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选择题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历八月,是庄稼人一年中美好的时光。不冷不热,也不饥:走到山野里,手脚时不时就碰到了果实上。秋收已经拉开了序幕:打红枣、割小麻、摘豇豆、下南瓜……庄稼人孙少安的心情和这季节一样好。真是他自己也难以相信,几年前他梦想过的一种生活,現在开始变成了現实。一群人穷混在一起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庄稼人的光景从此有了新的奔头。

    谁说这责任制不好?看看吧,他们分开オ一两个月,人们就把麦田种成了什么样子啊!秋庄稼一眼就増添了多少成色!庄稼人不是在地里种庄稼,而是象抚育自己的娃娃。最使大伙畅快的是,农活忙完,人就自由了,想干啥就能干啥;而不必象生产队那样,一年四季把手脚捆在土地上,一天一天磨洋工,混几个不值钱的工分。庄稼人也愿意活得自由啊!谁愿意一年到头牛马般劳动而一无所获呢?人们在土地上付出血汗和艰辛,那是应该收获欢乐和幸福,而不是收获忧虑和苦痛的……

    少安感到,他父亲的脸上也显出了他过去很少看见的活色。一年多前,当他像现在一样把队分开的时候,父亲曾多么担心他栽跟头呀!好,现在老人放心了,因为上面有人支持让这样搞哩!

    在他们这个责任组时,父亲实际上成了领导人。二爸一开始不愿“走资本主义道路”,牛着不出山,他没办法,父亲就到田家圪崂吼着骂了一通,二爸也就无可奈何的被吆起身了。对于二爸来说,大队的常年基建队已经解散,他要是不在责任组劳动,就没处去干活了——归根结底,他是农民,还拉扯着三个娃,不劳动一家人吃啥呀?

    少安家里眼下还没有什么大变化。老祖母八十二岁,仍然半瘫在炕上;母亲头发已经半白,但也没什么大病,照常象过去一样门里门外操劳;弟弟少平还在村里教书,今年二十ー岁,完全成了大人:小妹兰香去年考入了原西县高中——让全家骄傲的是,她考高中考了全县第三名。

    他们家里最大的煎熬,仍然是他大姐一家。罐子村实行责任组后,他姐夫王满银就跑了出去。说是做生意,可这二流子两手空空,谁知到什么地方瞎逛荡去了。政策一宽,社会一松动,有些农民已经开始脱离土地,向外地和城镇流去。这些人大部分出去就是靠カ气和手艺挣钱:也有些人鬼知道靠什么手段谋生呢。他们村金俊文的大儿子金富,半年前就出走了,至今都杳无音讯,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少安知道,他姐夫屁股一拍走了以后,那个家就又得靠姐姐一个人来操磨了。猫蛋今年八岁,已经在罐子村小学上二年级;狗蛋也已经六岁,明年就该上学了。可是他们不务正业的父亲丢下他们和母亲不管,一个人到外面逛世界去了——真是作孽!

    孙少安自己的家庭仍然是幸福的。他和秀莲从结婚到现在,一直保持着热烈的恋爱。据说有了孩子,两口子感情就要减少一些,而分散给了孩子。但是虎子降生以后,他两个的感情似乎倒更深了。是啊,仔细地品味,人生是多么美妙,又是多么神秘——这样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东西,竟是两个人共同创造的!他和她,通过这个娃娃,更意识到他们是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当他们共同疼爱孩子的时候,相互看一眼对方,心间就会淌过那永不枯竭的、温暖的感情的热流。

    有孩子以后,秀莲就更不讲究自己的穿戴,经常是一身带补钉的衣服。少安记得他很小的时候,那时还年轻的母亲就是穿着这样一身缀补钉的衣裳。像土地一样朴素和深沉的母亲啊!想起来就让人温暖,让人鼻根发酸。少安很喜欢妻子这身打扮,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记住这样一个母亲的形象……

    责任组实行以后,所有组的麦田比往年生产队种得又好又快;而且秋田也比往年多锄了一遍。金家湾和田家圪崂毗邻的地块,庄稼看起来明显地有了高低之差。东拉河西岸的劳动热情空前地高涨。孙少安尽管还是名义上的生产队长,但实际上田家圪崂现在有了十几个队长,甚至每一个农民都成了队长。早晨,再也不用孙少安派活和催促了,许多人现在出山都走到了他的前头!

