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0 题
  1. 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

    A. 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

    B. 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

    C. 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

    D.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据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评论的是我国

    A. “南优2号”的成功培育

    B.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

    C. 每秒向量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

    D. “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古之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据此可知,黄宗羲

    A. 反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

    B. 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

    C. 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

    D. 认为保卫国家是天下人的责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电影《无问西东》主人公之一沈光耀的原型沈崇诲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在这场会战中,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悉数投入,湘军、桂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等纷纷奔赴前线,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国人民踊跃支援。这表明淞沪会战

    A.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 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高

    C.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 消弭了国民党军阀之间的嫌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思想意在

    A. 宣扬“知行合一”

    B. 否定孔子思想

    C. 反对“格物致知”

    D. 强调主体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改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由此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相比,突出强调了

    A. 要构建民权政府

    B. 要批判神权统治

    C. 人性解放

    D. 平等自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A.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B.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D.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咸丰帝在出让许多国家权益的同时,对西方使节要求以西方礼节三鞠躬(中国要求跪拜)拜见皇帝、亲递国书死活不答应,并表示“设该夷固执前说,惟有与之决战。”1873年,同治皇帝18岁亲政,经过交涉外国公使被允许觐见,清朝廷为了表示中国皇帝不同于外国君主,特将公使们觐见本国君主时的三鞠躬改为五鞠躬,皇帝不亲手接受国书(公使们将国书放在黄案上,皇帝以“点头”表示收到)。这表明

    A. 国际交往规则缓慢的为清政府接受

    B. 清政府对列强侵略的本质充满警觉

    C. 全体国民根深蒂固的天朝上国情结

    D.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权益获得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恩格斯说:“俾斯麦在经济方面是很乐意迎合资产阶级的,甚至在讨论议会的权限问题时,他所显示的也不过是带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拳。”“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最能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A. 皇帝是德国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B. 宰相由皇帝任命而不是选举产生

    C. 议会通过的法案由皇帝批准生效

    D. 德意志其他各邦保留自治的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征兵18岁以下男子的敕书,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属敕,结果皇帝的敕书作废。宋仁宗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台谏官包拯等集体谏诤,只得作罢。这说明

    A. 君臣认可共定国事治国原则

    B. 门下省可以否决皇帝的意志

    C. 杰出人物可以削弱皇帝权力

    D. 唐宋时期。大臣的权力增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李泽厚先生这样评价中国书法"人的情感和书法艺术应该是对整个大自然的节律秩序的感受呼应和同构.它们是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有学者认为该评论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下列名画最能体现此种“有意味的形式”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

    A. 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B.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C. 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超越

    D. 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打土豪,分田地”

    ③“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①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观察下面漫画,其反映的突出主题是

    A. “一国两制”获得成功应用

    B. 国际反华势力支持“台独”

    C. 解决台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D. 讽刺“台独”势力自不量力漫画“徒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恩格斯在谈及雅典社会发展时写道:有决定意义的已不是血族团体的族籍,而只是常住地区了;现在要加以划分的,不是人民,而是地区了;居民在政治上已变为地区的简单的附属物了。雅典的这一变化

    A. 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B. 促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C. 调动低等级公民参与政治

    D. 强化贵族在部落中的特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总统制,杰弗逊称美国总统制是君主制的“新版”,乔治•梅逊也说总统将会“一步登上美国王位”。这是因为美国总统权力很大。下列对美国总统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

    B. 任期四年,掌握行政大权

    C. 掌握军权,是军事最高统帅

    D. 国会批准,可签国际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面框内对话中所论及的“新的宇宙”缘于

    A. 牛顿的力学体系

    B. 达尔文的进化论

    C. 普朗克的量子论

    D. 爱因斯坦相对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我的生活——洛茨基自传》中写道:“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消除人类躁狂精神病周期性发作的悲剧,并为人类最高的文明奠定基础。”材料中的“基础”奠定于。

    A. 推翻了沙皇专制

    B. 二月革命的胜利

    C. 十月革命的成功

    D. 《四月提纲》的提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绝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下列文学作品中,在此背景下诞生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英国最早确立了宪政,以议会改革为标志的民主进程却历经了两个多世纪,最终实现了其宪政的高度民主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留给我国宪政的最重要的不足,就是代表权的不平等。……一个国家的立法机关中的代表权是宪政自由的根基,也是合法政府的根基,没有它,政府等同于暴君。……因此,凡是热爱祖国,感激“光荣革命”的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精诚团结,努力使之得到改革。

    ——(英)理查德·普赖斯《关于爱国的演说》(1789年11月)

    材料二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取消市镇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111席,减少市镇人口2000~4000人的30个选区的议席各1席……这些议席(重新)分配情况为……另将65席授予新兴的工业城市,有22个大城市各得2席,21个中等城市各得1席。……1833年,新议会法实行后的第一次议会选举结果表明:总人口超过1044万的英国各郡选区选出了189名议员,而人口只有581.6万的城镇选区却选出了364名议员。……在1833年新议会中,贵族子弟仍有217人,全部或部分代表地主利益的议员共有444人。

    ——张怀印《十九世纪英国宪政改革研究》

    材料三  《1867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规定:有一定资产的成年男子(21岁)获得选举权。

    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1918年议会通过《国民参政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国民参政(男女选举平等)法》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1948年《人民代表法》取消了1918年、1928年两法中关于有产者投票权的限定。1969年《人民代表法》规定十岁以上男女公民都有选举权。

    ——据钱乘旦《英国通史》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光荣革命”的不满及其要求。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下院议席调整的主要依据,并分析1833年英国下院议员来源变化的主要原因。它有没有完全消除普赖斯的不满?为什么?

    (3)据材料二、三,指出英国下院代表权在19~20世纪呈现出的变化趋势。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英国宪政演变的特点,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

    材料二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古代中国君主政体的观点。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民国政府从国外移来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概括作者认为其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

    (3)在发展民主方面,新中国建立的民主与中华民国时期的民主有何不同?新中国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简要谈谈你对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一  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明万历九年(1581年)。有利玛窦者始泛海抵广州……崇祯初历法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以其国新法相参校。开局纂修……书成未用。会本朝建元,始采取其说,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其自行其教。

    ——摘编自《清朝续文献通考》

    材料二

    材料三  保留保留(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的新变化,并分析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叶中外文化交流方式发生的新变化,并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变化的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继展开,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  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代表哪一新兴阶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挑战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基本形式。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中国古代皇权受到多种因素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内侍侯莫陈利用(注:人名)以幻术得幸,骄恣不法,赵普(宰相)按其罪请诛之。帝(宋太宗)曰:“岂有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普曰:“陛下不诛则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帝不得已命诛之

    ——《宋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嫔妃久不得迁,屡有干请。上(宋仁宗)答以无典故(制度),朝廷不肯行。或对曰:“圣人出口为敕,谁敢不从?”上笑曰:“汝不信,试为降旨政府。”政府奏无法。上收以示嫔,曰:“凡事必与大臣佥议(共同商议),方为诏敕

    ——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

    材料三  上(南宋孝宗)因言:“朕近览《神宗纪》见是时灾异甚多,何故?”魏杞(宰相)等奏:“天出灾异谴告人君,正如父母训饬人子者。不必问自己有过无过,但常恐惧修省而已。”上曰:“卿之言甚善。若不恐惧修省,自取灭亡之道也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宋太宗对治罪“侯莫陈利用”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宰相的传统职能。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对“诏敕”制度的规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规定在唐朝的制度渊源及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魏杞等奏”体现的思想观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早完整提出这一思想的儒学家。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中国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