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国度。早在西周时期,汉字就被列为宫廷初级教育的必修科目。秦始皇统一中国,将“书同文”作为最重要的国策之一。东汉时期,许慎更是在《说文解字·序》中提出了“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论断。汉代还将规范书写足够数量的汉字,作为选官取仕的重要标准。可以说,汉字在人们心目中的这种神圣地位,是她得以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与所记录的汉语的高度适切性。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特别先秦两汉更是如此。汉字一字一个音节的特点,正与汉语词汇相适应,从而形成了字词之间清晰的对应关系。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方言分歧就极为复杂,如采用直接记录语音的拼音文字,必将导致不同方言区文字的分裂,并最终导致文化的分裂。而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正好弥补了拼音文字的弊端,可以在不同方言区之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

    ③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与中华文化的融通性。汉字的表意特点,使她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相互融通。书画同源的事实,决定了早期汉字的写意特征,如甲骨文的“象”字,长着长鼻子和健壮身躯,充满灵动之美。汉字优美的写意性形体,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书法艺术,构成了汉字历史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④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自身系统的不断调适和完善。一种文字能否长期充当全民的交际工具,关键在于这种文字能否有效满足语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充满智慧的中国先民们,运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理念,将一元化的象形方法转化为二元化的形声机制,产生了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而成的形声字。这种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使汉字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在书写方面,汉字由早期的整体象形性到小篆再到隶楷,一直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调整,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计算机问世以来,汉字又通过形码和音码等多重手段,粉碎了“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的预言。

    ⑤汉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几千年来一直支撑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汉字陆续远播于周边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并逐渐形成了覆盖东亚、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汉字文化圈”。在当代,随着中国实力的日渐提升和中华文化的快速传播,汉字正以其非凡的活力,健步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摘编自王立军的《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自古崇尚文字,尤其汉代把汉字书写和选官取仕相结合,才确立了它的神圣地位。

    B.汉字优美的形体和写意特性,使其成为独特的书法艺术,从而形成了书画同源的特征。

    C.汉字的书写一直由整体象形性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调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

    D.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汉字陆续远播并覆盖了东亚、东南亚地区,现正健步走向全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例举了汉字自古以来在教育、国策、取仕等方面的地位,阐明其经久不衰的缘由。

    B.文章2—4段采用了层递式结构,从三个方面深刻论证了汉字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C.文章第二段通过对比,阐明了表意体系的汉字能在不同方言区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

    D.文章的末段指出了汉字对中华文化传播发展的作用,并描绘了它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词之间清晰的对应关系,决定了汉字一字一个音节的特点与汉语词汇间的相互适应。

    B.我国方言的分歧极大,如果采用直接记录语音的拼音文字,最终将会导致文化的分裂。

    C.汉字由一元化象形方法朝着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的转化,才使得其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D.通过形码和音码等多重手段,汉字粉碎了计算机是其掘墓人的预言,更彰显其生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15年,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该航道目前达到10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30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铺设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空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二:日本《每日新闻》23日评论称,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大湾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的报道提到,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例如相异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仍相对封闭,而香港和澳门是自由港,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且没有资本管控。报道还特意关注一个问题:在香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

    英国广播公司23日载文道,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但需要吗?此前,他们更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逾千亿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23日报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该项目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它将粵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30分钟的车程。通车前,如果陆路往来三地,只能绕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3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轮也要1个小时。

    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而言,大桥的通车将提升珠海等三地人员和生产资料的流动效率,加深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联系,为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产业合作提供交通便利,为港澳经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腹地空间,并由此促进港珠澳产业的互动交流和升级。也就是说,港珠澳大桥对于港珠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乃至“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前夕,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对大湾区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会为区内产生几十万亿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远超大桥本身1000多亿元港币的投资,因此他对大桥收回成本很有信心。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伶仃洋的海域特点和香港国际机场的空域限定,使得港珠澳大桥在该海域只能采用隧道的建设形式。

    B.基于成本、效益、事故、质量、环保等一系列“争议”问题,英国广播公司反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

