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单选题 21 题,选择题 4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1 题
  1.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然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

    A. 废除债务奴隶制

    B. 按财产定等级

    C.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D. 实行陶片放逐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国君纷纷信奉法家思想,推行变法,其初衷是

    A. 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社会生产

    B. 实现富国强兵,避免成为别国兼并对象

    C. 压制其他派别,实现思想统一

    D. 顺应历史潮流,适应社会制度变革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梭伦改革宣布,废除债奴制,禁止雅典公民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

    A. 缓和奴隶和贵族之间的矛盾

    B. 废除奴隶制,让奴隶获得自由

    C. 扩大雅典公民的基础

    D. 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争议最大的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均输法

    ④市易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了

    ①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

    ②平城是鲜卑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

    ③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④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观点认为,梭伦改革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使雅典社会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其中,“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的举措是

    A. 废除债务奴隶制

    B. 给公职人员发津贴

    C. 推行陶片放逐法

    D. 建立五百人议事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现象能反映孝文帝改革中生活习俗改进内容的是

    ①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②中原地区广泛流行吃烧烤

    ③洛阳商业发达,成为贸易中心

    ④中原地区农田大量得到开发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古希腊的城邦一般以独立的城市为中心,向周围的乡村辐射;多数城邦的经济都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人口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由此可见,希腊城邦的特征是

    A. 小国寡民

    B. 农耕文明

    C. 中央集权

    D. 民主政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面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②拓跋硅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

    ③实行宗主督护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④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⑤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梭伦改革前雅典最尖锐的社会矛盾是

    A. 国王与贵族

    B. 贵族与平民

    C. 贵族与奴隶

    D. 国王与平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这一主张的实行,主要打击了

    A. 贵族   B. 商人   C. 新兴地主   D. 农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用于经商,而是购买了大量的土地经营农业。他这样做的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

    A. 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

    B.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 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

    D. 社会动荡,无法经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显示的时代内容是

    A. 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

    B. 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C. 政府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D. 当时人们已经重视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据史书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民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材料最能说明商鞅变法

    A. 确立了封建统治秩序

    B. 增加了秦国争霸实力

    C. 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D.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则材料反映

    A. 汉代农业生产效率高

    B. 汉代农民税赋较轻

    C. 作者主张恢复井田制

    D. 作者不认同商鞅变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庆历新政的核心措施是(   )

    A.增强财政收入          B.减轻民众负担,缓和阶级矛盾

    C.整顿吏治            D.重视农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王安石变法中,对全国土地重新丈量,按照土地多少征收赋税指的是

    A. 农田水利法

    B. 方田均税法

    C. 青苗法

    D. 募役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为克服军队中“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带来的弊端,王安石采取的措施是

    A. 保甲法

    B. 保马法

    C. 将兵法

    D. 更戍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王安石,字介甫,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除参知政事。一月行农田水利。二月行募役。三月行均输。四月行青苗……”表明

    A. 变法急于求成

    B. 打击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C. 统治者不支持

    D. 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一司马光在《司马温公集》中写道:“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硫远,谗佞辐餐,败坏百度。以至于此”对此认识准确的是

    A. 司马光作为变法的反对者,其言多为污蔑之词不足采信

    B. 司马光作为变法的亲历者,所述反映了他对变法的反思

    C. 司马光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其分析要比其他人客观公正

    D. 司马光作为王安石的好友,势必为其寻找借口开脱责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王安石变法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B.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C. 王安石变法的决心不够坚决

    D. 不可能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 改革动摇贵族世袭特权,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了“黄金时代”

    B. 实行系列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C. 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保护了平民利益

    D. 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约翰•索利在《雅典的民主》中写道:“我们不清楚会议成员是如何选出的,但似乎是由三个上流阶层的代表组成,显然,会议握有相当实权,尤其在监督国家官员和制订公民大会议程时,更是一言九鼎。”“三个上流阶层的代表组成”的是

    A. 梭伦时期的元老院

    B. 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

    C. 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

    D. 伯利克里时期的五百人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西周时期,中国产生了分封制,同时期希腊却实行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与中国相比,古希腊所具有的特殊条件包括

    ①多山、多岛、环海

    ②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③奴隶制商品经济发达

    ④大河文明和国家统一。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改革或变法中,通过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吴起变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重点班1班做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可得到什么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宋神宗)与王安石论助役事,安石辩数甚力。上曰:“无轻民事,惟艰。”安石曰:“陛下固知有是说,然又须审民事不可缓。”上曰:“修水土诚不可缓。”安石曰:“去徭役害农,亦民事也。岂特修水土乃为民事?如修水土非陛下能胜异论,则谁肯为陛下尽力?且议助役事已一年,须令转运使、提点刑狱、州县体问百姓,然后立法,法成又当晓谕百姓,无一人有异论,然后着为令,则其于民事,可谓不轻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富者累百巨万”、“强者兼州城”的现象,分别与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有关?

    (2)根据材料二简述王安石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相应的改革措施。

    (3)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据材料回答两次改革的侧重点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梭伦的诗歌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材料二: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利分配

    材料三: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奴隶)。……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梭伦的诗歌体现出其怎样的政治理念?

    (2)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这一措施对雅典的哪个阶层最有利?这一措施反映出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其中哪一措施对后来的封建经济发展影响最大?

    (4)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对东西方政治制度各自产生怎样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平行班2班、3班做

    材料一秦与戎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战国策》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私利塞于外,则民务属于农;属于农则朴,朴则畏令。

    ——《商君书》

    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斗,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国民风的特点。并从材料二,指出商鞅为转变民风所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三,简析秦国民风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