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null 1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单选题 22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null 共 1 题
  1. 福特的创新是用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驱动福特式“创新”的是

    A. 集中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B. 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

    C. 美国的劳动力严重短缺

    D. 标准化生产开始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美国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责任是裁决涉及宪法解释问题的案件,判定某项法律或政府行动是否违宪。这一被称为司法审查的权力使最高法院能够否决联邦或州的法律,如果这些法律在最高法院看来是与宪法相冲突的话。”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最高法院是美国国家权力中心

    B. 联邦和各州并无独立的立法权

    C. 最高法院统揽国家各级司法权

    D. 体现了国家权力的分权与制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的京师与各州县,均设有店宅务,负责对政府公屋的出租与管理。京师的左右厢店宅务,设“勾当店宅务”一员,“勾押官”各三四员,“掠房钱亲事官”各四五十名负责招租、收租,另有“修造指挥”各五百人,店宅务的账目管理非常周密、严格。店宅务每日需要登记的账簿多达二十八种,包括旧管入库簿、赁簿、欠钱薄、新旧界倒塌屋簿等。由于店宅务公屋具有廉租房性质,政府对租赁店宅务公屋之人有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应监官、典押公文人员、作匠之类,在京管辖两务官吏,不得承赁官宅、舍屋、地段,违者杖一百以上,”在京城拥有房产的市民,也不得承租汴京店宅务的公屋。

    ——摘编自吴钩《宋朝的廉租房制度堪称完备》

    材料二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在住房保障方面,美国的一大特色是通过立法保障来实施各项措施,《住房法》规定政府必须为低收入者提供较低租金住房,其租金一般不到私有住房租金的一半。而英国则是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营、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屋,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

    ——摘编自陈小春、杨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廉租房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推行廉租房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廉租房制度形成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上述举措对我国改善居民住房问题的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清对外交往史上,出现了一个特别傲慢的人,他就是李鸿章。大清官员在对待外夷方面,态度随着大清武力的一败再败而逐渐发生改变,大致的规律是——前倨后恭!而李鸿章却变化不大,总的来讲,是一直坚持“倨”。

    李鸿章旅游到英国,对英国的一架缝纫机都能着迷,并不惜重金,给老太后购回一台!但他忽略了最不该忽略的一件东西——他在代表西方民主制度的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是一窝蜂似的吵架,说:“无甚可观!”毕竟是清的栋梁,老先生骨子里还是傲慢的!“无甚可观——四个字,代表了当时整个民族的视野。

    (1)依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在外交上一直坚持“倨”的原则。

    (2)依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认为英国下院辩论“无甚可观”观念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陈忠实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以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是一部描绘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白鹿原是陕西西安周边滋水县的一个小山村,村子里住着白、鹿两大家族,白嘉轩、鹿子霖为族长之位长期争斗不休。“皇帝失了龙庭”后,县城警察四处剪人辫子,张榜公示禁止缠足,白鹿原陷入恐慌。十多年后,蒋介石的北伐波及滋水,白鹿两姓许多后生加入国共两党,长工黑娃带头成立了“白鹿原农民协会”,批斗两大地主白嘉轩、鹿子霖。很快,南方传来消息,蒋介石铡了许多共产党,黑娃逃匿山中。鹿子霖之子鹿兆鹏辗转到了陕北根据地,并在中条山抗战中因功被提拔为八路军团长。1949年5月,鹿兆鹏回到滋水县策动起义成功,滋水县解放。

    结合晚清民国的相关史实,从上述小说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材料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2 题
  1. 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这一变化说明

    A.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B. 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C. 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 齐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入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新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 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B. “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C. “钞引”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 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占总值%)。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年份

    进口商品

    出口商品

    钢铁和机械

    棉纱及棉制品

    棉花

    矿砂及金属

    1925年

    6.5

    20.7

    3.8

    2.9

    1928年

    7.2

    15.8

    3.4

    2.1

    1931年

    9.3

    7.9

    2.9

    1.6

    A. 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

    B. 南京国民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当时国内工业建设有所发展

    D. 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著名古希腊史专家弗罗洛夫说,由于充当领袖的贵族的个人私欲必然使他们和人民群众之间存在距离,而由此引起的两者间的冲突,往往以某一领袖人物的垮台而告终。这反映了在雅典

