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材料作文 1 题,选择题 6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
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雄安新区自2015年2月以来,经过多次会议部署、实地调研、科学论证,2018年4月公布规划纲要,年底总体规划(2018-2035年)获得国务院批复。这样的“慢功夫”赢得国内外赞誉。

    廖俊波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拼劲,仅用4年时间就把福建政和县从“省末尾”带入增长速度“省十佳”。快速度赢得群众的掌声。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列小题。

    中国印章文化源远流长。印章在古代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说文解字》言“印,执政所持信也”,揭示了印章功能的核心——信。“示信”’,是印章文化功能最本质之点。秦以前,官、私印都称“玺”,起初作为商业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以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印章和政治仪礼结下了不解之缘,汉初名臣张良_____,解印绶辞归,意味着权力的卸除。

    印章的发展史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在秦汉时期,另一次在明清时期。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明清是印章热的时代,期间名家竞起,流派争衡,印学理论更是_____,促成印章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印章在发展中,出现了丰富的品类,如表字印、室名印、别号印、收藏印、鉴赏印、考订印等等,_____。印章可分为实用的、非艺术性的印章和艺术性的印章。_____,这两部分不是截然分开、互不包容的,而是变动不居、互为转换的。

    今天,印章的示信功能已明显削弱,但它的美学系统正在加强甚至扩展。(     ),已显露其“出蓝”之势。印章艺术,正以一种中国的语言方式,向世界讲述着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功成身退 层出不穷 俯拾皆是 因而

    B.韬光隐晦 应接不暇 不一而足 然而

    C.功成身退 层出不穷 不一而足 然而

    D.韬光隐晦 应接不暇 俯拾皆是 因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B.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C.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D.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

    B.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

    C.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

    D.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对秦汉范型来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网罗:搜集

    B.仆诚以著此书       诚:诚实,真诚

    C.若望仆不相师       望:怨恨,抱怨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非常:不同寻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C.考之行事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选项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A.梁,吾仇也

    B.燕王,吾所立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D.请其矢,盛以锦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国语》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纪传体著作。

    B.单于:秦汉时匈奴君主的称号,高适的《燕歌行》中“单于猎火照狼山”指敌酋。

    C.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如《伶官传序》有“遣从事”一说。

    D.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称为太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漠穷秋塞草腓   腓:肥沃

    B.摐金伐鼓下榆关   摐金:击鼓

    C.雕栏玉砌应犹在   砌:台阶

    D.举天下之豪杰     举:列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丘兆麟劾之,复移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馀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录其孙为中书舍人。

    (选自《明史》,有删改)

    1.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

    B.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

    C.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

    D.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

    2.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试是科举考试名,明、清两朝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乡试,中试者被称为秀才。

    B.庶吉士又称"庶常",是明、清两朝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负责起草诏书等。

    C.历法指推算日月星辰之运行以定岁时节候的方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类。

    D.文渊阁指明代宫内贮藏典籍及皇帝讲读的地方,《永乐大典》纂成后便被放置在南京文渊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光启博学强识,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法、火器等技术,完全掌握其方法。继而遍习兵法等其他书籍。

    B.徐光启胸怀大志,可是不被重用,几起几落,曾先后遭到兵部尚书崔景荣、御史邱兆麟和魏忠贤的党羽智铤弹劾。

    C.徐光启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他负责编写《测天约说》二卷等著作,后来又呈上观测天象的四条理论,其中以论述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

    D.崇祯皇帝因为日食预报发生错误,想要处分钦监台官。但徐光启认为任何一种历法使用久了,就必定出现差错,应该及时修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抑本其成败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摐金伐鼓下榆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衣远戍辛勤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杀气三时作阵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

    (7)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弄妆梳洗迟。

    (9)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