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6 题,语言应用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侠,是一种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笑做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则更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了。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良永远打败邪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光明日报》2018年1月1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韩非子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侠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

    B. 在司马迁看来,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舍己救困、不矜其能等。

    C.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

    D. 侠存在于武侯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而真正的“豪侠”并不聚集于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自然地引出了有关“侠”这一论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

    B. 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多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分明、逐层深入的印象。

    C. 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与“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进行对比论证,揭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

    D. 文章在选择事例进行论证时并不局限于中国武侠小说,还选取了不少人们熟悉的中外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形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它们有一定共同之处。

    B. 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有很大区别。

    C. 作者认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提出的对侠的评价,赞同韩非子的“侠以武犯禁”观点。

    D.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善良永远打败邪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刁爷

    许福元

    刁爷其实不姓刁,只是以其舌头“刁”而出名,他的舌头是如何“刁”的呢?

    李乡长家娶儿媳妇,请来了鼎鼎大名的王师傅,号称厨子王,领衔做莱。又请来刁爷,担任厨师水平的评委主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厨子王心里直打小鼓,小声问知客:“刁爷有何反应?”知客向厨子王附耳说道:“每道菜,刁爷都尝了,不过还没吱声。”

    厨子王还是有点儿不放心,对知客说:“烦你问问刁爷,是不是可以上汤了?”

    知客来到刁爷面前说:“刁爷,能上汤了吗?”

    刁爷只吐出两个字:“上吧。”

    厨子王闻听大喜,忙让“油盘”上汤。

    知客手中高举着东家赏的红包,边走边喊:“东家赏厨子汤钱,一千块!”

    厨子王手拿红包,来到刁爷的酒桌前致谢:“谢谢,谢谢。”又言辞恳切地对刁爷一桌人说:“刁爷,您务必再点几个菜,我再给您上四个飞碟。”

    刁爷见厨子王诚心实意,便点了平平常常的四个菜:拍黄瓜、炒绿豆芽、香椿摊黄菜、熟扒五花离骨肉。

    一盘拍黄瓜端上来,积青叠翠。厨子王忙请刁爷:“您老尝尝。”

    刁爷只拿眼睛一瞄,说:“拍黄瓜讲究放葱、姜、蒜,你放对了吗?”

    “放了放了,都放了,您看——”厨子王忙指着那盘拍黄瓜。

    刁爷这时沉下脸:“我说的是葱、姜、蒜的形和量,葱要葱花,姜要姜丝,蒜要蒜泥。至于量呢,葱是四成,姜是一成,蒜是五成。你看看你这盘,成何比例?”

    厨子王的脸一下子像红布一样,赶紧指着那盘炒绿豆芽:“您老尝尝这盘。”

    刁爷这时一笑,一摆手,说:“我不用尝。这个炒绿豆芽,是先放的醋,对不?先放的醋,就先闻到‘醋味,如果后放的醋,只有吃到嘴里才有醋味。再说,炒锅你用的是薄铁锅,应该用厚铁锅。用厚铁锅炒,小灶子火上再泼一勺子油,叫爆炒,这样炒出的绿豆芽没有生豆浆味,还站得住条。”说毕,刁爷又找补一句:“你看,这盘绿豆芽倒针了吧,一吃,准熟腾味儿,不会是脆生生的。”

    刁爷的一番话,把大伙儿都说愣了。厨子王也服了,忙说:“您再尝尝这盘香椿摊鸡蛋:”

    “你呀你呀!”刁爷马上给厨子王纠正,“这是外行话,那叫摊黄菜!”刁爷手一指,“你用的不是香椿,是菜椿,这要是香椿,打鼻儿香,一丈以外就能闻出来。”

    最后,刁爷点评那盘熟扒五花离骨肉:“这盘五花肉,是用刀从骨头上剔下来的。这道菜的规矩是用木槌。一点儿一点儿砸下来。”

