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综合题 7 题,填空题 1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北雁南飞 B. 种子萌发 C. 火山爆发 D. 雨后春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的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丙代表蛋白质

    B. 乙在D中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C. 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D

    D. 参与甲消化的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两棵植物,你认为A植物分布的环境是(   )

    A. 温暖地区 B. 湿润地区 C. 寒冷地区 D. 干旱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蚂蚁和蚱蜢 B. 狐狸与野兔

    C. 水稻和杂草 D. 兔子和青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首次提出“生物学(biology)”这个科学名词的科学家是(   )

    A. 达尔文 B. 拉马克 C. 哈唯 D. 林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变形虫进行呼吸时,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都要经过(   )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食物泡 D. 细胞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小弘发现夏季每看到蚂蚁搬家,过不了多久,就会下雨。他运用的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比较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面四组概念图中,错误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擦拭载玻片后要往它上面滴一滴(   )

    A. 清水 B. 生理盐水 C. 稀碘液 D. 酒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不属于植物主要组织的是(   )

    A. 保护组织 B. 输导组织 C. 上皮组织 D. 分生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

    A. 叶绿体 B. 液泡 C. 细胞核 D. 线粒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绿色植物不需要从外界摄取的物质是(   )

    A. 有机物 B. 无机盐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藕断丝连”中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丝”属于(   )

    A. 输导组织 B. 保护组织 C. 营养组织 D. 分生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面是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的一个视野图(②指血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 ③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C. 血液的颜色主要取决于② D. ④形状不规则,能够吞噬病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植物体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

    A. 树皮中的导管 B. 木质部中的导管

    C. 树皮中的筛管 D. 韧皮部中的筛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汶川大地震中,林晓同学不幸受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血浓于水,情深于海。经化验,她的血型是A型。很多富有爱心的人主动要求为林晓献血。下面最适合输给林晓的血型是(   )

    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谚语“椿树蓬头浸谷种”,指出种子萌发条件之一是(   )

    A. 适量的水分 B. 充足的空气

    C. 适宜的温度 D. 足够的营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妈妈把买回来的新鲜猪肉放进了冰箱的冰冻层,两个月后猪肉还没有腐烂变质,这是因为 (   )

    A. 低温杀死了细菌和真菌 B. 低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C. 冰冻层不存在细菌和真菌 D. 猪肉表面结冰后隔离了细菌和真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的两个生理过程是(   )

    A. 开花和结果 B. 传粉和结果

    C. 传粉和受精 D. 开花和传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植物体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A. 植物体的光合作用 B. 太阳光能

    C. 植物体合成的能量 D. 地球内蕴藏的能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是(   )

    A. 银杏 B. 侧柏 C. 雪松 D. 银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一个慢性贫血患者又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液常规化验,化验结果可能不正常的是以下哪一项?(    )

    A. 红细胞、白细胞 B. 血浆、白细胞

    C. 红细胞、血小板 D. 白细胞、血小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李大爷最近总觉着腿疼, 经确诊是骨质疏松症, 医生建议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食补。下面是 4 种食品所含营养成分的相对含量图, 李大爷选择的最佳食品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时刻进行呼吸作用

    B. 干的种子没有呼吸作用

    C. 植物呼吸作用不会产热量

    D. 植物呼吸作用通过气孔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关于“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盆栽天竺葵置于暗处2~3天

    B. 用不透光纸将一健壮叶片的一部分上下遮盖

    C. 去除不透光纸片并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

    D. 叶片加热由绿色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7 题
  1.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显微镜是科学观察的工具

    (1)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顺序是:取镜和安放,___,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整理实验台。

    (2)通过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物象才调到视野中央,那么原先观察到的物象在视野的___。

    (3)某显微镜目镜有10×和20×,物镜8×和45×,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最大放大倍数是__倍。

    (4)显微镜应保持清洁,镜头上有灰尘和水,要在教师指导下用____轻擦。

    (5)观察变形虫时,当用低倍物镜找到变形虫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____,用_____将视野调试清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柑橘是重要的经济植物,深受人们喜爱。请回答:

    (1)组成柑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2)柑橘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______。

    (3)柑橘体内的水分主要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散失到体外。

    (4)柑橘含有大量营养丰富的酸甜汁液,其中的水分通过_从土壤中吸收而来;糖分则主要来自__的光合作用。(填器官名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下图所示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解。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

    (1)图中实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_____血,虚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_____血。

    (2)人体遍布全身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血液不仅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_________作用。

    (3)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_____。

    (4)观察的心脏的结构,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_______,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这种结构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5)某人被重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过化验,他的血型是B型,可以给他输血的血型是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______,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_____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2)小肠中除____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____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3)图二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______,代表小肠的一段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陈老师虽年已古稀,但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分析其原因,这与他广博的生物学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式密切相关:

    (1)夏天傍晚他选择空气清新、凉爽、湿润的树林小路散步。你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绿色植物__________和____的结果。

    (2)晨炼他不去树林而选择小河边,是因为夜幕降临,树木的___使树林周围环境的空气不如傍晚清新。

    (3)有次陈老师晨炼时随手掐断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茎,发现茎的断面有白色的汁液渗出,这汁液来自茎的___。

    (4)陈老师的锻炼对环境的选择引发了江贤慧同学的好奇心,她用仪器测量了小树林中24小时的某气体的数字变化,并把这些数字用曲线表示如图4,你认为江贤慧测量的是___气体的变化。

    图4    图5

    (5)江贤慧将图5植株中甲叶片的主脉切断,乙叶片的两面对应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暗处理一昼夜后,再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漂洗后用___处理,发现A、C两部位未变蓝色,B部位呈蓝色。这个实验存在_组对照试验。通过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和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苏斌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6分析(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种子。苏斌观察到A瓶蜡烛熄灭,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吸收了___。实验中B瓶起___作用。

    (2)实验二中,为消耗叶片原有的淀粉,苏斌先将C、D两装置放在___环境中一昼夜。再将两个装置放在光下2小时,分别摘取一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__]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

    (3)实验三中,苏斌发现[___]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水分主要是通过蒸腾作用从___散失的。为减少水分散失,移栽植物时可采取___等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 “水温对鲫鱼呼吸频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三个大小相同、洁净的烧杯,分别加入等量已晒过的自来水,调节三个烧杯中的水温,分别是20℃、常温25℃、30℃,并保持恒定。②将3条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鲫鱼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③安静2分钟后,开始记录鲫鱼在1分钟内的鳃盖运动次数(即呼吸频率);稍停片刻,重复记录两次。结果如下表:

    每分钟鳃盖运动次数(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20℃

    52

    45

    47

    48

    常温25℃

    112

    110

    109

    110

    30℃

    187

    185

    183

    185

    请回答:

    (1)该学习小组探究的的问题是:______?

    (2)乙组与甲组或乙组与丙组可以形成________实验,两组实验的变量均是____。

    (3)实验时除水温不同外,其它条件必须相同,目的是_____。

    (4)实验中记录三次再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

    (5)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细胞分裂时核内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_____,然后_____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从而保证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