    农历八月,麦子种毕,又停了锄务,而大規模的秋收还没开始,田家地的庄稼人多少年来破天荒第一次消闲了。好,人们开始有时间赶集上会,做点小生意;手巧的庄稼人,鼓弄起了家庭副业。眼下,少安还没有这份心。责任组的活是没什么可做了,他就又一头扑在了自留地里。做起圪塄帮畔,想多整出一块平地来,明年扩大蔬菜种植。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农村刚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背景展开叙写,弱化情节,注重以孙少安的视角来展现农村发生的变化。

    B.小说多处成功使用对比手法,如父亲和二爸的对比、父亲自身前后的对比以及孙少安自己家庭情况变化的对比等。

    C.“那是应该收获欢乐和李福,而不是收获忧虑和苦痛的……”既表达了眼前的幸福之情,也体现了对过去的反思。

    D.小说在农民生活的背后有着丰富的内容,既有对社会变化的喜悦,也有一丝担忧,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2.小说中孙少安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开篇写农历八月是庄稼人的美好时光,结尾又写农历八月农村的相关内容,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如此长期地、不断地发展壮大到底有何道理?有哪些规律?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真正兴旺发达的文明只有两个:一个是西方的欧美文明,一个是东方的中国文明。而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且连续不断,则又是世界上唯一的。他说:一种文明总会遇到外来的挑战,如果该文明能很好地应对这个挑战,就能继续发展;如果不能很好地应付挑战,就会衰退,甚至消亡。这里也有多种情况:一种是遇到强大外族的打击,整个民族被杀光杀尽,消灭了; 一种是民族内部长期僵化,没有改革,没有进化,像活的木乃伊,结果衰落了;有的则因自己的腐化而垮台;还有一种就是分裂,国家的内战不休。

    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组织力量衰退。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那么 就会中兴;如果改革失败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么外族敌人就会入侵。而外族入侵的时候,往往是我们民族的转机。历史上常常是外族人来了之后,我们华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我们华夏民族就壮大起来,统一起来。之后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又来了,我们民族再融合,又壮大,如此循环往复。其他国家民族遇到外族入侵,要么打赢,要是打不赢,这个国家或民族就会垮台。我们中华民族遇到外族入侵时,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况也很多,但却很难被征服。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一股韧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它们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变成一个民族,我们的民族从此又壮大起来。

    为什么中国可以融合外族,而西方就融合不了?我认为:一是我国一开始就是农业社会,生产力比较高,技术比较先进,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以发展文化;二是从西周开始,我们就有一个严密的宗法社会制度,后世总认为封建的宗法制度很束缚人的思想,其实我们民族正是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减少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父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罗马也有这种情况。一抢位子,就要打架,就要内乱。本来很强盛的部落,一分裂,就要自己打自己。

    一个社会的基本法律制度固定了,社会就会很稳定,内部斗争就会大大减少,这是民族强盛的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外族是很开放的。比如在唐朝,甚至有两三个外国人当“国务院总理”。

    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这样壮大,靠的就是改革和开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内部要积极进行改革,努力克服困难,改革成功了,我们的民族就会中兴。同时我们还要对外开放,这点更为重要,因为我们中国人有自信心,我们自信自己的民族很强大,外来的武力或外来的文化我们都不害怕。

    (摘选自金庸《不要一提起历史就认为我们民族不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明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历史悠久且延续不断、至今仍兴旺发达的文明。

