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单选题 11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1 题
  1. 1701年英国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些规定

    A. 结束了君主制政体

    B. 违背了自由、平等的原则

    C. 巩固了民主政治

    D. 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 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 欧洲出现“商业革命”   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

    A. 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

    B. 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至47%

    C. 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D. 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洪武年间,大臣的奏章均由朱元璋亲阅。永乐年间,明成祖经常召内阁要员密议,批答则由其亲笔。正统年间,起草对六部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这表明

    A. 内阁逐渐取得决策权

    B.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C. 内阁影响力不断增强

    D. 皇权事实上受到内阁的制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表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了以民主为核心的治国方案

    B

    达尔文掀起了生物学领域的革命

    进化论取代了神创论

    C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统治结束

    D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俄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清时期,为解决外地经商困难,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兴起,尤其以微商、晋商等商帮最为著名.他们在各都市建立“会馆”,而构筑严密的商业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 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B. 跨区域贸易日益繁荣

    C. 地缘意识更加突出

    D. 重农抑商政策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孟德斯鸠在其出版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认为,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具有爱国家、爱荣誉、爱自由的美德。据此可知,该篇文章的主旨是

    A. 赞美罗马共和制度的诸多优点

    B. 研究不同政体产生的影响

    C. 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D. 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四则史料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社会思潮,按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③“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④“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④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盛锡福”是京华老字号企业(如图为其商标)。刘锡三创办帽厂正值民国初年,人们剪掉长辫,摘掉瓜皮小帽。刘锡三适时引进英、法、美等国的呢帽,在时帽市场一炮打响。材料表明该企业在当时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辛亥革命与社会习俗改革的推动

    C. 广大人民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 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880年,清政府修建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1887年展筑至芦台,1888年又展筑至塘沽和天津,时称“津唐铁路”。“津唐铁路”修建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有助于解决开平煤矿煤的运输问题

    B. 标志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起步

    C. 诱导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D.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某次重要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该会议召开地点位于下列哪一区域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晁错言)“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人的治国思想。并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汉初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材料二:“民生就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因为民生不遂,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和道德退步,以及发生种种不平的事情。……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1924年孙中山《三民主义》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重视民生的原因。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中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3)依据材料三归纳出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结果。

    (4)综上,谈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国家的三个阶层即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它们各自的德性应该是智慧、勇敢和节制。统治者的职能是依靠智慧,理性地管理国家;武士的职能是发挥激情,勇敢地保卫国家;生产者的职能是节制欲望,安分守已,努力劳动。

    ——摘自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的国家观念。结合所学分析形成上述观念的原因。

    材料二: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基督教神权国家观成为国家观念最显著的特征……15、16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第一次提出将主权视为国家的根本属性,主权是超乎公民和居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17、18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逐渐发展起来。英国思想家洛克强调代表人民意志的议会主权至上。……在国家权力结构中“人民意志”被赋予更高的地位,为国民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与效忠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姚璐《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观念的嬗变》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国家观念”的发展历程发生了哪些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些演变的原因及意义。

    材料三:以下为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第二十三章的部分标题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晚清时期国家观念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背景。

    (4)综上,推动人类国家观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今陕西灵崖寺大殿左夏房存在的石刻实物(1181年),刻有“仪制令”,上有四行小字:“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摘编自《中国古代的交通规则》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交通规则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

    时间

    发展历程

    1868年

    英国伦敦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

    1903年

    英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则,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效仿

    1914年

    英国的克里夫兰、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

    信号灯。

    1926年

    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

    英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64年

    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系统,成为世界

    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整编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以来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指出推动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并分析这些技术改进对城市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我国历来都是“靠左走”国家,在汽车进入中国后,出现了南北各不相同的两种行车方式——南方靠左,北方靠右。清朝末年,政府颁布的交通规章完全是欧洲式的,于是靠左行驶就变成了靠右行驶。……抗战胜利后,行政院立法通过了“靠右走”的规定。。

    ——摘编自《道路交通规则起源:中国曾“以右为尊”》

    (3)依据材料三归纳我国近代行路方式的确立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并指出影响这一过程确立的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