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0 题
  1. 《管子》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水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ー。下列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2.浅层地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    )

    A.大气辐射 B.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 D.地球内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8年1月4日晚我国出现了2018年首场流星雨。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 完成问题。

    图示流星体属于 (  )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绕恒星公转的天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中的选择性特征主要是指

    ①大气的吸收作用有选择性 ②大气的反射作用有选择性 

    ③大气的散射作用有选择性 ④以上三种作用都有选择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30年前电影《星球大战》 中首次描绘了一个有两次日出的世界(如图所示),如今这一想象被证明是现实。2011年9 月1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用开普勒探测器发现,距地球200光年的地方有颗行星在绕两颗恒星旋转,它和《星球大战》中虚构的星球十分相似,天文学家把它命名为“开普勒—16b”。这颗行星的体积、密度与土星非常相近,极有可能也是气体巨行星,中心由冰块和岩石组成,与绕转的两颗恒星几乎同处于一个平面。两颗恒星之间距离很近,比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更近。据此回答小题。

    1.下列现象,有可能在该双日行星上出现的是(  )

    ①全球白昼无夜 ②白天立物双影 ③双日此升彼落 ④某天一次日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该行星下列特征中,不利于其存在生命的是(  )

    A.体积、密度与土星非常相近

    B.同时接受两颗恒星照射

    C.绕转的两颗恒星之间距离很近

    D.与绕转的两颗恒星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网讯:专家预测,一颗编号为 417 9 的小行星“ 图塔季斯 (Toutat is)” 将与地球亲近,它体积 大,速度快,一旦靠近地球,被地球引力吸引过来,爆炸威力惊人。不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 究员季江徽昨天告诉大家,不用惊慌,“它只是从地球身边轻轻绕过,不会撞地球”。阅读材料并结合图,回答以下各题。

    1.“ 图塔季斯(Toutatis)”来自的小行星带位于(   )

    A. 火星和土星之间   B. 地球和火星之间

    C. 火星和木星之间   D. 地球和木星之间

    2.如果该小行星脱离其轨道后即撞击距它最近的行星,该行星是(   )

    A. 地球   B. 木星   C. 火星   D. 金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旅行者1号(Voyager1)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 东南丘陵 B. 山东半岛

    C. 黄土高原 D. 柴达木盆地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 提高作物产量 B. 提升地表温度

    C. 误伤途径飞鸟 D.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科学家称2012年是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关于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活动以黑子和耀斑为主要标志,主要发生在太阳内部②太阳活动剧烈时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无线电短波通信可能会受到干扰④黑子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大气层被吹散,表面成为不毛之地   ②其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

    ③行星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        ④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活动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火山的爆发 D.煤、石油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

    2.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为某企业生产的一种能互补性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智能化“风光路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中利用智能化“风光路灯”效果最佳的是

    A.贵阳 B.重庆 C.呼和浩特 D.杭州

    2.哈尔滨的智能化“风光路灯”风力发电效率最好的季节扇叶主要朝向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地球外部圈层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为300多米 

    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 B.②① C.③① D.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纬度相当,但年平均气温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 B.② C.④ D.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 ℃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小气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B.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2.“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  )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强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2.发生雾霾时,大气能见度变差,主要原因是

    A.⑤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底部没有放土的乙箱气温高了3℃。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的运动

    2.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大气削弱作用差异

    C.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四幅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中能正确描述环流形成过程的是

    A. B.

    C.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中四种局部环流形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哪一现象的产生,与逆温有关 ( )

    A.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山村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阴雨霏霏,连日不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央视网2009年3月27日消息:世界最大的塔式太阳能电站在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沙漠中建成,成为沙漠的“宝藏”。该塔式太阳能电站以集中太阳能发电(CSP)技术为基础,利用1 000多面硕大反射镜的镜面将阳光反射至中央塔,使塔内水温达到1 000℃以上。电站功率可达20兆瓦,足以为11 000户西班牙家庭提供能量。

    材料二: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科学家设想,把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E、F、G、H为世界上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以便在昼夜半球之间调节太阳能的余缺。

    (1)A、B两地都位于北纬40°~60°之间,其太阳能丰富的共同原因是:    

    (2)分析图中H点(30°N附近)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3)简要分析太阳能与其他常规能源相比较的优缺点。

    (4)若实现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你认为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列表比较A、B两地大气物理性质及天气状况。

    A地

    B地

    气温 (高或低)

    气压 (高压或低压)

    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

    天气状况

    (2)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

    (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__,当地吹________风。

    (4)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城市风,AB两处为市区的是________处,该处气温异于郊区的原因_________,城市风会加剧市区的大气污染,为此在该城市规划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或工业区时应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_。

    (5)如果A、B之间的温差增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____(增强、减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