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填空题 5 题,作图题 3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2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B.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态相同的是(  )

    A.打在枝头的霜 B.屋檐下结的冰凌

    C.山间的云雾 D.消融的冰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物质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某种物质的密度是这种物质单位质量的体积

    B. 根据ρ=,可知ρ与m成正比,ρ与V成反比

    C.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体的种类有关

    D. 将一杯水等分成两杯,则每个杯中水的密度都为原来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大约是 500g

    B.唱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大约为 50s

    C.通常情况下,水沸腾的温度为 80℃

    D.如图是八年级某女生与长颈鹿雕像的合影,则雕像高度为 6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测量视力时,人距视力表5m.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小明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检查视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6m

    B.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5m

    C.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小明4m

    D.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3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像距随物 距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 A、B、C 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处于 AB 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蜡烛处于 BC 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从 C 移动到 B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

    D.将蜡烛从 B 移动到 A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 s-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 100m

    B.0~30s 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 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圆柱形玻璃杯后白纸上有一水平方向的箭头(如图甲所示).慢慢向玻璃杯中注入水至水面高过箭头位置,透过玻璃杯看纸上的“箭头”,不可能是图乙中的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钢瓶内装有空气,打开阀门对外放气足够时间,关于瓶内空气的质量,体积,密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如图所示,物体甲的长度为_____cm,秒表乙的表示为_____s,温度计丙的示数为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周末,小丽同学在某商场乘坐观光电梯匀速下降过程中,感到周围建筑物在“上升”,她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当她在商场的穿衣镜前试穿裙子时,她走近穿衣镜的过程中,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_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___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填“增大”或“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是______m/s.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______,丙车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同学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 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

    (1)容器的质量为________g,甲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  

    (2)若容器装入的是密度为 0.8×103kg/m3的煤油,绘制出的图象应在_____区 选填“Ⅰ”、“Ⅱ”或“Ⅲ”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为了探究苹果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记录下苹果下落时的运动情况,如图 1 所示。由此看出苹果在做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图 2 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苹果下落运动的是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OB 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 MN 中的像。

    (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在如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小聪同学所在小组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为完成本实验,由表格可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如图甲是小聪同学所在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的情景,图乙中的_____,(填“①”或“②”)图是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

    (3)小聪和小明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则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继续用猛火加热,水的沸点会_____(填“升高”、“不变”或“先不变后升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两个小组得到I、II 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周同学想探究凸透镜焦距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之后进行了探究实验:

    次数

    1

    2

    3

    材料

    玻璃

    玻璃

    水晶

    凸起程度

    较小

    较大

    较大

    焦距/cm

    8.0

    4.0

    (1)他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 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_____cm。

    (2)由以上三次实验可初步得出凸透镜的焦距与_____和_____有关。实验涉及运用的研究方法与下列哪个相同_____。

    A、用抽气机和玻璃罩探究真空能否传声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D、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3)小周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镜,_____光的焦距小些。

    (4)小周继续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到如图 3 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①图 3 成像原理与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稍微向右移动一些,则应将光屏向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②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个凸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③烛焰成虚像时,人眼应该从_____(填“烛焰”或“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观察。

    ④小明测出透镜焦距为 10cm,在实验时,小红用该凸透镜观察小明的眼睛,看到小明的眼睛如图 4 所示, 则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

    A.小于 10cm  

    B.大于 10cm 且小于 20cm

    C.等于 20cm  

    D.大于 20cm

    ⑤小明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移动蜡烛,物距 u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象如图 5 所示,则像距 v 与 t 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 6 中的_____。

    ⑥若蜡烛燃烧了一段时间后变短了,但仍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凸透镜向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细线等器材,对某种合金和水进行了探究

    (1)小军首先对该种合金材料制成的不同合金块进行探究.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游码归零后,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②图2是正确测量合金块质量时使用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它的质量为___g;

    ③图3是他用量筒测最②中合金块体积的情景,则该合金块的体积是___cm3;

    ④换用大小不同的合金块,重复上述测量.他得到不同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4所示.由图像可知,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成___比;

    ⑤通过上述探究,若合金块的体积为l0cm3,则它的质量m=___g;

    (2)小军接着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5中甲所示.他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___(选填图5中“乙”、“丙”或“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为 500g,将一金属块放入水中,待水溢出稳定后,把杯的外部擦干,称得其总质量为 895g,将金属块取出后其总质量为 450g,求:

    (1)金属块的质量为多少g?

    (2)溢出水的体积为多少cm3?

    (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多少kg/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心电图仪(如图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 出 1min 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 100 次/min。则:

    (1)根据甲的心率为 100 次/min 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多少秒?

    (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毫米每秒?

    (3)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无人机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波(无线电波与光的性质一样,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的巡航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 90-150 千米,可以搭载高分辨率摄像机、专业光学相机、红外相机等。如图是热播节目《爸爸去哪了》航拍“无人机”。下表是本款无人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风扇数量

    4 个

    工作噪声

    <90dB

    遥控距离

    2000m

    整机质量

    600g

    充电时间

    200 分钟

    最长飞行时间

    12 分钟

    (1)下列关于无人机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无人机是利用超声波进行遥控的

    B.该款无人机设备在工作时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严重损伤

    C.无人机上面装有的高清摄像机,成像性质与投影仪工作原理一样

    D.无人机上装载的红外相机可以利用物体向外辐射红外线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从而进行拍摄

    (2)该无人机的质量大约相当于_____只鸡蛋的质量,若无人机飞离地面 10m 高处,其质量为_____kg。

    (3)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将信息传递给地面指挥中心,信息传递速度与光速相同,若该无人机在距离遥控者 3000m 处,信息传递到遥控者处所用时间约为_____s。不考虑遥控距离的影响,该无人机以最快速度飞行,最多能飞行_____km。在无人机降落过程中,地面相对于其随身携带的相机_____(选填““静止”、“上升”或“下降”)的。

    (4)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 PM2.5(直径小于等于 2.5_____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据报道,我国在 2014年就研究出新型除雾霾无人机并已经投入使用。无人机向空中喷洒某种固体小颗粒,并迅速_____成气体(选填物态变化),从周围空气中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变成小水珠以凝结污染物,令其降落在地面上。除霾结束后,无人机在距离地面 100m 高度悬停后继续下落,25s 内下降了 70m,最后剩余过程降落的平均速度为 2m/s,则它在 100m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