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书写 1 题,选择题 3 题,其他题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4分)

    ①分qí(   )  ②脸(   )  ③jué(   )别     ④(   )时 

    ⑤zǐ(  )妹    ⑥树(   )  ⑦nì(     )笑    ⑧菡萏(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海伦•凯勒,英国作家、教育家。

    B、《我的老师》的作者是魏巍,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东方》、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C、《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

    D、《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选词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       地过着求学的岁月。

    ②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      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③ 我们阅读名著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能获得人生的  

    A、孤单、尽力、启迪           B、孤独、竭力、启迪

    C、孤独、尽力、启蒙           D、孤单、竭力、启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加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些字使我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B、元宵节,街上呈现出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分别二十多年后,没想到这对老朋友又在小镇萍水相逢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下列句子中各有一处错误。(2分)

    ①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②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2012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填空。(4分)

    ①《龟虽寿》中“                ;              ”写出了曹操的雄心壮志。

    ②《过故人庄》中“                           ”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学校组织以“善待汉字,热爱母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搜集到如下资料。(4分)

    ①“汉语热”在世界各地迅速升温,日前全球已有210所“孔子学院”(国外学习汉语的学校)日本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练习汉字书法,韩国练习汉字书法的民众愈十万人。

    ②在我国一个有600多人参加的高级翻译大赛中,许多选手英译汉时错字连篇、词不达意、词汇贫乏。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文字流畅、词汇丰富的二等奖得主竟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评委普遍认为,我国汉字应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③国内某网站做了“我国汉字应用现状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内容  

    数据统计

    喜欢敲键盘,不愿动笔写

    57%

    常提笔忘字,常写错别字

    83%

    字体不美观,从未练书法

    79%

    1.请你阅读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超过30字)。(2分)

    2.针对材料③及中考网上阅卷的形势,向班里提出一项活动倡议;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11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请用“/”线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停一处,共2分)

    ①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②待  君  久  不  至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与友行(       )      ②尊君在(      )

    ③太丘舍(       )       ④相而去(      )

    3.翻译句子:(2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5.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4分)

    1.《繁星》《春水》是冰心在探索人生的过程中灵光闪动的汇合,里面包含着她对生命真谛的认识和理解,包含着丰硕的哲理。内容包括­对               _   ,对­_           _   _,对­_               等等。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诗中的“风雨”用来比喻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下列练习。(10分)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结合文意,请写出第①段中两个“悄悄地”的含义。(2分)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她又悄悄地进来                                      

    2.结合文章内容,体会第①段中加点的“忍”字,说一说母亲忍受的是什么。(1分)

    3.第③段中,写“我”答应去看菊花,母亲喜出望外,这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1分)

    4.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花儿,请分别说说有什么作用。(2分)

    5.文章中的母亲令人难忘,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母亲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2分)

    6.第⑦段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文段中的描写内容简要说明。(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4分)

    轻  放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  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A.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气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B.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C.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似乎,他遇到的是一个神经稍稍有点错乱的老人。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D.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帐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11)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4期)

    1.文章写了父亲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

    2.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从文中A、B、C、D处任选两处作批注(照抄示例不得分)。(4分)

    示例:我选  A  处;批注:与其一味的抱怨、哀叹世风日下,不如身体力行做点什么。

    我选     处;批注:                   

    我选   处;批注:                    

    3. 联系全文,认真品读第(11)段,回答下面问题。(4分)

    (1)为什么说硕士毕业的“我”“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2)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字数在50字以内。(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进入初中,意味着人生新的旅程开始。对人生,我们会有许多想望,许多憧憬;同时也会滋生不少困惑和忧思。请以“我的想望”(或“我的憧憬”“我的困惑”“我的忧思”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走进七彩生活,人们常常发出“真好”和赞叹和感激。“有家真好”,那里充满浓浓的亲情;“有朋友真好”,他们帮我们驱赶孤独,带来快乐;“有音乐真好”,那里是我们心灵的乐园;“有梦真好”,我们的人生有了寄托……

    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不限文体,字数500以上)

    同学们,根据你的喜好,请从以上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