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填空题 7 题,实验题 2 题,作图题 4 题,简答题 1 题,计算题 1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9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已经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被人耳所听见,其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快 B.频率太高 C.响度太小 D.振幅太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A.夏天早晨,树叶上出现露珠                                          B.严冬,玻璃窗内结了一层冰花

    C.酒精擦在皮肤上,马上就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所做的探究性活动与结论不匹配的是(   )

    A.活动:将黄色和蓝色颜料在调色板上配出绿色    结论:绿光是黄光和蓝光组成

    B.活动:手影游戏                     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C.活动: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   结论:响度与振幅有关

    D.活动:说话声把要上钩的鱼吓跑            结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常用温度计中所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甲苯等,这些液体的有关属性见下表,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液体种类

    酒精

    甲苯

    凝固点/℃

    -39

    -117

    -195

    沸点/℃

    357

    78

    111

    A.水银可用来制作量程为-40℃~60℃的寒暑表

    B.酒精可用来制作量程为-20℃~100℃的温度计

    C.甲苯可用来制作量程为-40℃~60℃的寒暑表

    D.水银可用来制作能测任何一种金属熔点的温度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B. 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C. 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D.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2.6×108nm的长度可能是(   )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面含有光的反射现象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彩色电视机屏幕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夏天的中午,不宜往阳光下的花木上洒水。如果这时候洒水,待水蒸发后,原来叶片上附着水珠的地方,会出现枯黄色的烫伤斑点,其原因是(   )

    A.水滴蒸发,带走叶片的热量

    B.水滴在烈日照射下,温度升得很高,使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烧焦

    C.透明的水滴更容易让阳光透射到叶片上

    D.水滴好似凸透镜,使阳光会聚,使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被烧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晚上看天上的星星,会看到星星忽闪忽闪的,像“眨眼睛”似的,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下列四种解释,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星星发光是忽明忽暗的

    B.太空中星球繁多,不时地有其它星球挡住被观察的星星射向地球的光线

    C.星星发光是不连续的

    D.大气层中的空气疏密不均匀而且不稳定,使光的传播方向不断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据报道: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介质”,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17m/s,下列哪项运动的速度比这个速度快(   )

    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分660米

    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可行驶120千米

    C.乌龟爬行1米需要近两分钟

    D.奥运冠军刘翔用12秒91完成110米跨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方向朝东的水平涵洞中去,某同学设计安装了一块能够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 M,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射向水平地面,如图所示图中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α 应为________度;午后,随着太阳西斜,α角应适当 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噪声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公害之一,人们总要想方设法控制噪声,在公路的两旁设置屏障墙,其减弱噪声的措施是__________;在学校附近禁止鸣笛,其减弱噪声的措施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妈妈炒菜时,正准备向已经预热的锅内倒油,在旁边帮忙的小明同学不小心在锅里滴了几滴水,他看到小水珠落到锅底很快就不见了.小水珠在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这个过程是___________ 热的(选填“吸”或“放”).当妈妈把油倒入锅内后,却不见油冒气泡,这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_____ (选填“高”或“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内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正在驾车行驶的某驾驶员发现他前方有一辆车,总觉得那辆车是静止的,这说明前面的那辆车与他开的车________和_______相同,他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以____为参照物的;当他减速行驶时,又觉得自己在后退,此时他是以_____为参照物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________精密一些;就测量的方法而言,刻度尺_______放置不正确.使用正确测量方法所测得的木块边长是________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汽车行驶在公路上,当驾驶员看到路旁的标志牌(如图1)时,他实际上就获得了两个提示性的信息,即这个标志牌告诉他: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如果当时汽车上的速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则驾驶员应采取__________措施.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汽车到达下一出口处最快需要_____mi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如图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1)实验中,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__________;B处应该是_______光;该实验说明:我们平时看到的自然光是由_____、橙、_____、绿、蓝、_____、______混合而成的。

    (2)从实验看出,光线经过三棱镜后是向它的________偏折(填“顶角”或“底边”),这一规律可以用来类比说明凸透镜对光的_________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_________作用。

    (3)如图所示,如果分别用红光和蓝光以平行于主轴的方向照射凸透镜,之后它们的光路会略有差异,图中通过b点的光线是___________光(填“红”或“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

    (2)小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3)小华还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测量的沸点低1℃,她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所造成的.她的想法正确吗?答: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4 题
  1. 如图所示,A'B'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位置.

    (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有两条光线分别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P)处和一倍焦距(F)处射向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光路;

    (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张华同学在观察一座音乐喷泉后设想,如果在喷泉的水底再设置一些彩灯,当五颜六色的光线从水下射出后能将喷泉勾勒出更加绚丽的景色。如图所示,MM′为空气与水的分界面,设水下装有一盏彩灯S,射出一条光线SA,经平面镜反射后沿BO方向射到界面上的O点,再从O点射出水面。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准确位置和光线射出水面后在空气中传播的大致方向。

    (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甲是某人眼睛观察某物体的成像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的虚线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使该物体能成像在视网膜上.

    (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我国很多古代文学名句中都包含了一些物理知识,例如“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句词就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请在下面几例中任选一例,并说明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C.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选项________(选填“A”、“B”或“C”)说明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一列长300m的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半小时内通过了45km的路程.求:

    (1)火车在前10min内的速度.

    (2)该火车用此速度通过长为2700m的南京长江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先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自然界的许多现象都和水的物态变化有关.当温暖潮湿地面处的空气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由于那里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凝结成了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多姿的云朵.有时候,在湛蓝的天空中也会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云带,这是高空中飞过的喷气式

    飞机“描绘”出来的.由于飞机喷出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凝结后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在阳光的照射下,云带呈现出白色.

    (1)在形成云带的过程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

    (2)炎热的夏天,剥开冰棍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棍的周围出现了“白气”,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_____.

    (3)在某些烟尘污染严重的地区,雾天比其它地区要多,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