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1 题,null 1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1 题
  1. 1875年1月30日,法国国民会议以一票的的多数通过了大学教师瓦隆提出的政权组织法,间接承认法国为共和国,而当时738名代表中仅有200人赞成民主制。反映了

    A. 共和政体的确立艰难曲折

    B. 民主政治是发展潮流

    C. 保皇派在斗争中彻底失败

    D. 法国政体极不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西周宗法制规定了分封制的一些继承和传承方式,在所有的等级之中宗法制以嫡长子的利益为主要利益。据此可知,在宗法分封制下

    A. 诸子权争祸乱四起

    B. 君主权能相脱节

    C. 礼乐征伐自长子出

    D. 立子以长不以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史记》通常将类似的人物放在同一个列传中,如《仲尼弟子列传》《白起王翦列传》等;在《老子韩非列传》中,司马迁则将道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同列。这一做法旨在

    A. 强调思想流派的嬗变传承

    B. 突出编撰体例的完整性

    C. 彰显道法两家的学术地位

    D. 强调史学著作的多元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中指出:“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心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应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据此表明新文化运动

    A.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刻而全面

    B. 主张改造传统文化

    C. 有遵循进化理论全盘西化的倾向

    D. 力图挽救民族危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

    A. 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

    B. 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

    C. 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

    D. 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苏联朱可夫元帅在其回忆录中说,“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又无可争辩的事实。”朱可夫元帅认为中国抗战

    A. 化解了苏联东方作战压力

    B.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 牵制了日军的主要兵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宋朝“交子”单面套色印刷,长方形,四周有花纹,中间是一段红头文件或一幅历史故事,面值一般印在中上部位,最后是花押,花押的位置有的印在纸币的四角,有的印在纸币的中心。这说明宋代(   )

    A. 纸币有显著的“防伪”功能   B. 活字印刷术得到迅速普及

    C.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D. 政府大力推广使用“交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清政府在1893年正式承认海外华人归国的自由权利,之后十年又陆续出台措施给予华侨投资以国民待遇,对华侨富商授予一定官职功名。这些举措

    A. 意在分化民主革命力量

    B. 有利于近代工商业发展

    C. 适应了近代化外交要求

    D. 加强了清王朝统治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为罗马法所涵盖的法律内容。这说明,罗马法

    A. 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B. 比较注重法律程序

    C. 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 法律体系比较完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马丁·路德宣称.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种主张在当时的主要进步意义在于

    A. 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 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救赎的自主权

    C. 打击了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

    D. 使个人获得了与教皇同等的宗教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的世界流通示意图(箭头表示流动方向),从中获取的最准确信息是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相对较为稳定

    B. 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霸权主义

    C. 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中心单一化

    D. 美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受益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土改要分配土地,但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新中国的农村土地改革和社会改革

    A. 建立起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B. 实行了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

    C. 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D. 打破了农村宗族式社会管理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就中国来讲,汉唐宋元这几个领先世界的朝代都是国际贸易逆差,通货纯流出。只是到了明代和清前中期,出现了历史性的反转:中国在国际上变得“只卖不买”,至少是“多卖少买”。我们卖出自己的产品,而且往往卖得很廉价,价格很有“竞争力”,却不买或很少买外国货,只愿收银子。于是出现巨额的顺差,外边的白银大量涌进中国,最初是日本银,后来更是海量的拉美银,形成了所谓的“白银时代”。……与汉唐宋元那时“富国(相对于交往对象而言)的逆差”形成对照,所谓明清时期的“白银时代”其实是“穷国的顺差”。

    ——摘编自秦晖《古商路上的逆差贸易》

    材料二  1978年,中国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为97.5亿美元,进口额为108.9亿美元,占世界同期货物贸易的比重不足1%,排名世界第32位。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21万亿美元,进口额为1.95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为2597.5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明显上升。……根据2012年的外资企业联合年检,占中国企业总数量3%左右的外资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到全国工业产值的25%,创造的税收占到全国税收的20%。另一方面,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的领域涵盖了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承包工程、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医疗卫生和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大项目不断增加,技术含量日益提高,以高铁、通信网络、应用软件等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为主的高科技企业在全球布局。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顺差的新特点及其成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其基本精神是彻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权益。《婚姻法》在推行之初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和阻力。有的群众对《婚姻法》持怀疑和抗拒的态度,认为《婚姻法》就是“离婚法”或“妇女法”,婚姻自由是败坏风俗;有的干部担心《婚姻法》会导致社会混乱,贯彻《婚姻法》时放不开手脚;婚姻登记在某些地区流于形式,在党和政府开展了宣传与贯彻《婚姻法》运动后,新民主主义的新型婚姻制度终于逐渐建立。包办买卖的封建婚姻制度被废除,自主婚日趋增多,蓄婢、纳妾、童养媳等落后的婚姻习俗几近绝迹,青年男女不再以对方的“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是以“能劳动、爱学习和思想进步”为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婚姻纠纷和婚姻案件逐渐减少,民主和睦、团结生产的新家庭逐渐增多。妇女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和经济生产,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摘编自马翼《新中国成立初期贯彻婚姻法运动述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0年《婚姻法》在推行之初遇到困难和阻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的《婚姻法》推行的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孟德斯鸠认为每一种形式的政府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每一种政体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的必然选择,正如他对法律的论述:“为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人民的;每个国家的法律竞能适合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什么法律是直接从政体的性质产生出来的,这种法律便是最初的基本法律。”他认为:“政体的性质是构成政体的东西;而政体的原则(法律)是使政体行动的东西。一个是政体本身的构造,一个是使政体运动的人类感情。”并提出“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倾向于滥用权力,而且不用到极致决不罢休……从事物的性质来说,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限制权力”。

    ——摘编自钱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政体思想评析》

    解读材料,并结合世界政治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政体与法律”拟一论题,并就所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材料  贾思勰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他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贾思勰的影响巨大。成年后走上仕途,历任高阳郡(今山东淄博)太守等官职,遍访山东、河北、河南等地,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农请教,得了大量农业生产知识。中年后回到故乡,经营农牧业活动.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533—554年,经过长期的分析、整理和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齐民要术》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农业范畴。该书主要内容有:土壤耕作和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园艺和植树技术。包括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动物饲养技术和畜牧兽医;农副产品加工和烹饪技术。书中引用了100多种古代农书和杂著的内容,使《汜胜之书》《四民月令》及《陶朱公养鱼经》等一些佚失著作的部分内容得以保存下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摘编自李群《贾思勰<齐民要术>》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贾思勰能够编写出《齐民要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学巨著《齐民要术》的历史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