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2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4 题
  1. 思想家茹兆光先生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 内心世界

    B. 自然规律

    C. 社会规律

    D. 天的意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呐。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下列言论与该材料所出学派倡导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B.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C.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D.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彗星”的记载,认为“彗星”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项做出的判断

    A. 理是万物本源

    B. 君权神授

    C. 天人感应

    D. 吾心即宇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中叶以来,三教鼎力的局面逐渐走向融合。到北宋时期,寺院也开始倡导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寺院则称“报国寺”。这说明

    A.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B. 佛教融合儒学伦理观念

    C. 佛教逐渐成为社会主流

    D. 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朱熹对《大学》极其推崇,相比于正心诚意、修身养性更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 注重逆德教化的重要性

    B. 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

    C.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

    D.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王夫之指出,为民为公,乃千古之法的精义所在,君主虽位尊权重,其意志仅一人之义,属“私”。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人们害怕这个国王暴虐地执行法律。由此可知,两人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A. 都有新阶级力量的推动

    B. 对未来社会制度有精心的设计

    C. 质疑和防止君权过于集中

    D. 体现出鲜明的民主共和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是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的作品,他的画作留白较多,相比于其他画家的繁复画而他反而更喜欢做减法。他曾在画作自题“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以表心意。据此可知,下图

    A. 注重工笔细致

    B. 讲究借物抒情

    C. 追求细腻写实

    D. 体现神形兼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人将明清时期的西方科技比喻为“传统科技的晚霞和近代科学的曙光”,这里的“晚霞”是指

    A. 反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

    B. 官方编纂的大型图书成就

    C. 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涌现

    D. 古代小说的蓬勃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对下列哪位诗人的描述

    A. 柳宗元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福建巡抚徐继畬在1848年完成的《瀛寰志略》中有这样的叙述:“华盛顿,异人也…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向创为推举之法,几於天下为公……米利坚合众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据此可知徐继畬

    A. 具有崇洋媚外的思想

    B. 对美国侵略我国的野心认识不足

    C. 批评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D.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启蒙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新文化运动被称为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

    A.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B.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D. 奠定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梁启超在1923年发表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说:“我觉得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正像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变蛾蜕壳,自然是一件极艰难、极苦痛的事,哪里能够轻轻松松的做到。心理上还有必变必蜕的觉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艰难苦痛经过了,前途便别是一个世界。”下列不属于梁启超说的变蛾蜕壳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经历院系调整后,重庆大学将原有的理学院、文学院等拆分迁出或与其他高校合并,而自身仅保留工学院,重点发展工科类院系。这些调整反映出

    A. 国家教育体系日趋完善

    B. 教育发展适应国家战略需要

    C. 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D. 国家有计划地整顿改造旧教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70年6月,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己停止的高等学校招生,招生对象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招生办法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这种做法

    A. 在事实上废除了高考制度

    B. 体现了拨乱反正的要求

    C. 导致了中学应试教育的发展

    D. 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人们的视野从自然转向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美德、善、恶的问题”。他旨在说明苏格拉底

    A. 强调道德和知识的有机结合

    B. 具有主观性与相对性

    C. 追求功利主义的思想倾向

    D. 认为人是哲学研究的主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有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人性无所不在,不可窒灭,更无从回避。”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

    B. 罗马法学家的自然法原则

    C. 中世纪神学上帝创世的观点

    D.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主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马丁・路德认为每位基督徒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圣经》。该观点意在

    A. 宣扬因信称义

    B. 主张因行称义

    C. 倡导理性主义

    D. 否定上帝创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十四世纪中期,威尼斯的人们热衷于让孩子就读“俗语学校”。在接受“俗语学校”的识字教育后,大部分男孩开始学习商业算数,一少部分学生则进入“拉丁文法学校”学习。教育的首要目标也不再是为了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的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出威尼斯的教育

