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共建“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   程国强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这一倡议,深刻反映了对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发扬,体现了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立意高远,意义重大。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中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它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需要。“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一体化的新形势新要求,构建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架构,中国将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促进全释放内陆开放潜力,提升内陆经济开放水平,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提供新动力。“一带一路”建设将欧亚大陆的两端紧密地联接起来,促进形成一体化的欧亚大市场,并辐射非洲等区域。从历史上看,“丝绸之路”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通道。而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使各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优势互补,将大幅提升世界贸易体系的活力,实现互利共赢。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新常态下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寻找新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意义;对于世界,它将对沿线国家产生广阔辐射效应,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促进亚欧非区域发展和人类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一带一路”域内有60多个国家,约4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63%。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和优先合作领域,契合亚欧大陆尤其是亚洲的实际需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仅能够带动区域内各国的经济。更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这是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也是为人类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共建“一带一路”的途径是以目标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灵活,富有弹性,是多元开放的。因此,“一带一路”不针对第三方,不搞零和博弈,不搞利益攫取和殖民扩张。共建“一带一路”,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具体实践,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选自2015年3月3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共建“一带一路”,是对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立意高远,意义重大。

    B.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构建我国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C.共建“一带一路”,将促进亚洲欧洲非洲的区域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D.共建“一带一路”,将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经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造福世界人民。

    2.下列有关“一带一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倡议。

    B.“一带一路”建设的范围,涵盖了60多个国家,约44亿人口。它连接了欧亚大陆两端,并能辐射非洲等区域。

    C.“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交通基础设施,优先合作领域是亚洲。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的责任义务。

    D.“一带一路”建设的途径,是以目标协调、政策沟通为主,是富有弹性的,是多元开放的、合作的。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进程需要实现各国的优势互补,“一带一路”将会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通道。

    B.我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的新形势、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一带一路”建设。

    C.“一带一路”的共建,是增进区域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将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D.“一带一路”建设不针对第三方,不搞零和博弈,它是开放包容的,彰显着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1959年,我被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深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进门就发出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子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父亲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是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为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醒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家刘心武主要通过回忆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种种关心和照顾,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浓浓的舐犊深情。

    B.文中的母亲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有独到之处,她不是把孩子紧紧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而是将孩子“放飞”,只有敢于“放飞”,孩子将来才会真正有出息。

    C.对于母亲给予的爱,作者并不是当时就理解的,而是在经历过种种的人生体验之后,才能领悟到这种高层次的母爱。

    D.作者写自己被母亲“放飞”后的种种痛苦感受,描绘了自己心灵成长的艰辛,目的是告诉我们,真正的母爱,就是能为子女作长远打算的爱。

    E.本文文字朴实无华,虽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歌颂母亲,却能使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母子之间那种浓郁的深情。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文章的结尾一段“母亲将我放飞以后……”其中“放飞”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文中共写了几次“放飞”,请作简明概括。

    3.按要求回答问题。

    作者认为母亲“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请结合全文,谈谈母亲给予了“我”哪些人生启示。

    4.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母亲注重孩子的饮食,对衣着和家中摆设却毫不讲究,却给孩子订“几十种报刊”,你能从中悟出母亲的“育子”之道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鸿门宴(节选)

    司马迁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留侯张良       善:友好

    B.项伯乃夜之沛公军   驰:投奔

    C.毋诸侯内:       通“纳”,接纳

    D.君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

    2.下面加横线词的解释,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臣壮也,犹不如人

    B.臣韩王送沛公            父母宗族,皆戮没

    C.孰君少长               失其所,不知

    D.所以遣将守关者……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倶

    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善留侯张良”,中的“侯”是第三等爵位。

    B.“沛公奉卮酒为寿’中的 “卮”,是象形字,是“酒器”的意思。

    C.“ 秋毫无犯”这一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D.“婚姻”、“非常”这两个词在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同。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不问生产,遂大困,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①。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②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③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

    【注】①贾:经商。②脱:偶尔。③是肆:店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余言周维城事甚   具:详尽。

    B.死富阳           寻:不久

    C.丰资之。          既:就

    D.市巷中不乏士哉      固:本来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高尚品德的一组是

    ①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②十余岁,父既卒,学贾。

    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            ④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

    ⑤已而或检其装                 ⑥丰于乡里能行其德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⑥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②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曲①

    张仲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此诗写闺中妇人有时远方的丈夫的情形。

    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翻译一、二两句,并说明这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秋夜?

    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诗中有何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出下面名品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望和俯瞰之景的句子是             

    ②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     

    ③在《再别康桥》一诗中,采用拟人手法,写出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为下面这段新闻拟一个能概括其核心内容的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含标点符号)。

    北京时间2004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雅典奥林匹克运动场,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时刻,刘翔在奥运会男子110米跨栏决赛中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了奥运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男子田径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环境污染历来被看作“全球问题”,这不但因为 ,一个国家遭遇的污染非常容易进入另一个国家;而且因为各国的环境缺陷往往形成复合结构,带来综合性环境效应。由此来看当前国内的灰霾天气,就不能将 ,要么单纯归于国内的产业或生活方式,要么单纯归于国家层面的缺乏规划和监管不力。面对灰霾持续不退和PM2.5数值居高不下的现状,现在迫切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个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魔鬼对伊甸园里那株最美丽的玫瑰讲:“玫瑰,你美丽又幸福,但是,你毫无用处。你看看为生灵提供食物的大树,玫瑰啊,只有美丽是不够的……”

    于是花中的公主玫瑰很想让自己变得有用。她去请求上帝:“你能把我变得有用吗?”

    上帝回答道:“如你所愿,我的孩子。”

    就这样,世界上有了第一棵卷心菜。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根据阅读材料所体会到的意思或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