    B.中国历史总是先统一强盛,后腐败衰退,再招致外族入侵,再民族同化、融合直至统一壮大。

    C.我们民族通常能打败外族,即使有时被打败也能同化融合外族, 所以中国文明延续不断。

    D.我们民族拥有的顽强抵抗力和开放包容性是我们民族不会轻易被外族征服的重要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多处使用对比的论证手法,来突出我们中国文明绵延几千年至今仍兴旺发达的原因。

    B.文章在谈到宗法制度对中国文明的消极影响时,也肯定了它积极的一面,具有辩证意味。

    C.文章第三段分别从经济、政治、外交等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华民族能同化融合外族的原因。

    D.文章总结了改革开放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意义,探讨了民族自信心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只要遭遇内部腐化、分裂、长期僵化封闭或外部强大力量的打击就会消亡。

    B.罗马因缺乏像我们西周时期那样严密的继承制度而在关键时候闹分裂,以致走向衰亡。

    C.唐朝历史上竟让外族人在朝任职,说明那时候我们国家是开放的,具有相当的包容性。

    D.如果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强大,那么专制和封建的政策就必定会导致国家落后乃至消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全球人口数量增加,垃圾增速远超人口增速,固体废弃物处置几乎成为许多城市的“心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生固体废物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亿吨左右。固体废物污染强度高,危害着人们的生存环境。

    固体废物根据其产生源和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三类:工业废物、农业废物和城市垃圾。固废垃圾处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在我国,固废妥善管理和处置工作目前主要遵循这三个原则。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宋国君向笔者说:“减量化就是在生产和生活中减少废物的产生,为城市减负;资源化指可回收物或固体废物作为原料进入生产和消费环节,只有废物作为原科变成产品回到消费者手中,才算是资源化;无害化指固体废物和垃圾的处理处置符合排污许可证即排放标准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空气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物排放、卫生要求都要符合相关标准。”

    根据这一原则,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废弃物转化为能源的行动,使中国的固体废物处置事业迅猛发展。

    (摘编自《绿色生活,变废为宝》,《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4月9日)

    材料二:2014年各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无害化处理率

    (数据来源于《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处理规模分析图表》)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的流入,垃圾产生量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据统计,2015年全市垃圾产生量已达790万吨,日均清运量2.17万吨,日处理能力1.52万吨,处理缺口达每天6500吨。“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2017年10月30日,北京市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全市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达到90%以上”的目标。

    目前,北京市在垃圾处理上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环卫专业作业单位向社区延伸,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化。但居民初次分类效率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更多的是依赖物业公司二次分类,集中分类和资源利用环节靠后。造成该情况的原因,一是分类回收标准不明晰、回收设施不健全。目前分类回收桶摆放只深入到社区层面,且并未实现全市覆盖。二是垃圾回收效率低,处理成本偏高。由于目前北京市主要采取“按人按月”收取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方式,垃圾分类和收集信息手段薄弱,在垃圾分类与否、垃圾产生体积上并未对市民形成数据管理和实质性的奖惩。三是垃圾处理网络与垃圾回收网络衔接不力。可回收物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衔接、有害垃圾分类与危险废物处理衔接、易腐及厨余垃圾分类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衔接,这“三个衔接”并不完善,生活垃圾网络整体上处于无序状态。

    (摘编自《健全奖惩机制,推进垃圾分类》《中国日报网》,2018年7月18日)

    1.下列不符合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原则的是(   )

    A. 实行净菜进城

    B. 石油液化气、煤气、天然气代替煤炭

    C. 酒店提供一次性卫生商品

    D. 以“小而精、简而美”为原则设计产品包装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垃圾分类不只是物理拆拣,更指向生产生活观念的变迁。通过分类让垃圾减量,就是为城市减负。

    B. 虽然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在全国整体已接近饱和,伯部分地区(如黑龙江、吉林和甘肃)仍有快速扩张的机会。

    C.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但难就难在将其顺利归位。每位公民都必须以负责任的心态积极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D. 提高“按人按月”收取的垃圾处理费数额,有利于解决垃圾回收效率低、处理成本偏高的问题。

