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填空题 12 题,作图题 2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5 题
  1. 学校文艺汇演,小明从轻到重、逐步增大击鼓的力量,这会导致鼓声(    )

    A.响度变大

    B.音调变高

    C.音色变好

    D.以上全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地震、海啸前,会激发次声波,虽然次声波超出了人类的听觉范围、但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表格数据可知,因对次声波保持听觉从而对地震、海啸具有一定预警能力的动物是(     )

    A.蝙蝠

    B.海豚

    C.猫咪

    D.大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

    A.路口装有噪声监测仪

    B.建筑工地晚上停工

    C.路旁种植行道树

    D.机场地勤戴耳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正对着远处的巨幅广告牌大喊一声,经过2.4s后听到了回声,小明与广告牌之间的距离是(空气中v声=340m/s)(     )

    A.816m

    B.408m

    C.340m

    D.170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是小明使用温度计测量杯中热水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图甲是非晶体凝固全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②图乙是非晶体凝固全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③图甲中的横线表示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是由于没有吸热也没有放热

    ④图乙的曲线表示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不断放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夏季出游到了目的地,戴眼镜的小明从冷气十足的空调长途大巴里下车,发现眼镜镜片变得模糊,过了一会儿镜片又恢复清晰,镜片先“变得模糊”、后“恢复清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液化后升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升华后液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寒冬午夜,当气温急剧下降时,溧阳瓦屋山上的树枝被晶莹白色的雾凇包裹。产生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特点是(     )

    A.凝华一一吸热

    B.凝华一一放热

    C.凝固一一吸热

    D.凝固一一放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现象1:粗糙的木质黑板上,教室里每个同学都能够看清黑板上的字。现象2:长期使用后,木质黑板变得光滑,小明向黑板望去,看到一片反光。对此,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现象1是漫反射,现象2是镜面反射,只有现象2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B.现象1是漫反射,现象2是镜面反射,现象1、2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现象1是镜面反射,现象2是漫反射,只有现象1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现象1是镜面反射,现象2是漫反射,现象1、2都遵循光的反猁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束光垂直照射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入射光线到反射光线,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B.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0°

    C.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90°

    D.顺时针旋入射光使得入射角为30°,则反射角、折射角也变至30°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倾斜固定放置的防水激光笔发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束在水面发生折射后射在上方水平放置的光屏上形成光斑。小明慢慢向容器中加水(未满)的过程中,随着水面上升,光斑位置将(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小明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调节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此时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该透镜的焦距是15cm

    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60cm时,调节光屏,屏上可得缩小的像

    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5cm时,调节光屏,屏上可得放大的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校运动会比赛所用乒乓球的直径为(     )

    A.4.0cm B.4.00cm C.5.0cm D.5.00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小华骑电动车向东行驶,这时有一辆轿车从她后面超车向东疾驶而过,如图所示:若将小华看作向西运动,所选的参照物应该是(     )

    A.小华

    B.电动车

    C.轿车

    D.垃圾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一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他们之间关系的图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2 题
  1. 初中阶段学生一般要经历“变声期”,导致男生发声比女生低沉,变声期结束后:男生的声带厚而长,女生的声带薄而短。这就导致男生说话时声带振动______(振幅/频率)______(小于/等于/大于)女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利用超声波焊接器能使塑料膜发热,从而将两张塑料膜粘合在一起,这说明________。人耳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频率______(小于/等于/大于)__________Hz。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综艺节目中,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_。台下听众听到囗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传播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用一个玻璃瓶、一根“L”形空心玻璃管,制成如图所示的简易温度计。它利用______原理工作,如果液柱左移,表示温度__________(降低/不变/升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水壶烧水时,壶嘴上方会出现上升的白气,如图所示:白气是由于__________(物态变化名)而形成的。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物态变化名)导致的。水烧开后,继续用猛火加热水壶,壶内的水温__________(变低/不变/变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A/B)处外侧为紫外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小明站在岸边通过平静的水面看到“姑苏人家”水中的倒影,该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反射/折射)而形成的__________(缩小/等大/放大)、__________(虚/实)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大明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如图所示,他的眼睛是__________(近视眼/远视眼),应配戴__________(凸/凹)透镜做成的眼镜矫正视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池塘水深,看起来却很浅,这是因为光从_____________(空气斜射入水中/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__________(靠拢/偏离)法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大明起脚射门时,足球距离球门12m,踢出的是球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08km/h,合__________m/s,则足球飞到球门需__________s,这对守门员是严峻的挑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为小球从A点水平向右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1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______(减速/匀速/加速)直线运动;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数据。

    介质

    v (m/s)

    介质

    v(m/s)

    水(5℃)

    1450

    3230

    水(15℃)

    1470

    常温橡胶

    45

    水(20 ℃)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

    1531

    5200

    (1)分析表格数据,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依据是什么?(写出两种)

    ①声速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声速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初春在湖面水中用超声测距仪向湖底垂直发猁声波,经过等待时间t0后收到回波,当时水中声速为v0,湖水深度h=_______(写出字母表达式)。在夏天再做该实验,等待时间t '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t0。

    (3)声音________(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2 题
  1. 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井标出平面镜与水平线的夹角。(保留作图痕迹)(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光源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请分别画出这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室有厚、薄两块透明玻璃板,应选用__________(厚/薄)的玻璃板完成实验。

    (2)小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处放一只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A'处出现蜡烛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形成的。

    (3)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 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4)移去A'处的蜡烛,取一光屏放在A'处,人眼在________(P/Q)侧观察,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虚/实)像。

    (5)小明测得AA' =30cm,保持A处蜡烛、A'处光屏位置不变,移走玻璃板,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__________(虚/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探究“萘的凝固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炙热液态萘的试管放入冷水而不是直接置于空气中,目的是(__________)

    A.使萘的温度下降速度较快,且试管遇冷较均匀

    B.使萘的温度下降速度较快,且试管遇冷不均匀

    C.使萘的温度下降速度较慢,且试管遇冷较均匀

    D.使萘的温度下降速度较慢,且试管遇冷不均匀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

    (3)20min时刻,萘的温度为_________℃(根据图乙),状态为_________(参照下表)。

    (4)请根据表格中以及步骤(3)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0~20min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温度/ ℃

    89

    86

    83

    80

    80

    80

    80

    80

    78

    76

    状态

    固液混合态

    (5)分析图像可知,萘是__________(晶体/非晶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6)小华也做了该实验,除了实验初试管内液态萘的量较少之外,其它实验条都相同,她测得萘在固液混合态的温度__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80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甲、乙两运动员在环形田径场上练习5000m赛跑,田径场每圈全长400m,甲的速度是4.5m/s,乙的速度是4m/s,8:30:00(时:分:秒)时刻两人同时起跑。假设甲、乙两人各自跑步的速度都保持不变。问:

    (1)同一起跑线同时同向出发后,甲、乙两人再次相遇的时刻(时:分:秒)?

    (2)此时甲跑了多少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92.5km,一列火车上午8:30(时:分)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累计停靠时间30min,在当日下午16:00(时:分)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600m的桥梁,如图所示,列车通过桥梁所用的时间是25s。问: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