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情景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其他题 1 题,诗歌鉴赏 1 题,语言应用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A. 绿叶红花映山前   B. 风摇竹影到幽斋

    C. 梦随春风到天明   D. 风吹萤火到满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漫溯    杯杓(sháo)     长篙(gāo)     廖(liáo)廓江天

    B. 散佚    参乘 (shèng)   刀俎(zǔ)     殒(yǚn)身不恤

    C. 遏制    桀骜(ào)      箕(qí)踞       长歌当(dàng)哭

    D. 濡缕    骨髓(suǐ)     炽(chì)热     叱咤(zhà)风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吾得兄事之”中“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人居远未来   B. 常以身翼蔽沛公   C. 群臣怪之   D. 邻之厚,君之薄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项中,与 “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是

    A. 不然,籍何以至此?   B. 具告以事

    C. 夫晋,何厌之有?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20万秦军降卒一夜之间被项羽的军队坑杀殆尽。关中父老闻之,切齿拊心,泪如雨下。

    ②学校即将举行学生会主席改选,段芝泉成绩优秀,人缘也好,广有羽翼,所以,这次学生会主席的位置非他莫属。

    ③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气馁;也不应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④王力、关锋、戚本禹的诈伪终于图穷匕见,遭到了周总理的批评和毛主席的抛弃。

    ⑤五坡岭兵败被俘后,文天祥被押至崖山劝降,面对祖国破碎飘零的江山,面对兵困南洋一隅的绝境,信国公慷慨陈词,长歌当哭的《过零丁洋》,表现了舍生取义之崇高,然而也成了大宋最后的绝唱。

    ⑥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A. ①③⑤   B. ③⑤⑥   C. ②③⑥   D. ①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近日刚刚建成的西虹市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B. 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

    C. 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D. 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物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记念刘和珍君》,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1.作者用“煤的形成”来比喻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这个比喻主要表明

    A. 人类历史的前进步履艰难的

    B. 人类进步是很缓慢的,其前进不一定经过流血斗争

    C. 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流血斗争有无数次,但历史前进还是缓慢的

    D. 人类要前进非靠流血斗争不可

    2.这段话表达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A. 反对徒手请愿   B. 反对请愿

    C. “3·18”徒手请愿没有什么价值   D. 不赞成用请愿的方式向反动派斗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炫目秋景话乡愁

    刘醒龙

    晓得大悟是小时候所读的书籍中,有太多关于河口与宣化店的描写。河口是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撤离鄂豫皖的最后一战。那一战红四方面军倾尽全力,没有战败,也没有打赢,只能在万般无奈中“再见”大别山。宣化店的情况也是如此,新四军五师全部主力集结于此,面对十几倍敌对兵力,新四军五师的十万官兵,以自我牺牲的姿态,坚守到最后一分钟,才突围去向四方,成就了近代史上,不以胜利为目标的胜利。那时候这地方被称为礼山,直到以胜利为目标的胜利在全中国实现后,这一县域才以铁血铸就的大悟山作了名字。

    金岭,是大悟的一个小小村落,被人知晓的首先是那片土地上茫茫田野开着真如铺了黄金的向日葵花,以及那些不亚于任何一处久负盛名秋景的红叶。不知何时开始的,各种各样的自媒体上,标明大悟,说着金岭的炫目秋景。让南来北往的高铁,在一处叫孝感北的小站停了下来。与小站相比略显夸张的一群群人,大多行装简约,兴高采烈。

    秋风一路所向,无一不是秋天的意志。那所有的银杏树上的所有黄叶子,或许是大悟山中,金岭之上,天太洁净,地太清淡,一切分明是在秋风中,偏偏透着一种含有某种深意的娇羞,没过多久,真的踏上金岭土地,就明白这种娇羞也算是人的一种原始情怀。

    山中的小小村落,注定会被大山掩藏。金岭的不同之处是藏得太深了,就连红军医院和新四军医院都能安然无恙地设在这里,在腥风血雨中是一种得幸天赐的安宁。一旦普天之下都安宁了,这些只供躲藏的缝隙,就成了连美景也无法输出的屏障。

    银杏的娇羞还有一番难以出口的言说,金岭银杏再动人,面对如此小小村落竟有四十四户,四十四位孤寡衰弱老无所依的特级贫困者,能够示人的表情只剩下无地自容。

    什么叫乡愁?乡愁是藏在心中最美的美,落在命运中最苦的苦,总是欲说还休,欲言又止;分明说不完,道不尽,却又是除非醉到昏天黑地,一个字也不想透露,就像叫着金岭,想着金岭,于心里偏偏苦不堪言。