    3.请结合材料,提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9年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有效撬动了本土原创科幻文学土壤的活跃指数,也增强了观众对国产科幻银幕巨制的信心。尽管这部电影在故事情节处理上略显生硬,人物形象的刻画也 不够立体,但是,     ,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硬科幻电影没有像以往的好莱坞大片那样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全人类自发的、共同拯救地球的中国式科幻故事。受其影响,我们的科幻小说不会只在小圈子内部      ,伴随着对影片原著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热议,一批新近亮相的国内中青年作家的科幻小说也纷纷登上热销榜,一派    。眼下,刘洋的《火星孤儿》、陈楸 帆的《人生算法》、江波的《机器之门》等科幻新作纷纷出版。第四届科幻春晚开展得很好,被科幻迷们        。主办方"未来事物管理局”邀请了20多位海内外的优秀作家,以“故乡奥德赛”为主题,请他们为故乡写一篇科幻小说或者对“故乡”进行解读。(  ),成为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的标志性力作,那么在视野边疆的拓展、题材手法的更新等方面持续发力的本土科幻小说,也可视作中国正借助流行文化铺展“仰望星空”的思考路径,成为推动读者不断突破对未来想象边界的工具。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增强了观众对国产科幻银幕巨制的信心,也有效撬动了本土原创科幻文学土壤的活跃指数。

    B.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有效提高了本土原创科幻文学土壤的活跃指数,也增强了观众对国产科幻银幕巨制的信心。

    C.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增强了观众对国产科幻银幕巨制的信心,也有效提高了本土原创科幻文学土壤的活跃指数。

    D.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观众对国产科幻银幕巨制的信心不仅增强了,本土原创科幻文学土壤的活跃指数也被有效提高。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瑕不掩瑜  孤芳自赏  生机勃勃  津津乐道

    B.瑕不掩瑜  顾影自怜  朝气蓬勃  津津乐道

    C.瑕瑜互见  顾影自怜  生机勃勃  夸夸其谈

    D.瑕瑜互见  孤芳自赏  朝气蓬勃  夸夸其谈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流浪地球》溢出了科幻的类型边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B.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流浪地球》如果说溢出了科幻的类型边界

    C.如果说溢出了科幻的类型边界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流浪地球》

    D.如果说《流浪地球》的里程碑式意义溢出了科幻的类型边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诞,字茂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从兄也。诞少有才藻,晋孝武帝崩,从叔尚书令珣为哀策文,久而未就,谓诞曰:“犹少序节物一句。”因出本示诞。诞揽笔便益之,接其秋冬代变后云:“霜繁广除,风回高殿。”珣嗟叹清拔,因而用之。袭爵雉乡侯,拜秘书郎,琅邪王文学,中军功曹。

    隆安四年,会稽王世子元显开后军府,又以诞补功曹。寻除尚书吏部郎,仍为后军长史,领庐江太守,加镇蛮护军。转龙骧将军、琅邪内史,长史如故。诞结事元显嬖人张法顺,故为元显所完。元显纳妾,诞为之亲迎。随府转骠骑长史,将军、内史如故。元显讨桓玄,欲悉诛桓氏,诞固陈修等与玄志趣不同,由此得免。修,诞甥也。及玄得志,诞将见诛,修为之陈请;又言修等得免之由,乃徙诞广州。

    卢循据广州,以诞为其平南府长史,甚宾礼之。时广州刺史吴隐之亦为循所拘留,诞曰:“将

    军今留吴公,公私非计。孙伯符岂不欲留华子鱼,但以一境不容二君耳。”于是诞及隐之并得还。

    除员外散骑常侍未拜高祖请为太尉咨议参军转长史尽心归奉日夜不懈高祖甚委仗之北伐广固领齐郡太守。七年,以诞为吴国内史。母忧去职。高祖征刘毅,起为辅国将军,诞固辞军号,墨绖从行.时诸葛长民行太尉留府事,心不自安,高祖甚虑之。毅既平,诞求先下,高祖曰:“长民似有自疑心,卿讵宜便去。”诞曰:“长民知我蒙公垂眄,今轻身单下,必当以为无虞,乃可以少安其意。”高祖笑曰:“卿勇过贲、育矣。”于是先还。九年,卒,时年三十九。以南北从征,追封作唐县五等侯。