    C.美国彭博新闻社从科技能力和政治效应两个层面,深人分析了港珠澳大桥建成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D.总设计师孟凡超认为,港珠澳大桥虽然建设耗时长、投资大,但其未来所产生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此。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桥岛隧相结合方式建成的港珠澳大桥,既彰显了我国桥梁建设的奇迹,也多方面地展示了多领域科技创新能力。

    B.材料二中的美国《华尔街日报》在报道时,着重指出了港珠澳大桥通车以后,大湾区进一步整合所面临的诸多难题。

    C.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三地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效率得以提升,全国各城市群间产业合作也更便利。

    D.无论是对大湾区、泛珠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还是对“一带一路”的建设,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都有着深远意义。

    3.三则材料对港珠澳大桥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闻蛙鼓

    韩  弘

    ①——这不是蛙鼓吗?

    ②咕嘎……枯嘎……咕嘎,连片的蛙鼓汇成了美妙的合唱,从东面、南面、西面、北面,一阵阵海潮般朝我的小村、朝我的耳畔尽情地扑打过来。

    ③今年的五月,雨格外地多,一场接一场的,天气也冷一些。立夏过了好多天,水田里的稻秧才刚刚插上。傍晚的村庄刚被一场急雨涤洗干净,蛙鼓便由远而近,由疏而密地来了。这不是梦,是真真的久违的蛙鼓在阔别了好多年后第一次这么真切地、这么直白地、这么亲近地到来了。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乡村的气息,带着自然的韵律,携潮湿的五月不期而至。我认出了她,她也认出了我,疏忽了寒暄与世故,径直地奔过来,久违的朋友般紧紧地拥在了一起。她说,你可有点老了,都有白发了。我说,是啊,你可一点都没老,你的声音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响亮,浑厚……

    ④邻家有个把式爷爷,玉米种下了就背着手看天,每天都看。看看天,就低下头,又不时地摇头,嘴里不停地念叨,今年是咋了啊,该下雨了。过些天就蹲在房门口,还是看天。眯着眼睛,仰着脖子,那姿势和他的心情一样难受。带着极度的埋怨和无奈,念叨,这天到底是咋了啊,咋了这是?突然有一天,太阳刚落山,大块大块的云便漫了过来。把式爷爷兴奋地跨到院子里,一圈一圈地转。雨还是没有下,他又念叨,这到底是咋了啊,老天爷不开眼了啊!念叨完就失望地蹲在地上。一会儿,零星的蛙声传过来,不多时,便是从四面八方响起的蛙鼓铺天盖地地涌过来。把式爷爷腾地站起来,扬起双手兴奋地喊起来,哈哈,蛙神显灵了,蛙神显灵了……雨哗哗地下起来,直下了一夜。

    ⑤我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蛙神,也不知道把式爷爷为什么要喊这句话,更不知道为什么他喊完就真的下雨了,这也成了我总想弄明白的一个谜。我是在县城出生,在农村长大的,知道许多农村的事儿。“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乌来……”这样的节气歌至今还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却总也弄不懂这个事儿。后来,阅历多一点儿了就知道了,其实,青蛙喜欢叫是它高兴的表现,就像我们人高兴了就喜欢哼几句一样。青蛙不喜欢在太冷、太热或太干燥的环境里生活,它们喜欢阴凉潮湿的地方,所以下雨的时候对青蛙来说是最高兴不过的了。尤其经过一段天气晴燥的日子,天快下雨的时候,因为气压下降,湿度增加,空气中水分增多,青蛙的皮肤会得到充分滋润,于是就活跃起来了。同时,在阴雨连绵的季节里,很多昆虫大量繁殖,这些昆虫是青蛙最好的食料。而这时候青蛙刚度过寒冷干燥的冬天,正需要大量捕食昆虫以恢复体力。又有好食物,又有好环境,青蛙们就不禁纷纷高声歌唱了。所以,民间有“蛙鼓兆丰年”的说法,其实和“瑞雪兆丰年”的道理是差不多的。

