪、锄草……只有饥饿与寒冷,没有别的值得言说。老茧磨得多了,针刺着也不觉疼痛。

    ②为了填饱肚子,少年的父亲离开了他的第一个家园,行乞讨要,四方为家。没有文化,只有力气,背石头、打窑洞……辗转多地,后来落脚在一个叫作安条的林场,方圆百里,森林密布。做一名伐木工,有盼头,能吃上大白馒头。日复一日,与林木为伴,父亲成长为一个勇武有力的小伙子,娶了邻村的漂亮姑娘莲,在林场安了家。莲,便是我的母亲。这时候的父亲,家园,是有了母亲的小日子。他总是有着使不完的劲儿。一棵棵大树,在父亲的大锯下,魔力般地轻松倒下,他成了最能干的伐木工。每次进城,父亲总穿着一身干净而结实的的确良中山装,每次回来,父亲总给我和姐姐带回一堆让别家的孩子垂涎不已的零食。后来,父亲带回了电视机,再后来,父亲驾回了四轮拖拉机。那个年代,乡下的医疗条件极差,不知道多少个风雪雷雨的日子,父亲驾着拖拉机,母亲抱着多病的我,四处求医。

    ③那一年,林场来了省城林业大学的实习生,在父亲的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无论多么艰难,都无比坚定。那一年,姐姐刚好七岁,上学了,跟着比她都大的孩子们,去了十里地外的小学,那所小学的条件也很差。第二年,父亲决然地带着全家进了城,离开了他工作生活十多年的林场。

    ④从那以后,父亲的家园,是一个梦。没有户口,我和姐姐却都上了城里最好的小学。最初的家庭教育,是父亲看着我写的作业,脸上泛起的笑容,是一句“清娃写的字像蛤蟆爬过的踪”。就是一脸的笑容和一句打趣的话语,让我的心中早早萌生了“认真学习,勤奋练字”的念想。在文化的世界里,父亲是个门外汉,他依然只有力气,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曾会写。拉沙、拉土、拉砖,工地的脏活、苦活、累活,他从不言说,如同他的汗水默默渗透进我们的血液一般,从不言说,却化作一股坚韧而持久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去实现两代人的梦想。多年后,我和姐姐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都成了“公家人”,父亲一直引以为豪。

    ⑤在不经意间,岁月的轮回改变了很多。父亲瘦弱的身形,疲惫的意志,像一根绷得太紧太久的弹簧,行将断裂。这个时候,父亲的家园是酒精麻醉后的迷乡。是啊,他从来不懂得让自己停下来,歇一歇。没有圈子,不打麻将,不认得扑克牌,甚至连玩笑也没怎么开过。也或许,是因为没有了目标,太过于执着的人,不知何去何从。劝说、哀求、哭喊,都无济于事,这让我坚信: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唯有自己

    ⑥而今,父亲的家园,是他童年的那个山村——壕沟。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内心煎熬与思想斗争,有一天,他决定回去。然而,日月轮回,如河流一般,带去了他身躯的健硕、眼光的灵动,他只是养着几十个小羊羔,种着一片菜园,出山的时候不忘挖一些熟悉的草药,忙碌、充实、开心……

    ⑦闲不下的父亲,离不开的家园,那里,有他的老兄弟们,也有他童年的记忆,欢喜或是悲伤,好过城里冰冷的砖墙和无情的水泥地。

    ⑧岁月悠悠,如歌如诗!时而高亢动人,时而悲凉凄楚,时而温润绵长。愿你我的人生都能觅得一片属于自己的乐园。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2018年第4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中“沟壑纵横,如同老农额上深深的皱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地理形貌上写出了父亲的故乡的荒凉。

    B. 文章第二段写父亲在林场的经历,刻画了父亲勤劳能干、积极上进、对子女十分疼爱的普通工人的形象,十分典型鲜活。

    C. 父亲有一段时间酗酒,这是因为多年的劳累让他身心俱疲,他找不到好的排解方式,只能靠酒精缓解内心的压力。

    D. 文章第七段承接上文,点明父亲回到童年的那个山村的原因——那里有他的老兄弟们和童年的记忆,充满人情味。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⑤段“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唯有自己”这句话的含意。

