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指出:“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他还批评“中国文人”,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这这表明他

    A. 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B. 反对西方文化侵蚀中国传统文化

    C. 摒弃传统文化全盘吸收西方文化

    D. 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认识相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

    西汉初年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长沙王吴芮

    刘邦晚年

    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

    A. 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

    B. 加强了君主专制

    C. 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

    D. 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美国妇女史家和女性主义者琼·凯莉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所有进步——她的原始资本主义经济、国家和人文主义文化一起把妇女塑造成一种美丽的摆设:端庄、贞洁、对丈夫和君主双重依赖。”作者强调文艺复兴

    A. 并未改变妇女的从属地位

    B. 强化了妇女的独立精神

    C. 对妇女内心世界进行关怀

    D. 凸显了妇女的理想信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梦粱录》载:“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装点店面.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这表明宋代

    A. 赏画品乐成为社会时尚

    B. 商业经营注重宣传效应

    C. 娱乐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D. 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许多大学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易经》;中国农大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出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止于至善”出自《礼记》。这表明

    A. 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

    B.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源远流长

    C. 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

    D. 儒家思想传统影响着教育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894年9月,北洋水师“经远舰”在黄海大战中沉没于辽宁庄河海域。2018年9月,考古人员在该舰遗址中发现53毫米格鲁森炮弹、120毫米炮弹引信等,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推测为海战前紧急添置,清廷为战争做了一定准备。这表明

    A. 考古发掘的史料最为真实可信

    B. 史料的丰富促进史学研究发展

    C. 真实的历史依赖新史料的发现

    D. 主观意愿会导致研究出现偏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78年9月,国务院全国计划会议提出:把注意力转到生产斗争和技术革命上来;把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转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从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进入国际市场的政策上来。这次会议

    A. 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纲领

    B. 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

    C. 吹响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

    D. 旨在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世纪70年代以来由中国人创办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买办”资本的比重非常可观。“买,办”受雇于洋行,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争利于市。对材料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 买办完全依附于外国商业资本

    B. 买办资本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

    C.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源于买办

    D. 买办性与民族性既对立又统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紫绶,掌副丞相。”在秦代,御史大夫的本职是“典正法度”、“举劾非法”,还掌管制诏和公卿奏章,直接受命于皇帝。这些记载反映出

    A. 御史大夫地位实际高于丞相

    B. 汉朝对秦代官制进行了变革

    C. 汉代中央集权较秦有所加强

    D. 中央监察满足了皇权的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撰写的一本著作的目录节选。该著作的内容

    A. 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

    B. 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

    C. 创造性提出符合国情的革命思想

    D. 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看到奴隶制命运岌岌可危,便采取措施,以图重振罗马帝国声威,维系其统治。一方面他发动了对西方的战争。另一方面他对罗马法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编撰。这一论述主要旨在说明

    A. 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B. 罗马皇帝对罗马法贡献大

    C. 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D. 《查士丁尼法》缓和了社会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8年10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表示,如果中美爆发全面贸易战,可能将导致全球贸易额下降17.5%,使全球经济损失1.9%。澳大利亚和日本也呼吁中国和美国要利用现有规则解决它们在贸易和政治问题上的分歧,不要引发新的“冷战”。这说明当今

    A. 世贸组织丧失了调节国际贸易的职能

    B. 反全球化的浪潮日益高涨

    C. 大国战略博弈引发国际社会重大关切

    D. 国际经济新秩序无从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

    中国的城市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商人与社会其他成员同流,商人发了财总要投资土地,因为土地被看成是财产与社会地位的最终归宿。同时,历代王朝都有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虽也有“商会”“行会”等组织,但“隋唐以来,行会主要是政府控制工商团体的工具”。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欧文、傅立叶等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霍华德主张在进行系统的社会改革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盖迪斯则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

    ——摘编自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世纪西欧城市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晚清思想潮流与清代中期迥然有别,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学术上的调和折衷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色。晚清士人的学术视野也较以前宽广得多,打破了传统的界限而开始了对西学的研究。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伴随着传统下层文化的大力提倡和对封建正统文化的严厉批判。新文化人之所以把矛头对准孔教,主要在于它作为上层文化的主体,二千年来“吃人的礼教”和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也因为“孔子云者,遂非个人之名称而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也。”改变儒家独尊一统的旧格局,在于恢复先秦“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新文化人对儒家以外的诸子学说,予以阐释,并充分肯定。

    ——欧阳哲生《试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传统起源》

    材料三:五四运动前兴起的西化思潮,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旧有意识形态卷土重来的反思与批判,承继新文化运动初期西化运动的功绩,封建思想的禁锢被冲决了,西方各种新思潮也如闸门开洪一般相继涌入中华大地。如果说初期的西方思想是以整体的形式传入中国并产生洪波巨澜,那么在五四运动爆发后的一段时期则日益呈现出理论与学派的多元化倾向。

    ——摘编自《五四时期西化思潮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晚清思想潮流发生重大转变的推动因素。有学者认为晚清思潮有其时代特色,试结合19世纪中后期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为何要对儒家思想“严厉批判”。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文化人提倡传统下层文化的表现。

    (3)据材料三,分析新文化运动初期西化思潮兴起的背景。归纳其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们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中得到的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茅盾的小说《春蚕》是一篇反映春蚕丰收成灾的农村主题小说,发表于1932年11月,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六十岁的老通宝年轻时,他家就因为养蚕年年都好而“发”起来,“十年间挣得了二十亩稻田和十多亩桑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老通宝自从看到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通宝家败下来了,“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