    枫檀秋色,是天下最奇幻的。与银杏那江河湖海一样的波澜壮阔不同,一枫一檀各自成趣,一样的阳光照耀,不一样的色彩斑斓;一样的秋风吹过,却没有一样的摇曳风姿,如此光怪陆离,就该有对策应运而生,哪一样颜色是命定,哪一种光彩是未来,需要精准认识,精准扶持,金岭成为精准扶持对象才几个月,情形就发生根本变化,农业示范板块、旅游乡村公路、古民居改造、河道整治、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和农家乐旅游项目,在十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如枫檀一样展现出多姿多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说的是求知。几位从省直机关下来驻村的干部,硬是在金岭的山上山下,田头地边,在这几个月里,人人行走了五百多公里,这样的行走,需要一腔热血与不掺一点杂念的拳拳深情。

    金岭还有一种动人的植物名叫乌桕,秋风来时,这些参天的高大乔木,一树树的像玫瑰,像牡丹,像金箔,眼皮一眨,这样的乌桕就会变成那样的乌桕。稍等些时日,霜更浓时,各色树叶一一落尽了,所有乌桕便会不约而同地变得雪白,那是它们的果实!

    银杏黄了,枫檀该黄的黄了,该红的红了。这时节,乌桕本该是这万般灿烂中的一部分。走在金岭正在修筑的大路和依旧保持原貌的小路上,偶尔有乌桕心不甘情不愿地透出初红,更多的乌桕仍旧继续着春天与夏天的青枝绿叶。相同的天气,相同的季节,相同的雨露,相同的风霜,乌桕们为何要与银杏们与枫檀们另做一番模样呢?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年轻时,跟着新四军五师爬过千里大别山的每一条山沟与山头,老人年过九旬时,还带着满身的枪伤与弹痕,为这些山沟与山头的富饶奔走。乌桕不肯黄,不肯红,不肯玫塊,不肯牡丹,不肯金箔,就在于乌桕比银杏和枫檀更懂得春天与夏天,懂得春天长一些,夏天长一些,多一些耕种时光,接下来的秋天才有实实在在的美妙。

    在金岭,见过几位在家门口做着简单事情的老人,那些沧桑纵横的脸上,挂着一些由衷的微笑,既望着一群群初来金岭的陌生人,又望着熟悉的村子一天变一个样子。这道风景在我心里比银杏、枫檀和乌桕更美!起云的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今年秋天长江北岸的第一场雨眼看着就来了.雨落久了盼晴,天晴久了盼雨,大悟金岭盼的是将世世代代的青山变为真正的金岭。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从革命战争年代河口与宣化店的两场战斗写起,意在突出大悟是一个革命老区,为后文写金岭作了必要交代。

    B. 文章所写的“乡愁”不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而是指对尚处在贫苦之中的乡村的忧虑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情怀。

    C. 文章最后一段写到几位挂着笑容、在家门口做着简单事情的老人,表现了金岭老一代人甘于贫穷的淡定心境。

    D. 作者语言功底深厚,文章语言既给人简练朴实的感觉,又不乏文采,尤其是拟人、 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运用自如。

    2.作者写银杏树“偏偏透着一种含有某种深意的娇羞”,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句中“娇羞”含义的理解。

    3.本文题目为“炫目秋景话乡愁”,文中主要选取了三个典型的秋景进行描写。与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类似,本文的三处景物描写与写人记事、抒情亦结合紧密,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球孔子学院分布情况

    亚洲

    33国

    118所

    非洲

    39国

    54所

    欧洲

    41国

    173所

    美洲

    21国

    161所

    大洋洲

    4国

    19所

    (摘自2017年4月人民论坛网)

    材料二:

    2017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强调,要深化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金融、产能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共建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对于民航业来说,落实‘一带一路’建设任务,关键是要加快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多维空中走廊。”东航集团董事长刘绍勇说。

    此外,“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也百花齐放。2014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始实施“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打开了中外电影合作新局面。三部中印合作电影项目《功夫瑜伽》《大闹天竺》及《大唐玄奘》最终在中国、印度还有其他丝路沿线国家悉数上映。此外,还有中捷、中俄、中英、中泰、中越等合拍的大量影视片陆续上映。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拍摄团队远赴欧洲、东南亚、非洲实地取景拍摄。这些都折射出中国电影日益开放的姿态、多元包容的取向。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市场中的进口片,不再是美国好莱坞一家独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日益增强,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都有电影进入中国市场。

    (摘编自2017年6月《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通道,也是文明互鉴之路。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语言贯通中外思想,超越文化藩篱,推动文明创新。由此,孔子学院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

