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德国《汉诺威汇报》曾就我国70年代某项重大科技成就发表评论: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项科技成就是指(  )

    A. 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B. “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C. “神舟5号”飞船的往返成功   D.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

    A.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至今(2016年)为止,西藏人民“苦变甜”的生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 (   )

    A. 55年   B. 60年   C. 70年   D. 65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西方殖民主义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对这一论述最有力的证明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B、抗美援朝的胜利C、解放战争的胜利D、土地改革的完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教师”、“最美乡村医生”……在20世纪50年代人民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有(  )

    ①邱少云            ②焦裕禄          ③雷锋             ④黄继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

    A. 1951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4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

    A.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实现(   )

    A.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B. 农业合作化   C. 手工业合作化D、工商业国有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956年底,“三大改造”已基本完成。依据以上史实,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D.社会主义总路线取得了伟大胜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事件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  )

    A. 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农业合作化

    C. 手工业合作化           D.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 “一国两制”   B. 民族区域自治   C. 改革开放   D. 民族平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中共八大决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加速社会主义改造   B. 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开展阶级斗争   D. 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是一张历史漫画图片,它最能反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哪一种错误(  )

    A. “高指标”   B. “瞎指挥”

    C. “浮夸风”   D. “共产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根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这段描写表现的历史场景是 (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抗美援朝时期   C. “文革”时期   D. 五四运动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邓小平在评价建国后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其“反面教训”主要是它肆意践踏了民主与法制。邓小平评价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

    A. “大跃进”运动   B. 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 D.改造私营工商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64年的某一天,《人民日报》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内容是(   )

    A.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事件是(  )

    A. 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B. 在上海签署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C. 中美双方互派大使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

    A. 建立经济特区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863”计划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

    A.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C.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D.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问题:

    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

    材料一  1842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材料一中“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展示二:现代独立自主篇

    材料二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的突出成就表现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举出两例)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展示三:新时期改革开放篇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设立的最早、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在哪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副农家对联:“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直接相关?“今岁分田”又指党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举措与哪次会议有关?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两个重大事件?

    (3)从“当年”到“今岁”之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三个失误分别指的是什么?

    (4)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它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62千米,这是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历史转折。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28年”的起止时间。

    (2)在建国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哪部文献?材料二是1954年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的内容?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