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单选题 27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据统计,在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漕运交通为21项,防治水害为33项,居民用水为14项。这说明唐朝时期

    A. 政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

    C. 民生问题被长期的忽视

    D. 财政支出的主体是水利工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这一转变

    A. 表明由华夷外交转变为近代外交

    B. 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C. 反映了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

    D. 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与下表中数字序号①②③对应的地域搭配正确的是

    中国古代思想家地域分布统计表(单位:人)

    时期地域

    边疆地区

    合计

    春秋战国至北宋

    91

    27

    1

    0

    119

    南宋至明清

    16

    73

    15

    10

    114

    合计

    107

    100

    16

    10

    233

    ﹣﹣(据《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A.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

    B.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岭南地区

    C. 黄河流域、岭南地区、长江流域

    D. 岭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7 题
  1. 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耦其耘。”(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材料反映了

    A.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 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

    C. 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D. 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两汉时期,塞北(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在当时四大经济区中,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是

    A. 山西、江南

    B. 山东、江南

    C. 龙门碣石以北、江南

    D. 山东、山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 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 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 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 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汉书》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东汉农民更加勤劳

    B. 铁犁牛耕等劳动工具的推广

    C.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 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

    A. 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 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 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 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7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就巴拿马从美国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问题召开会议。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对巴拿马的要求一致表示支持,没有一个国家的代表为美国的立场辩护,但美国行使了否决权。后经美巴谈判,巴拿马最终于1982年4月收回运河主权。巴拿马成功收回运河得益于

    A. 美国身陷越战国力严重衰退

    B. 第三世界对美国霸权的冲击

    C.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全力支持

    D. 巴拿马运河地位作用的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这实质上表明当时

    A. 周天子加强对土地的控制

    B. 诸侯权力增强

    C. 税收制度得到国家确认

    D. 土地私有权得到认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表明

    A. 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外交

    B. 二战后两极格局已最终形成

    C. 意识形态决定外交政策走向

    D.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濒临破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商定在对方首都举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这反映出

    A. 美苏关系缓和,平等互利 B. 美苏冷战的新形式

    C. 美国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 D. 苏联科技上的优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52年4月,周恩来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这一外交思想

    A. 突破了“一边倒”外交政策

    B. 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D. 促成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中国远古时代,河南的粮食产品主要是

    A. 小麦和大豆

    B. 玉米和水稻

    C. 甘薯和花生

    D. 小麦和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 农民生活艰辛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 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李成贵在《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写道:“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小农们”成为“最重要的变量”的原因是

    A. 人口数量较大

    B. 地域分布广泛

    C. 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D. 封建土地所有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苏轼曾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 宋代地主主要依靠土地剥削来积累财富

    B. 宋代地主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 宋代佃户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D. 宋代农村开始出现以租佃关系经营土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唐贞元八年(792年),江淮等南方诸州“霖潦为灾”“浸没田畴,毁坏庐舍”,有大臣上奏称:“幸者京师岁稔,夏麦又登……然赋取所资,漕挽所出,军国大计,仰于江淮。”要求加速救灾。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安史之乱对经济破坏严重

    B. 南方经济地位进一步上升

    C. 江淮地区发展为政治中心

    D. 江淮地区决定了国家税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

    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干预

    C.不依靠农业               D.以私营为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A. 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

    B. 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C. 手工业实现专业化生产

    D. 农工商业协调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A. 农产品进入了商品流通领域

    B. 农商皆本思想成为主流

    C. 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D.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面是研究者根据二战后的世界发展史所作的简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断完善

    B. 世界政治格局决定着经济体系

    C.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 政治格局与经济体系相互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是宋至清(鸦片战争前)我国粮食亩产量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数据整理).该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

    B. 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

    C. 玉米等高产作物大量引进

    D. 政府鼓励大量开垦荒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图漫画《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围剿公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农民对井田制的破坏

    B. 铁犁和牛耕的使用

    C. 土地所有者间的矛盾和斗争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出处

    记载

    《田舍》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史》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

    A. 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

    B.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C. 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 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初会痼疾。其原因是

    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 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 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 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西汉武帝接受桑弘羊的建议:“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置均输盐铁官。”这一措施

    A. 旨在推行郡国并行制

    B. 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

    C. 抑制了地方经济独立

    D. 不利于官营手工业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观察宋朝与唐朝的都城示意图,由此看出城市中的商业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 城市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B. 工商业成为城市的主要功能

    C. 突破了市场交易的时空限制

    D. “市”设置在城市核心位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宋代一些商人往往通过购藏图书、构筑馆阁、延师课子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士阶层靠拢;一些士人阶层逐渐抛却“安贫乐素”“口不言利”的传统信条,纷纷加人商人的行列。这一现象说明宋代

    A. 四民界限渐趋模糊

    B. 社会传统信仰改变

    C. 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D. 士商阶层相互渗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晁错(西汉)《论贵粟疏》

    材料三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到了明清时期,佃农所交地租,多的占到收获物的80%。清代陶煦说:“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商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土地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这种经营方式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1)材料一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