    A. 不可能出现贵族专权的局面

    B. 民主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C. 平民有维护民主的意识

    D. 不能存在居领导地位的权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可见其

    A. 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

    B. 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C. 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特点

    D. 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A. 勒索大量赔款

    B. 协定关税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割占香港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历史学家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 共和制和议会制

    B. 君主制和共和制

    C. 立宪制和共和制

    D. 君主制和议会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门第社会违背历史潮流

    B. 察举制打破了官僚政治体系

    C. 科举制要优越于察举制

    D. 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这种官制的设置导致

    A. 宗法制度强化

    B. 宰相总揽庶政

    C. 君主专制加强

    D. 外戚宦官专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秦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九卿具体执行,九卿如奉常(管宗庙礼仪)郎中令(管宫警卫)廷尉(管司法审判)宗正(管宗室事务)治粟内史(管财政税收)等;而唐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六部具体执行,分为吏、兵、刑、户、礼、工六部。六部取代九卿,说明了

    A. 行政效率的提高

    B. 贵族政治的衰退

    C. 中央集权的强化

    D. 皇权专制的弱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元史》载:“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其系至重……大都设置总急递铺提领所……凡铺卒皆腰革带,悬铃,持枪,挟雨衣,赍(携带)文书以行。”以下对该机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巩固统一帝国

    B. 维持地方治安

    C. 转运地方财赋

    D. 抑制武将势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逐渐合法化。老百姓“富家以财,贫人以驱,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而月港“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其殆天子之南库也”。据此可知

    A. 明朝始终奉行鼓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B. 对外贸易有利于改善国计民生状况

    C. 福建地区是明清对外贸易主要通道

    D. 私人海上贸易造成了贫富分化加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合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

    A. 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 使列强侵略势力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C. 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D. 促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办厂合法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是根据《大清会典》、《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编制的1855—1858年江西人口变化示意图。出现图中所示人口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的解体

    B. 列强入侵的破坏

    C. 江南战乱的影响

    D. 经济重心的转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关于中法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中法建交得以实现的历史背景是

    A. 日内瓦国际会议的召开

    B. “一个中国”成为国际共识

    C. 应对世界霸权主义挑战

    D. 欧洲一体化上升到政治层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960年工业峰值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实施

    B. 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

    C. 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 “八字方针”的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这说明

    A. 工业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

    B. 乡镇企业成为工业的新生力量

    C. 国有工业所有制得到优化

    D. 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并且在第九表第二条规定:“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 强调法律至上

    B. 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 保护私有财产

    D. 限制权力滥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

    A. 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 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 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的时代,这是理性的时代,这是困惑的时代,这是迷信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由此将坠入地狱,由此将升上天堂。”(狄更斯《双城记》)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三角贸易

    B. 工人运动

    C. 工业革命

    D. 经济危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69年9月至12月,中国出现疏散大中城市人口、物资的活动;在京的中央大批党政机关被紧急疏散到外地,吉林市计划将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疏散至农村,许多高校也紧急迁出城市,如北京大学师生疏散到汉中和江西鄱阳湖畔,中国科技大学迁往合肥等。这一现象的出现

    A. 反映了外交局面的转变

    B. 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C. 表明“左”倾思想泛滥

    D. 支援了落后地区的建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图是《纽约时报》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部分新闻的标题,从中反映出

    新闻标题

    时间

    外蒙古试图赶上20世纪的发展

    1959年8月3日

    民间音乐在肯尼亚衰颓

    1959年11月8日

    埃及学生要刷牙,学校免费提供牙刷和牙膏

    1960年7月2日

    巴布亚人离开石器时代

    1960年7月1日

    牧童上了开罗的电视

    1962年11月25日

    电视的影响在日本扩大

    1967年8月17日

    西贡姑娘的服装用超短裙代替了袄代

    1969年3月31日

    A. 资本扩张日益加速

    B. 经济一体化发展受阻

    C. 文明的同质化趋势

    D. 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