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识图题 1 题,判断题 1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

    A. 李世民

    B. 赵匡胤

    C. 赵构

    D. 朱元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 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 西野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C. 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

    D.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是“民族交融、经济重心南移、社会变化。”其谜底应是

    A. 秦汉时期特征

    B.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征

    C. 隋唐时期特征

    D. 宋元时期特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南宋时,南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开垦出许多梯田、圩田。梯田就是依山势而建,状如梯子;圩田就是把临近江河湖泊的水洼地用堤围起来,堤上有闸门,洪涝时闭闸防淹,干旱时开闸灌溉。南宋时南方梯田、圩田的开垦

    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

    B.依赖于北方农民南迁

    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D.取决于南方社会安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宋太祖这一政治理念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是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使得军队战斗力增强

    ③士人更加受到尊重

    ④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是一幅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形势图。图中★所代表的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鲜卑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

    A. 宋夏议和

    B. 宋辽议和

    C. 宋金议和

    D. 辽金议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面是唐─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④③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A. 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 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C. 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D.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识图题 共 1 题
  1. 图片解读。

    由图A到图C表明这一时期政治局面上呈现_____趋势;图B中,南宋与金议和划定的西段段边界是_____(填字母);图A、B出现的辽、西夏、金三个少数民族政权中,存在时间最短的是_____。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元朝时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其特点是_____,如教材所描述“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下面一段话是一位宋朝商人的一段经历,其中有五处错误,请找出错误并改正。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说明汉代时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有位商人经过大运河最南部的一段江南河到南宋都城汴京做生意。他在集市上看见人们为新年寒食节的到来忙着采购物品,他也用“交子”购买了产自景德镇的瓷器,中午他吃的是用产自泰国的占城稻做的米饭。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晚上到瓦舍去听了岳飞抗金的故事。

    (1)错误____ _改正_____  (2)错误______改正_____(3)错误_____改正_____

    (4)错误_____ 改正______ (5)错误______改正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宋时期的榷场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中国民族史纲要》

    (1)材料中的“兴庆”是哪政权的都城?1208年,宋朝的都城在哪里?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是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又是什么?

    (3)据材料一、二,什么是榷场?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流的主要领域。

    (4)综上所述,概括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上任分占贮货……货多资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据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简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

    ——据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1)据材料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2)据材料,中国丝绸外传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海上丝绸之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