    因为需要,所以繁荣。走出国门的孔子学院,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一年大约有50所学院诞生。孔子学院以文化的姿态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显现正面的中国形象。美国圣玛丽中学孔子课堂负责人弗兰克·菲利普斯8年前参加该国孔子学院的会议,会上一句“让我听懂你的声音”启发了他。孔子课堂的使命,就是传递和平的信息,面对质疑的声音,找到听众,让听众了解我们在做什么。

    文化的交流、观念的碰撞、思想的升华,孔子学院并非简单地教授与传播,它的一些活动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利比里亚大学副校长沃特·韦尔什说,孔子学院对大学而言意味着多样性。爱丁堡大学校长提摩斯·奥谢赞赏孔子学院的建院模式,由外方先提出申请,双方在充分协商基础上签署合作协议。这种模式造就了平等、友好、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校长、孔子学院美国中心主任纳普说:“在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学院可以成为教育文化交流的典范。”

    (摘编自杨桂青等《孔子学院给世界带来了什么》,2017年12月9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四:

    创建孔子学院是一项大规模行动,它无疑是本千年之初最重要的地缘文化之举。有人将其比作是“语言上的人类登月工程”。该工程创建于2004年,被描述为“中国公权强力参与的文化攻势最亮的名片”。孔子学院主要传播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培育汉语教育。按照中国领导人的说法,其既定目标是弥补该国遭受的国际文化赤字。从现在到2020年,该学院将拥有1000个分校,分布在全球各大陆,它将成为一支庞大的无敌舰队,征服人类的精神和心灵。该工程肩负的使命是让中国以外的1亿人学习汉语,确保中国语言的国际扩展,让普通话成为另一种国际语言。《中国日报》2007年3月发表了一篇题为“让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文章,汉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和屏幕上的第二大语言,但不久的将来,汉语将位居第一。

    (摘自让·路易·鲁瓦著、袁粮钢译《全球文化大变局》)

    1.下列对“一带一路”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民航业来说,加快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多维空中走廊是落实“一带一路”建设任务的关键。

    B. “一带一路”既是金融交流、贸易合作的良好通道,同时也对消融中外思想、文化隔阂以及文明创新起到促进作用。

    C. “空中丝绸之路”的构建和“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的实施,是“一带一路”倡议跨国度跨文化跨领域思维的体现。

    D.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电影行业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沿线国家大量优秀的进口影片进入中国电影市场陆续上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欧洲、美洲、亚洲的孔子学院数量明显高于非洲、大洋洲,说明孔子学院的设立与所在国的经济实力成正相关。

    B. 孔子学院在促进世界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是在说明我们应该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C. 到2020年,随着让中国以外的1亿人学习汉语,汉语有可能将会超越英语,成为国际社会第一通用语言。

    D. 孔子学院,主要以语言文化为载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也为孔子学院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关于创办孔子学院的目的,材料三和材料四在表达观点时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里,毛泽东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两句是:____。_____。

    (2)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

    (3)《记念刘和珍君》里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王大说,封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战一士,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然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选自《战国策·秦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B.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C.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D.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B. 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的《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为“春秋三传”之首。

    C. “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D.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秦只身赴秦,企图说服秦惠王采用连横策略并吞诸侯,但秦惠王认为诸侯很强大,时机不成熟,拒绝了苏秦的建议。

    B. 游说秦王落空,苏秦落魄回家发愤苦读,精研太公兵法;一年后说服赵王采用“合纵”之术,然后奔波各国,建立军事联盟,最终名利双收。

    C. 文中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手法写出苏秦得势前后的不同遭遇,刻画细致传神,对比鲜明,展现了战国时代崇尚功利、淡薄亲情的炎凉世态。

    D. 苏秦或说秦王“并诸侯”,或说赵王“抑强秦”,其外交政策相反但实质上目的相同,即获取个人的尊位与富贵。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2)廷说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来到故人的崇德里新居,看到街西美丽的风景,禁不住喜笑颜开。“开颜”二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 颈联两句写院外之景:清光门外,有一溪渠水流过,从墙头望出去,可以看到远山的点点秋色。

    C. 诗的尾联有赞美恭维之意,体现了作者的羡慕向往之情,同时兼有志趣相同之感。

    D. 整首诗叙事明白流畅,用词朴素自然,语言清新隽秀,景色秀丽幽静,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

    2.请结合《沁园春·长沙》的艺术手法,试从描写手法和抒情方式两个方面简要赏析本诗的颔联、颈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你最喜欢《论语》中的哪一则?请至少用一种修辞,表达出它对我们为人处世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幸福是一个万花筒,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幸福观。幸福其实很简单:身边的一缕清风,窗外的一弯明月,朋友的一声问候,家人的平安幸福等。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它不在远方,就在你身边。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以“身边的幸福”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