    ⑥把蛙叫称为蛙鼓,《花镜·养鳞介法·蟾蜍蛙》里记载:“一蛙鸣,百蛙皆鸣,其声甚壮,名蛙鼓,至秋则无声。”是对“蛙鼓”一说很好的诠释。

    ⑦儿时,抓青蛙是件有趣的事儿。那时还小,顾及不到青蛙吃害虫的事儿,就知道青蛙的腿儿好吃,用火烤了,金黄色的,上面满是亮亮的油花,看着就眼馋,哈喇子淌好长。青蛙抓多了就吃,抓少了就玩儿。一人拿一个,抓住青蛙的腿儿,比谁的大。用木棍敲它的背,一会儿,青蛙的肚子就鼓满了气,跟气球一样。再一会儿,就会在头的两侧鼓出两个大大的泡泡来,原来,它就是靠这两个泡泡发声的。

    ⑧寒来暑往,承受了太多城市的喧嚣和晋惠闻蛙般的人群,便时时梦想回到童年,回到乡间,回到自然中去。听蛙鼓蝉鸣,看稻浪如波,嗅泥土芬芳,闻朴素乡音,淡远的、恬静的、超离的、无为的、清雅的。在偏远的小村置一块地,搭建一方栖息的草堂,杂乱地种一些树,房内挂几幅附庸风雅的条幅。月下,沏一壶茶,摇一把扇,对月而歌,算是心灵的回归吧。阵阵蛙鼓传来,不觉黯然。人,何如蛙鼓般的纯净?何如蛙鼓般的率真?又何如蛙鼓般的朴实啊!太多的世俗,太多的虚伪,太多的名利,太多的欲望已经把我们许多人和自然永远地隔绝了。所谓的回归充其量不过是讨一份暂时的自欺欺人的清净罢了,哪怕打扮出一副道骨仙风的样子,哪怕弄些最古老的树皮把自己裹起来。因为许多人如斯,起码我自己永远也达不到那种淡泊的境界。

    ⑨蛙鼓又鸣,蛙鼓阵阵。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运用比拟手法,赋予蛙鼓以人的情感,更显亲切,表达了作者对久违的蛙鼓不期而至的亲近和喜悦之情。

    B.作者用较大篇幅叙述“蛙神显灵”的故事,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为蛙鼓蒙上一层神秘色彩,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C.第七段写儿时抓青蛙的趣事,笔触细腻,表现出作者对亲近自然的生活经历的缅怀,并与当下城市生活形成对比。

    D.这篇散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构思手法,通过“又闻蛙鼓”这一现象引发感悟,表达了深刻的主旨,形成幽默的风格。

    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蛙鼓”的含意。

    3.文章用“蛙鼓又鸣,蛙鼓阵阵”作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汉王大惊。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项王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走入成皋。

    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破齐赵且欲击楚乃使龙且往击之淮阴侯与战,骑将灌婴击之,大破楚军,杀龙且。韩信因自立为齐王。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使盱台人武涉往说淮侯。淮阴侯弗听。是时,彭越复反,下梁地,绝楚粮。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复从将军。”乃东,行击陈留、外黄。

    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坑之。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往说项王曰:“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坑者。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

    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破齐/赵且欲击楚/乃使龙且往击之/

    B.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破齐/赵/且欲击楚/乃使龙且往/击之

    C.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破齐/赵且欲击楚/乃使龙且往/击之

    D.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破齐/赵/且欲击楚/乃使龙且往击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淮阴侯,指的是西汉开国功臣韩信,“淮阴”是他的籍贯和受封地,“侯”是“诸侯”之意。

    B.舍人,古汉语既指旅店的主人,又是左右亲信或门客的通称。本文中用的是第二种意思。

    C.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楚汉相争时是两军对峙的临时分界,比喻事物界线分明。

    D.妻子,古汉语是指妻和子女。《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即是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汉相争中,项王要与汉王一决雌雄,让百姓免于战乱之苦,汉王被迫应战,受伤逃走。

