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填空题 4 题,科普阅读题 1 题,流程题 2 题,实验题 4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

    A.O2 B.2O C.2O2 D.2O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 O2 B. CO2 C. N2 D. Ne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 干冰—CO2 B. 消石灰—Ca(OH)2

    C. 纯碱一NaOH D. 小苏打一NaHC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 核外电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D. 质子数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铜 B.镁 C.铁 D.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酒 D.甲骨刻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的是

    A.烧碱 B.浓盐酸 C.浓硫酸 D.食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柠檬汁

    酸奶

    纯水

    鸡蛋清

    漂白液

    pH

    2~3

    5~6

    7

    7~8

    13~14

    上述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 B.酸奶 C.鸡蛋清 D.漂白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 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 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D. 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 5﹕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关于耐高温新型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氮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0g

    B.氮化硅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C.氮化硅中硅与氮的质量比为3:4

    D.氮化硅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在日常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专家提示75%的酒精、84消毒液等可以使病毒灭活。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

    (1)100g75%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为_____g。

    (2)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ClO2属于_____(填序号)。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钙元素对人类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1)儿童缺钙可能会导致______(填“贫血症”或“佝偻病”)。

    (2)碳酸钙用作补钙剂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下图所示,甲图为密闭容器中燃着的蜡烛,乙图为用氧气传感器测出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图,丙图为进入地窖时的烛火试验。

    (1)进入地窖或深井前,如图丙所示的烛火试验,若蜡烛熄灭,说明地窖或深井中氧气含量低于____。

    (2)从氧气性质的角度,分析进入地窖或深井前需要做烛火试验的原因是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实验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80℃

    20℃

    溶剂种类

    酒精

    溶剂质量

    20g

    20g

    10g

    10g

    10g

    10g

    固体种类

    A

    A

    A

    B

    A

    B

    加入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10g

    溶解固体质量

    6.2g

    0g

    3.6g

    10g

    3.6g

    (1)第一组的实验目的是_____;该组中所得到的溶液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第二组中“①”的数值为____g。

    (3)能得出结论“20℃时固体A的溶解性小于固体B的溶解性”的是____(填“第一组”、“第二组”或“第三组”)。

    (4)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填序号)

    A 温度  B 加入溶剂种类  C 加入溶剂质量  D 加入固体种类  E 加入固体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普阅读题 共 1 题
  1. (科普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控农作物病虫害。但某些地区确实出现过农药残留超标事件,让一些人“谈药色变”。怎样科学地减少果蔬中的农药残留呢?

    有些农药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会加快。例如,通过在沸水中焯或使用蒸、炒等烹饪手段可以去除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

    部分农药在空气中能够缓慢地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所以对一些易于保存的农产品,如胡萝卜、南瓜、土豆等,可以在室外存放一定时间来减少农药残留量。有科研人员监测了番茄中三唑酮(C14H16ClN3O2)在温室大棚内和室外的分解情况,如图(1).

    去皮可以有效减少果蔬中的农药残留。但部分果蔬不容易去皮,如生莱、草莓、樱桃等,因此清洗成为了消费者去除农药残留的重要方式。由于大多数农药难溶于水,可利用洗莱机或加入洗涤盐等方式提高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有人比较了利用不同方法去除黄瓜中嘧菌酯农药残留的效釆,如图2所示。

    可见,减少农药残留的关键是认识物质的性质。可基于农药的不同性质,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去除。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沸水中焯蔬菜可以去除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这是利用了氨基甲酸酯类物质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三唑酮(C14H16ClN3O2)由_____种元素组成。

    (3)依据图1,影响番茄中三唑酮残留量的因素有_____。

    (4)为了最大量地去除黄瓜中的嘧菌酯,在清洗黄瓜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

    (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为了防止农药在农产品中残留,必须全面禁止使用农药

    B 采摘瓜果后,建议清洗干净再食用

    C 削去果皮,也能减少农药残留

    D 利用农药的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残留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2 题
  1. 工业上利用下列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可以制取氢气。

    (1)“膜反应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

    (2)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工业废料含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氧化铁,经过处理后可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Fe+Fe2(SO4)3=3FeSO4

    (1)进行过滤操作的是过程______(填“Ⅰ”“Ⅱ”“Ⅲ”)。

    (2)过程Ⅲ加入适量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依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发生装置选择____。

    (2)氧气可选用E进行收集,其原因是___。

    (3)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___。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热立即收集

    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 结束时停止加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是与氧气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a、b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是___。

    (2)乙中证明铁发生反应的主要依据是___。

    (3)丙中能观察到烧杯里的水进入瓶中的原因是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同学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b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没有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得到红色溶液的是_______。

    (3)能证明E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