    A. 突显了人文主义理念

    B. 受学生的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C. 办学模式己经非常成熟

    D. 完全摆脱了宗教束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对孔子评价很高,他说:“孔子常说仁义,若是人们实行此种道德,世上也就不会有什么斗争了……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如此评价孔子的原因可能是

    A. 儒家所宣扬的“仁政德治”与“开明君主制”有共同之处

    B. 孔子思想的某些内容符合启蒙思想家反封建专制的需要

    C. 儒家思想中宣扬了理性主义

    D. 孔子思想具有民主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7世纪的科学革命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场革命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用本国语言即普通民众的语言写作,而不是用拉丁语写作。”他们的做法

    A. 摆脱了罗马教会对本国的控制

    B. 揭开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序幕

    C. 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推广和普及

    D. 是科学革命成功的根本保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789年8月4日,包括诸多贵族议员在内的法国议会投票,废除旧制度时期大部分封建权益和等级特权。这被认为是欧洲实行千年的中世纪制度走向崩溃的标志性事件。法国贵族愿意投票放弃自己特权的主要原因是

    A. 受人生而平等的启蒙思想的影响

    B. 投机革命的权宜之计

    C. 希望在新政府中取得更多权力

    D. 路易十六已经被送上了断头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办法保障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如果还没有引入社会契约以及随着而引入的君臣关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切。如果对自由的限制必需来自一个理性的规则,因此也来自国家的法律,那么那些限制必然也为公共福利和个人福利所求,这样,每一个理性的人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这段话最有可能出现于下列哪个时期

    A. 罗马帝国时期

    B. 文艺复兴时期

    C. 宗教改革时期

    D. 启蒙运动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862年,马克思在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后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A. 生物进化论对人类社会有积极启示

    B. 达尔文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C. 生物进化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D. 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图是布拉克的代表作品《埃斯塔克的房子》,在这幅画中,房子和树木皆被简化为几何图形。据此判断,与布拉克风格一致的画家是

    A. 达芬奇

    B. 莫奈

    C. 凡高

    D. 毕加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作“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弓公迄,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然而,政治自由只有在温和的政体里存在,但是,它并不总是存在于政治上温和的国家里,只有那里的国家权力不被滥用的时候才存在。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每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力:立法权、对有关国际事务的执行权和对民法有关事务的执行权二在自由的国家里,每个人都被认为精神上是自由的,不受他人的支配,应该使人民集体拥有立法权。

    ——摘编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儒学新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报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有关自由和权力的观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对东西方当时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分析成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强力”军功、政绩而不以宗法统绪取富贵,已成为秦代的一种时尚,本来以军功、政绩摄取富贵是一种进步,但是当其片面强调这个方面而忽视道德伦理的作用时,就容易使帝国上下形成一种刻薄寡恩、重刑酷法、以利相竞的风气。

    ——摘编自李禹阶、赵昆生《秦帝国统治思想的狭险胜与局限性》

    材料二  陆贾是西汉初年的思想家,他认为秦王朝君主权力太大导致政治暴虐,进而提出君主应像尧舜禹一样“无为”。但“无为”的目的是“无不为”,是以儒家的礼义教化收拾人心,整合社会,秩序上下,严格尊卑……同时实行“仁政”“德治天下”……所谓“仁政”“德治”,即是轻刑薄赋,不误农时。

    ——摘编自李禹阶《陆贾新儒学“圣人”观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代的官方统治思想,并概括其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陆贾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社会愿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百年来的危机,根本上是一个文化的危机。文化土有失调整,就不能应付新的文化局势。中国近代政治军事上的国耻,也许可以说是起于鸦片战争,中国学术文化上的国耻、却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儒家思想之正式被中国青年们猛烈地反对,虽说是起于新文化运动,但儒家思想的消沉、僵化、无生气,失掉孔孟的真精神和应付新文化需要的无能,却早腐蚀在五四运动以前。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生活上失掉了自主权,丧失了新生命,才是中华民族的最大危机。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学者对文化的反思,其中蕴含了诸多启示。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