    (节选自《宋书·王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除员外散骑常侍/未拜/高祖请为太尉咨议/参军转长史/尽心归奉/日夜不懈/高祖甚委仗之北伐/广固领齐郡太守

    B.除员外散骑常侍/未拜/高祖请为太尉咨议参军/转长史/尽心归奉/日夜不懈/高祖甚委仗之北伐/广固领齐郡太守

    C.除员外散骑常侍/未拜/高祖请为太尉咨议/参军转长史/尽心归奉/日夜不懈/高祖甚委仗之/北伐广固/领齐郡太守

    D.除员外散骑常侍/未拜/高祖请为太尉咨议参军/转长史/尽心归奉/日夜不懈/高祖甚委仗之/北伐广固/领齐郡太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即“死”,常用于皇帝。古谓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B.“拜”,文中指由平民之身而被授予官职,又如授、除、擢、拔等都是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语。

    C.“母忧”,母亲的丧事。我国古代,母亲去世后,为官者一般要离任为母守孝三年。

    D.“侯”,古代时期的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世其制多因时而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诞富有才华。他小时候才华就已显现,特别是帮堂叔王珣写的哀策文添加佳句,受到王珣称赞。

    B.王诞历任多职。他跟随元显任功曹,后任军长史、镇蛮护军和龙骧将军等,其间,多次立下战功。

    C.王诞见解中肯。他针对卢循强留广州刺史吴隐之的事情,向卢循陈述自己的见解,他和吴隐之得以归还。

    D.王诞深受恩宠。他尽职尽责而深受高祖的器重,高祖夸赞他“勇过贲、育”,死后被追封为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诞甥也。及玄得志,诞将见诛,修为之陈请。

    (2)长民知我蒙公垂眄,今轻身单下,必当以为无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绿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写平日寡欢少乐、惑眉苦脸的男男女女因为收成好而欣喜万分,说话也温和悦人。第一句使用了互文手法。

    B.“野蚕”两句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写野蚕作茧无人收取,只能自生自灭,可见夏茧的确获得了大的丰收。

    C.第七至十句写官家对农民巧立名目的盘剥,感情由喜转悲,形成一个大的波澜,显出文势跌宕之美,增强了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度。

    D.这首诗构思巧妙,选取农家生活的两个断面,用赋体直陈其事,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流畅、凝炼精警,于平易中见深刻。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如果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想要成为诗人徐志摩,它需要做些什么?①_____________,最大限度接近他的创作素材;其次,它要学习徐志摩同时代其他诗人的诗……但这样,②__________? 不,它还缺少一样东西,③_____________。所谓“功夫在诗外”,无论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还是“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无不来自诗人自身的生平际遇。人工智能只有具备徐志摩的人生经历,还原他的所有体验,才有可能真正创作出类似徐志摩的诗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30个字。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研究表明,过去近20年来,地球表面共新增超过约5.18亿公顷的植被面积,相当于多出一块亚马逊雨林。而其中三分之一的植被面积增长,要归功于中国与印度——特别是中国的植树造林工程与两国共同的农业集约化管理。

    NASA研究表明,中印的人为活动在地球绿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该研究主持者之一、波士顿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博士陈池(音)表示,“尽管中国和印度国土面积仅占全球陆地的9%,但两国为这一绿化过程贡献超过三分之一。考虑到人口过多的国家一般存在对土地过度利用的问题,这个发现令人吃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什么是祖国?一位作家说:“祖国就是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那亮着灯的窗户……”,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面对日新月异的祖国,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你会有着很多的联想、感悟和思考。

    “新华中学”拟将举办“盛世华诞,荣耀中华”的演讲比赛,请以“新华中学”李建国同学的名义,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