    3.“父亲的家园”都包括哪些?为什么把这些称为“父亲的家园”?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法当代标准的“质”和“量”

    刘宗超

    书法当代标准的构建,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方面是对“书法”本身要有一个根本的判断标准,“量”的方面就是要建立起区分书法作品高下的标准。

    “质”的标准解决什么是“书法”什么不是“书法”的问题。书法之所以为书法,具有超越时代、超越地域的本质规定性,这个“质”的标准使书法的传统相沿不断。“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形式。它有三个根本因素:写的必须是具有实用因素的“汉字”,创作的行为必须是“写”而不是“画”,用的工具是毛笔。用这个标准衡量,当代的众多创变现象已经走出了“书法”的边界。他们对当代书法的价值只是提供了一种创变的思路或理念,作品本身不是书法。再以“质”的标准衡量传统“摹刻”形式(如碑帖、碑刻、木板写刻),因其目的在于保存、再现书法形象,它们本身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法作品了;古代的瓦当文、花鸟字、碑额上的装饰性字体,具有设计制作的特点,今天看来只是“文字艺术”而不是书法;篆刻是在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艺术样式,已经不是书法了。

    书法标准“量”的方面是说,并不是所有用毛笔书写的汉字作品都是“艺术”,只有在技巧、风格、境界上达到一定层次的作品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也就是说,有作为艺术的“书法”,也有不是艺术只是停留在“写字”层次的“书法”。只有在形式上排除那些“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的爱好者,书法的艺术性、严肃性才能得到保证。以这一观点衡量当今书法家,不知多少人将会被排除出书法界。

    书法“量”的标准具体体现在笔法、结字法、章法等形式的丰富性方面。笔法丰富性的程度决定着书法艺术性的高下,至于虚与实、擒与纵、动与静、刚与柔、枯与润、曲与直断与连、正与奇、巧与拙等对立因素的统一则是对笔法丰富性、节奏感的具体规定。在结字法上,有篆、隶、真、草、行五种书体的规定:在章法上,有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开合聚散、各随其体的布置方法。总之,传统书论所体现出的书法的这些标准都是“量”化的具体标准,作品体现以上因素越多,艺术形式便越丰富,艺术含量也就越高。

    书法“量”的标准有时代特色,有传统与当代之别,它应该包括传统部分和创新部分两个方面。书法创作要有新意和价值,就要在古代标准之上创造出与之不同的东西,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出新。那么,当代标准究竟“新”在何处?我认为就是作品形式要有“现代感”,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突破传统“字”的观念,以整体形式构成的观念改造传统的形式。传统书法写“字”的观念太重,形式感、作品感不足。而当代书法要想成为专门的艺术创作,就要体现出形式感、作品感,以创造独特形象、抒发真“我”感情为追求。

    (摘编自《美术观察》,有删改)

    1.下列各项从书法当代标准的“质”的方面衡量,属于书法的一项是

    A. 某人“中国梦”献礼作品

    B.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碑局部

    C. 某人参加社区文化活动作品

    D. 米蒂《蜀素帖》局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直接明确书法当代标准“质”与“量”的内涵。

    B. 文章从“什么是书法什么是书法艺术”两个方面论述书法当代标准。

    C. 文章结尾照应开头进行总括,重申书法当代标准,阐明了作者的主张。

    D. 文章谈论书法标准时紧扣当代书坛现象,高屋建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但并不是所有用毛笔写出的汉字都是书法艺术。

    B. 书法艺术讲究技巧、风格、境界,因此应排除“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的爱好者。

    C. 书法“量”的标准应包括传统和创新两方面,其“新”体现在作品形式要有“现代感”。

    D. 笔法丰富性的程度决定着书法艺术性的高下,因此笔法在书法的标准中最重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雄安新区地处华北腹地,与京津两大直辖市互为支撑。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雄安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和区位优势,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加紧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提供了一块新的重要“试验田”。众所周知,我国目前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面对来自国内外复杂形势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积极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尤为需要以开放促改革,抓紧补齐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正是立足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站在我国发展新起点上,把全面开放引向纵深的重要之举。