    B.因为韩信打败楚军,杀了龙且,自立为齐王,项王派人去游说韩信联楚背汉,遭到拒绝。

    C.项王听从了外黄令门客儿子的利害分析,赦免了准备活埋的人,睢阳人为此争着归附他。

    D.汉军日益强大,粮食充足,汉王连续派人最终说服项王,楚汉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坑之。

    (2)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唇·素香丁香

    南宋  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1.下列对诗歌句意理解与表现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落木萧萧”,本是用来描写秋天景象的,这里被移用来描写丁香尚在含葩而未吐蕊时的环境和氛围,这是一种衬托。

    B.此词上阕从两个方面落笔:一方面描写了丁香的形态,如“琉璃叶下琼葩吐”;另一方面写了丁香的意趣,即“幽人趣”。.

    C.下阕由形及神,写丁香得精神。既写了丁香规劝梅花不要嫉妒,自己是无意间才争春斗艳的,又写了丁香散露出的愁绪。

    D.全词多处用典,内涵深远。“落木萧萧”化用了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江南主”指的是南唐皇帝李璟或李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的场面凄凉悲怆,尤其是荆轲之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诗中描绘初春气象隐约闪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到,(     )。所以,我们在利用网络的同时,也应该防止网络的伤害,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网络会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与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__________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___________,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我国网民数量世界第一,俨然已成为网络大国。

    但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是__________的,已经成为事关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因此,网络安全已成为当下____________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对我们广大网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网络安全日的宣传能给我们的网络带来更安全和干净的环境。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在利用网络的同时,也应该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关注网络安全问题,防止网络的伤害,让网络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B.我们在利用网络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网络安全问题,加强网络安全防范,防止网络的侵害,让网络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C.我们在利用网络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网络安全问题,防止网络的侵害,加强网络安全防范,网络会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D.我们在利用网络的同时,也应该防止网络的侵害,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关注网络安全问题,让网络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网络虽然有强大功能,也有其易受到攻击的脆弱一面

    B.虽然网络功能强大,也有其脆弱易受到攻击的一面

    C.网络虽然功能强大,也有其脆弱易受到攻击的一面

    D.网络也有其脆弱易受到攻击的一面,虽然功能强大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休戚相关      日新月异      丰富多彩      当务之急

    B.息息相关      日新月异      空前未有      迫在眉睫

    C.休戚相关      推陈出新      丰富多彩      当务之急

    D.息息相关      推陈出新      空前未有      迫在眉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是王兵同学给班主任李老师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5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李老师:

    你喊我今天上午到班级商议弄黑板报一事,因临时身体有恙,不能赴会,特告知,请见谅。

    王兵

    12月6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文是运载火箭发射前相关工作的一段新闻报道,请分三点对“检查过程”进行概括,每点不超过20字。

    运载火箭首先进入技术准备区的专用厂房。在这里先对火箭上的仪器设备进行单元测试,即对仪器设备单独进行测试,检查其性能和精确测量其参数。单元测试合格后进行分系统测试,它是在系统处于工作状态下,对系统内各仪器设备工作的协调性和功能进行检查。接着,各分系统之间进行匹配测试,检查系统之间工作是否协调匹配。最后进行箭上所有系统都参加的总检查,总检查一般要进行多次,以模拟各种飞行状态来验证运载火箭全系统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并使火箭达到符合发射状态的要求。总检查之后,开始在运载火箭上安装各种火工品和火工装置,并准备转场。当运载火箭在技术准备区经检查测试达到可以进行发射的状态后,即可转运到发射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孙中山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稟,各尽所能。——歌德

    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屠格涅夫

    爱国是一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感情,是一个民族精神财富中最珍贵的,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当我们在巨大的个人利益诱惑面前,当我们通过自身努力学有所成之时,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时,我们要用生命和汗水捍卫国家的尊严。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准备以怎样的实际行动表达爱国情怀?请结合,上述材料,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