    这回,厨子王真是彻底地心服口服,心里那点儿傲气,一下子荡然无存,才知道自己学的那点儿手艺,不过九牛一毛。试想,刁爷还没用到舌头,已经是入木三分,要是他把那二十四道菜一一点评,自己脸面更要丢尽。人啊,真别小看了他人,世上有高人呀有高人!想到此,厨子王忙从兜里掏出那一千元红包,交到知客手上:“这场酒席,我们确实没有做好,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刁爷却从知客手中拿过红包,转手按在厨子王手里:“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们辛辛苦苦,烟熏火燎,这是东家一点儿心意。你们的大路菜,做得不错。我只是挑你们飞碟的毛病,也不一定都对。”

    厨子王知道刁爷在替他们打圆场,便动情地说:“您看,原来我等只是久闻您的大名,今天算有幸当面领教了。我们虽非亲友。但您是老前辈,请受晚生一拜。”

    刁爷忙托住了厨子王的手臂:“千万别这样,别这样,咱人不亲,刀把还亲呢!你我都是厨子,同行不能成冤家,要互相抬着走。”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刁爷其实不姓刁,只是以其舌头‘刁’而出名,他的舌头是如何‘刁’的呢”,为叙事设定切入点,还具有设置悬念的作用。

    B.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形象,有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也不缺乏鲜活的细节,人物之间相互映衬也使个性更加鲜明。

    C. 小说情节简单,人物关系也不复杂,思想意蕴却丰富深刻,它告诉读者,同行之间要相互扶持,对待晚辈要坦诚相见。

    D. 小说中写刁爷在酒席即将结束时,“点了平平常常的四个菜”,其实,刁爷是有预谋的,他想让厨子王难堪,以此显示自己的高明。

    2.那个一千块的“红包”,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校园欺凌是一种长时间持续、对个人施以心理恐吓、身体和言语侵害的恶意攻击。欺凌让受害者感到痛苦、羞耻、尴尬、恐惧、忧郁,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往往不可逆转。

    欺凌有三大显著特征:重复发生性、伤害性和力量的不均衡性。

    校园欺凌的加害方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通常来讲,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体欺凌,女生受言语欺凌或性骚扰的比例较大。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有权力、体型、体能等方面的不对等因素,受害者无力进行有效反抗。

    通常有三类学生容易被欺负:言行失当者、弱势族群、异类学生。这些学生大多人际关系不佳,潜在欺凌者会基于情绪(看不顺眼)及工具(钱及地位)目的而展开攻击。受凌者因力量失衡而无力反抗,或害怕被报复不敢告诉他人。这越发会让欺凌者得寸进尺、不断重复。

    (选自南方网《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学生?》)

    材料二:

    对于欺凌这一社会问题,加拿大一些学生家长和专家有不同看法和主张。有人认为孩子面对肢体欺凌时要打回去,而“停止欺凌”机构的专家则认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暴力升级,有时会造成伤害程度加深。有人认为经历被欺凌可以磨炼孩子的性格,而专家指出欺凌会使孩子失去对他人的信任,损害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影响孩子健康的心理发展。有人也悲观地认为欺凌不可避免,孩子们总会这样做。

    专家指出,如果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一起努力,就可以消除欺凌。欺凌行为可能是模仿家长、电子游戏、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行为。根据反欺凌网站Bullying Canada.ca的调查,93%的视频游戏对暴力行为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对孩子会是一个不良的暗示。

    报讯 (选自新华网《加拿大校园欺凌面面观》)

    材料三:

    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外,学校管理与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也对校园暴力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数据分析显示农村学校在各种类型的校园暴力发生率上都要高过城市的学校。

    (选自《光明日报》的《有多少校园欺凌不该发生》)

    材料四:

    精神医学专家、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对记者表示,不同的孩子被欺负后可能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孩子会生气、闷闷不乐。有的孩子可能会对施暴者产生怨恨,出现明显的报复心理,而且可能长期存在这种报复心理。还有少部分人遇事总是忍着,但是他心里并没有释然,长时间的压抑会导致其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遭受同学欺负导致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一定要及早去治疗。心理医生会帮他做心理分析、心理辅导,让他去做心理调整,从而找到突破口,让他跳出这个心理阴影。只要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或者药物治疗,还是能够治愈的。”杨甫德说。