    雄安新区另一项神圣而特殊的使命,就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京津两地大踏步发展,汇聚了大量优质资源,与周边发展形成明显反差:两大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大大超出河北全省的经济总量。尤其是首都北京,不仅汇聚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必备的核心功能,同时也吸附了许多与首都核心功能不相匹配的过多的经济中心功能。比如,非科技创新型企业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型企业,以及高端制造业中缺乏比较优势的生产加工环节等,如不有序向外扩散,既给首都自身造成难以承受的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也使周边地区难以弥合与首都之间“断崖式”的发展差距。因此,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领,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可谓是加快培育形成新的重点区域增长极的紧迫需要。

    (摘编自《经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事实上,雄安新区的建立符合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之说”或许是外部世界观察雄安的一个角度:第一,前工业化阶段,区域内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极不发达,区域空间总体上都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第二,过渡阶段,区域空间由工业化的强大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结构日趋不平衡。第三,工业化阶段,每个经济中心都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外围地区,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第四,后工业化阶段,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的界线迳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雄安新区的建立,意味着向第三、第四阶段跨越。

    人们预期,雄安新区将借鉴国内外大城市建设的有益经验,用先进理念和一流水准,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国样本。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减法”,换来京津冀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优化的“加法”、雄安新区科技创新的“乘法”,进而开创中国城市创新发展新模式,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对雄安新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雄安新区相较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GDP、人口均不占优势。

    B. 雄安新区的面积相较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更大,可有效利用。

    C. 雄安新区相较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更具独特的地理和区位优势。

    D. 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将按照政府规划分阶段扩大发展范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开发区,是我国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做出的重要决定。

    B. 雄安新区的建立符合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之说”,雄安新区建立后我国就能实现区域空间一体化。

    C.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谈及雄安新区的未来,但重点不同,前者主要聚焦雄安新区的战略定位,后者重点设想了城市发展蓝图。

    D. 雄安新区的建立既解决了首都北京难以承受的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也缩小了周边地区与首都之间“断崖式”的发展差距。

    E. 雄安新区如果能借鉴国内外大城市的建设经验,就可以打造出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国样本,进而开创中国城市创新发展新模式。

    3.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雄安新区建立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槃案于路。吏问其故,威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永初二年,邓太后诏曰:“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尽心奉公,务在惠民,功业未遂,不幸早世,百姓追思,为之立祠。自非忠爱之至,孰能若斯者乎!今以涣子石为郎中,以劝劳勤。”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供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B.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C.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D.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对我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B. 豪右,西汉时期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文中指权势盛大的豪族大户。

    C. 和帝、永元,前者是谥号,后者是年号,都可做纪年之用,均含有对帝王的褒贬评价。

    D. 黄老道,“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老道”也称黄老之学,是古代一种思想流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涣晚而改节。他年少时喜欢行侠,崇尚武力,后来才改变志向,研究儒学,入世为官,曾任兖州刺史,侍御史和洛阳令等职。

    B. 王涣为官有方。做温县县令时,他想方设法消灭境内的坏人,使境内安定太平;做洛阳令时,他以身作则,为政宽严适度。

    C. 王涣深得民心。因善揭发隐秘的奸恶,京师之人都称赞他;他病逝后,百姓叹息感伤,相互凑集钱粮去为他举行祭奠。

    D. 王涣备享哀荣。王涣去世后,邓太后认为王涣为国为民辛勤操劳,任命他的儿子王石为郎中,并为他设立祠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2)吏问其故,威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注)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这首词大约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今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时所作。三年前,张孝祥在临安任中书舍人,后为汪澈所劾罢。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起首二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奠定了全词悲苦惆怅的基调。

    B. 首句中的“湖边春色”为后面写“东风”“过湖船”“杨柳”作铺垫。

    C. “又”字既有对时光流逝、历经坎坷的感慨,又有再来此地的欣喜。

    D. 三、四句运用拟人手法,创造了一个物我合一、通体和谐的艺术境界。

    E. 五句承上片由描述转入议论,表明了词人对世间黑暗、不平的鄙弃。

    2.本词的结尾两句意境旷远,余音绕梁,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_________,其化合物也大多属毒性物质。镉较其他重金属更容易被农田中的农作物吸收。②____________,镉就会和食物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积存在肝脏和肾脏,对其造成损伤。另外,③___________,它能在人体(特别是妇女)组织中积聚,潜伏期可长达10年至30年,且早期不易觉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