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5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4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24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其指导思想与凯恩斯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凯恩斯主义的内容之一就是通过通货膨胀刺激需求,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据当时美国的经济状况,罗斯福新政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推行失业救济,缓和社会矛盾

    B. 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C. 整顿银行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D. 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生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都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41 题
  1.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重视

    A. 宗法关系

    B. 道德规范

    C. 战争祭祀

    D. 儒家思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题文)下表为区域性合作组织的三种模式

    模式

    特点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下列选项中组织与模式对应正确的是

    A. 欧洲联盟﹣﹣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2亚太经合组织﹣﹣模式3

    B. 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1欧洲联盟﹣﹣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模式3

    C. 亚太经合组织﹣﹣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2欧洲联盟﹣﹣模式3

    D. 欧洲联盟﹣﹣模式1上海合作组织﹣﹣模式2亚太经合组织﹣﹣模式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机械特色不同

    B. 建筑材料不同

    C. 主要动力不同

    D. 交通工具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A. 自由流通的支票

    B. 中国最早的纸币

    C. 国家发行的债券

    D. 兑换货币的凭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题文)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B. 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C. 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 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明朝万历年间的《帝乡纪略》卷 5《风俗•女仪》中记载:“今男人不勤农业,而专以耕事责之妇人,妇人不习纺织,而专以体肤勤之田亩……”这表明当时在中国某些地区

    A. 男女双方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趋于解体

    C. 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已经出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题文)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题文)公元6世纪以前,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1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16世纪的西欧出现通货膨胀。这种现象

    A. 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B. 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C.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 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 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 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 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 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 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 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 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D. 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 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 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

    C. 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 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这一措施

    A. 加强了汉初的中央集权

    B. 确立了汉初思想大一统

    C. 加剧了中央与地方对立

    D. 体现了汉承秦制的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 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 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学者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

    A. 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 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 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行政体系

    D. “皇权下的民主”,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据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行省长官大都由蒙古贵族担任,而且受到监察官的严格监督,行省机构实行一署多员和“集体领导”。鉴于此,你认为行省制度的推行使得

    A. 地方权力受到中央制约

    B. 地方权力过大

    C. 中央与地方在权力上相互抵消

    D. 中央权力过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

    ②传统小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

    ③发明了将生铁熟铁混合锻打的灌钢法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国初沿五代之制。量使以总国计,应四方供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宋史》)文中的“……”应为

    A. 通判

    B. 中书门下

    C. 枢密院

    D. 三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主要说明

    A. 商品经济占据主导

    B. 重商主义观念盛行

    C. 重本抑末观念仍影响深远

    D. 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开启

    A. 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 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

    C. 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 D. 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表是中共中央为1962年制定的粮棉产量指标。其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建设中

    A. 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出现大跃进运动

    C. 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D. 实施“一五”计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题文)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①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②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28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 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B. 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C. 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D. 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 当时的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B. 农村经济还没有走出发展低谷

    C. 国民经济的调整措施成效显著

    D. 纠“左”工作尚未在农村启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以下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对下图和下图信息解读不确切的是

    A. 农民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与市场意识

    B. 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趋向理性

    C.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解放

    D. 农民的幸福观和价值取向与传统观念相比变化不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下图)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据此判断,当时的中国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通过下图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1971年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①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实行福利制度

    ②福利支出造成了某些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的扩大

    ③1971年意大利经济在四国中最发达

    ④各种社会保险是各国福利支出的主要表现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隶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这说明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苏俄为此采取的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 实施公共福利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在公民权这一问题上,雅典人和其他所有希腊人一样,认为他们自己是一个大家庭,只有同一血统的人才能成为公民。”这表明雅典在政治上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是

    A. 缺乏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

    B. 忽视了参政者的素质

    C. 成为压迫奴隶阶级的工具

    D. 存在着多数暴政倾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这一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 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强化城市政权便于镇压反革命

    C. 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D. 用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手段促进城乡人口的流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的牵引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有

    ①农民土地所有权的确立

    ②政府与企业关系的调整

    ③市场与计划调节方式并用

    ④分配方式转变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与以前相比,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特点)不包括

    A. 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B. 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

    C. 世界经济体系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D. 开始出现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对其“改变世界”的理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具说服力的是

    A. 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B. 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C. 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D.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根据这一认识,可能会对15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

    ①新航路开辟

    ②早期殖民扩张

    ③工业革命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A. 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 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 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的危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通俗俚语是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追求。“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农民阶级的通俗愿望 ,形成这种低层次需求的根本因素是(  )

    A.农民要求不高,容易满足

    B.封建统治残暴,农民不敢有太高的愿望

    C.自然经济的长期影响

    D.农业生产比较容易,没有太大风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它曾创造了我国改革史的多个“第一”。“炒鱿鱼”、打破“铁饭碗”就是其中的代表。“铁饭碗”形成于

    A.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B. “大跃进”运动发起时

    C. 建国初土地改革时

    D. 改革开放的初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我国隋唐时就已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建国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 )

    A. 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 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 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

    D. 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清末民初中外进出口贸易入超比率示意图》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的情况,变化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前后,政府倡导发展实业  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提倡国货  ③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④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材料三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四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ЗАЕМ”意为“财政贷款”)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清时期,运河沿岸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朱德润在《飞洪桥诗》中描述了运河两岸的景象:“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明清时期北上的漕船为运河两岸带来了大量原料,丰富的原料促成了加工业的繁荣。烧造业、酿造业、皮革加工业、丝织业等也在发达的市场网络中兴盛发展,并随着运河地位的下降而趋于萧条。

    材料二:运河的贯通,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兴的文化带。明清两代山东出了10名状元,其中有6名出自该文化带。运河沿岸的济宁,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根据地,明以前民间信仰较为单一和正统。晚明以后,金龙四大王崇拜、天妃信仰、关帝崇拜等开始传开。同时,运河的贯通也使人们逐渐由“尚俭索朴”、“循规蹈矩”向“靡然向奢”、“违礼越制”转变。

    ——《明清山东运河区城市社会变迁》

    材料三: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世情小说”《金瓶梅》,描写了北宋运河沿岸的市井风情:潘金莲下棋赢了五钱银子,用三钱买酒、两钱买了一个猪头、四只蹄子……吴月娘出了三钱银子请大家吃螃蟹……卖炊饼的武大,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

    (1)据材料1,概括该时期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的状况。

    (2)据材料2,运河的开通对当地产生了哪些影响?

    (3)有学者依据上述材料,认为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的观点。你认为应该如何利用文学作品研究历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