    (选自《工人日报》的《帮助孩子对校园欺凌说“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对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定义,并指出了它的三个显著的特征,同时也提到了受害者的三个易欺人群和他们的心理感受。

    B. 在遭受校园欺凌后,不同的受害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不同的家长和专家可能也会有自己不尽相同的看法和主张。

    C. 材料一和材料三中都提到了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的诱发因素,在诱发因素的分析上,它们是有交叉点的,其他材料则没能提及这一点。

    D. 材料二和材料四中都说到了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除此之外,两则材料还提及了面对校园欺凌的共同做法。

    E. 从材料三来看,成绩差的学生在各种欺凌中占的比率是最大的,体型偏胖的学生在各种欺凌中占有的比率也是最大的。

    2.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发生校园欺凌这种现象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魏胜,字彦威,淮阳军宿迁县人。多智勇,善骑射,应募为弓箭手,徙居山阳。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将南侵,朝廷聚刍粮,造器械,籍诸路民为兵。胜跃曰“此其时也。”聚义士三百,北渡淮,取涟水军,宣布朝廷德意,不杀一人,涟水民翕然以听。

    遂取海州。郡守渤海高文富闻胜起遣兵来捕胜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众惊传水陆皆有兵城中大恐文富闭门守驱民上城御之。胜令城外多张旗帜,举烟火为疑兵;又遣人向诸城门,谕以金人弃信背盟,无名兴师,本朝宽大爱民之意。城上民闻之,即开门,胜遣勇锐者登城楼,余自门入,莫有御者。独文富与其子安仁率牙兵拒守,胜整兵与安仁父子战谯门内,杀安仁及州兵千余,擒文富,民皆按堵。

    胜权知州事,遣人谕佝山、怀仁、沐阳、东海诸县,皆定。乃蠲租税,发仓库,犒战士,忠义士纪律明肃。胜自兼都统制,益募忠义以图收复,远近闻之响应,旬日,得兵数千。即具其事报境上帅守,冀给军装器甲。时帅守虽知金人将渝盟,未有发兵端者,莫敢以闻。

    左军统制董成谋出西北取沂州,胜先遣间还,知金兵数万至沂,以我军器甲未备,戒成勿动。成不从胜,率所部千余人直入沂州巷战,杀其守及军士三千余,众悉降,得器甲数万。金人生兵复集,竟登屋掷瓦击之,成军几败。胜欲斩成,以其骁勇,释之。

    胜善用大刀,能左右射,旗揭曰“山东魏胜”,金人望见即退走。胜为旗十数,书其姓名,密付诸将,遇鏖战即揭之。金兵悉避走。后,复与金兵战,中矢,坠马死,年四十五。谥忠壮。

    (节选自《宋史魏胜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郡守渤海高文富闻胜起/遣兵来捕/胜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众惊/传水陆皆有兵城中/大恐/文富闭门守/驱民上城御之

    B. 郡守渤海/高文富闻胜起遣兵来捕胜/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众惊传水陆/皆有兵城中大恐/文富闭门守/驱民上城御之

    C. 郡守渤海高文富/闻胜起遣兵来捕胜/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众惊/传水陆皆有兵/城中大恐/文富闭门守/驱民上城御之

    D. 郡守渤海高文富闻胜起/遣兵来捕胜/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众惊传水陆皆有兵/城中大恐/文富闭门守/驱民上城御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绍兴,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始有年号。

    B. 谯门,是建有瞭望楼的城门。古代为防备盗贼和防御敌人,无论是京城还是州郡,都在城门建有瞭望楼。

    C. 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奖或同情的称号,大有盖棺定论之意。

    D. 都统制,宋朝官名。南宋高宗时期,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诸将,作为常设官名。权在安抚使之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胜渴望抗金,如愿以偿。金军将要南侵,朝廷征兵,他跃跃欲试。于是他就聚集义士攻取涟水军,他没杀一个人,涟水的百姓欣然听命。

    B. 魏胜办理政务,卓有成效。他代理州事时,派人晓谕东海等县,各县全部安定。兼都统制时,招募忠义之士以收复失地,十天之内得兵几千。

    C. 魏胜足智多谋,擒获守敌。他亲自在城外设旗帜、焚烟火作为疑兵,并晓谕守城者。守城者听后打开城门,魏胜擒获了据城坚守的高文富。

    D. 魏胜武艺高强,威震金兵。魏胜善于使用大刀,善于骑马射箭,射箭能左右开弓;旗号叫作“山东魏胜”,金兵远远看见他的旗子就逃走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蠲租税,发仓库,犒战士,忠义士纪律明肃。

    (2)胜为旗十数,书其姓名,密付诸将,遇鏖战即揭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游赏心亭①

    [北宋]王珪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注)①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②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首句写景是从宏观着眼。“此空存”中“空”字写出“六代豪繁春去也”,含有无限感慨。

    B. “城压沧波到海门”中 “压”写出了沧波压制着城墙,突出了江水的浩渺和汹涌,“到海门”则写出了江水一泻千里。

    C. 颔联写景很有气势,“万里”从时间角度大笔勾勒宏阔的境界,与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笔法相似;“来”、“入”两个动词写出江山奔赴的气势。

    D. 颈联将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刘禹锡的“金陵王气黯然收”以及许浑的“玉树歌残王气终”等名句融为一炉,既有历史的深沉感,又很有现实意义。

    E. 第八句中“对芳樽”对应前文“醉眼”。诗人面对精致的酒器开怀畅饮,足以见出诗人在怅然之余,仍有乐观豁达的精神。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描写了秦人对珍宝的态度,反映了秦朝统治者奢侈无度的状况。

    (2)《离骚》中,写小人妒忌我的才华和品德,对“我”大加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江山依旧而后继无人的感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市场产品应该货真价实,不能鱼龙混杂,坑害消费者,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大惩治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诚信成为市场交易的灵魂。

    ②人生不过短短的数十年而已,何必凡事都要锱铢必较呢?

    ③写作需要真情实感,不得生搬硬造,可有的学生纯粹是为文造情,凭空写作,说空话,写假事,表假情,所写文章令人不忍卒读。

    ④在中美贸易谈判中,对于美方的无理要求,我们不能太软弱,否则无异抱薪救火,只有招来更多的麻烦。

    ⑤处于豆蔻年华的当代高中生,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进取,切不可辜负了大好时光。

    ⑥晋代石崇生活奢侈,挥金如土。家中亭台遍地,楼榭高耸。可惜,这种鼎铛玉石的生活很快就随着时间的流逝化作尘土了。

    A. ②④⑥ B. ①②⑥ C. ③④⑤ D. ①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B. 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C. 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其严厉。

    D. 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它需要广大网民自觉维护网络秩序,文明上网,激浊扬清, 形成良好的上网风气,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的网络世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四种不同情境的讲话,且都与“笑”有关,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A. 初次见面时的讲话:我不会讲话,您可别见笑。

    B. 再次遇到朋友的讲话:去岁路过贵地,本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识短浅,诚恐贻笑大方。

    C. 接受别人礼物的讲话: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笑纳了。

    D. 在追悼大会上的讲话:凶手被抓捕,正气得弘扬,愿我们的英雄含笑九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隧无成

    A. ③①②④⑤ B. ②④③①⑤ C. ②①③⑤④ D. ③②①⑤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

    A. 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

    B. 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C. 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D. 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下面是三类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句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

    (1)密山一中校团委会决定1月17日下午在学校实验楼举办首届读书笔记展出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

    (2)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密山市兴凯湖。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尊称我“小周”,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解说词)

    (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密山一中72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1)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