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9 题,论述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孙中山主张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认为建立合作经济是“地方自治团体”之“要事”,是避免“商家垄断”的有效办法。还主张“累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这体现孙中山

    A. 节制资本的思想

    B. 深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C. 关注工农的利益

    D. 提倡建立公私合营经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9 题
  1. 1949年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史学界围绕着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的大规模讨论和争鸣,这被称为史学界的“五朵金花”。当时“五朵金花”的讨论

    A. 有利于唯物史观的普及

    B. 显现史学研究的碎片化

    C. 导致了双百方针的中断

    D. 加速史学理论的本土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心即理也   C. “知行合一”   D. 人性本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

    A. 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B. 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

    C. 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   D. 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汉代以来,多有统治者为孔子追赠“公、王、帝”等谥号,这种殊荣甚至泽被孔子的后人。近年来,以儒学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复兴活动,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这些现象说明

    A.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

    B.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C. 孔子思想的政治功能很强

    D. 孔子思想的价值开始受到认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自汉以来,每逢天灾、异象,多有君主向天谢罪,下诏罪己,轻徭减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儒学对君主行为的约束力

    B. “仁政”思想发生的影响

    C. 君权受到了制度的限制

    D. 汉武帝“罪己诏”的垂范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海国图志》中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这反映了

    A. 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有了一定了解

    B. “开眼看世界”突破了“师夷长技”的范畴

    C. 魏源已经找到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真正原因

    D. 魏源已经认识到英国制度的优越性,主张政治变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近代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回国后,众多臣僚羞与之为伍。天津教案后,曾国藩受命处死涉案的中国人向洋人谢罪,引来举国非议。这反映了当时

    A. 中国外交尚未开始近代化

    B. 国人的爱国热情高涨

    C. 民族危机下国人同仇敌忾

    D. 思想变革的相对滞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它是毛泽东在苏联经济弊端并没有完全暴露的情况下,开始认识苏联建设上的一些根本问题并结合我们的建设实践,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思路的杰作。材料评价的是

    A. 《井冈山的斗争》

    B. 《新民主主义论》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论十大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世纪的西欧,罗马天主教教廷只允许用拉丁文翻译《圣经》,并且只有神职人员才可以诠释《圣经》。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用德文翻译《圣经》。他的这种行为在当时

    A.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地位   B. 打破了宗教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C. 推动了人们民主意识的觉醒   D. 肯定了人们信仰的独立与平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61年,教育部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采取定(发展规模)、缩(缩小发展规模)、并(与他校合并)、迁(迁离北京)、放(下放地方领导)、停(撤销停办)的方法。这一政策旨在

    A. 摆脱计划管理体制对教育的影响

    B. 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 缓解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D. 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 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

    B. 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

    C.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 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的理性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A. 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 刻意表现奔放情感

    C. 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 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明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 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

    B. 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C. 文化专制开始影响了市民生活

    D. 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6世纪布鲁诺因支持和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A. 进化论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B. 教会实行宗教宽容政策

    C. 英国的学术氛围更加宽松

    D. 教会权威已经逐渐丧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A.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C.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D. 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虽然后世儒生对孔子思想也有发挥不当之处,但儒学的发展是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宋代理学家二程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最有可能源自于孔子的那一思想主张()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   C. 为政以德   D. 有教无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

    A. 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 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

    C. 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

    D. 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史学界认为:新三民主义的重要问题是认识到了民族的敌人,明确指出各个阶层的中国人应当共同努力的方向。这里的“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A. 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目标

    B. 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革命目标

    C. 突出了无产阶级的重要作用

    D. 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革命理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据考证,伏羲女娲作为华夏的始祖在秦汉时期得到了普遍崇奉,这一信仰的影响也日益扩大。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不仅被文人当作创作的素材,也被普通民众用来保佑家人平安幸福。这一现象

    A. 束缚了百姓的思想生活

    B. 提升了人们的族群认同

    C.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D. 传播了先秦的礼乐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该评语

    A. 强调英国殖民印度的功绩

    B. 充分肯定了东方文学成就

    C. 支持浪漫主义的文学风格

    D. 暗含着西方中心论的思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苏格拉底拿苹果对学生们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们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A. 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B.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民对君可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材料观点类似于启蒙运动所倡导的

    A. 社会契约

    B. 君主立宪

    C. 天赋人权

    D. 权力制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在1905年之前,物理学家相信空间是一个宽广的舞台,在这个展现着宇宙戏剧的舞台上,时间对于所有的演员而言都在以同样的速度‘滴答滴答’地流逝着。而1905年后否定了所有的这一切。”导致这一“否定”的主要原因是

    A. 普朗克创立了量子理论

    B. 伽利略创立了实验科学

    C.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D. 达尔文发现了人类起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宫,把建立孔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陈独秀的上述言论旨在

    A. 强调民主与科学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

    B. 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

    C. 反对把孔子与民主和科学完全对立起来

    D. 谴责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伦理纲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康熙年间,我国开始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绘制《皇舆全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考虑大地是球面的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由此可知

    A. 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

    B. 新航路开辟冲击了传统科技

    C. 康熙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 康熙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 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B. 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C. 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D. 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表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新增教授席位统计表。该表反映了

    A. 英国革命思想的传播

    B. 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

    C. 宗教神学地位的动摇

    D. 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图是1985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图中,左侧文字为“图中信息:游行队伍高举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下面文字为“图中信息: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下方文字为“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对其呈现信息的合理解读是

    A. 否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价值

    B. 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 展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成果

    D. 肯定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有人说“觉得名画丑和会不会欣赏没有关系,却和有没有文化有关系”。下列从文化的视角对关于两幅名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蒙娜丽莎》所画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女性,属于现实主义风格

    ②达芬·奇在画作中渗透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③《哭泣的女人》强调光与色的运用,属于印象画派

    ④毕加索的画作反映了现代人的空虚、恐惧、精神分裂等意识倾向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

    ——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地位有所不同,并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如何维护大一统政权的稳固这一点上,秦皇汉武之间有着共同的认识,即不能容忍多元化的指导思想的存在.认识到必须有一种主导性的价值观念来维护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儒家认识到仅仅依靠武力和严酷的法律无法长久地保持统治的合法性,关键是要使价值系统制度化,从而为现存的秩序提供支持。

    ——摘编白干春松《儒家制度化的形成和基本结构》

    材料二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史在西方现代化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摘编自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三  汉字的历史,如果从殷商时代算起,距今(2019年)已有三千多年了。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汉字一直处于变动与相对稳定之中。汉字的演变,就其形体来说,有简化也有繁化,但主要还是简化,这是汉字形体变化的基本趋势。清末民初,正式出现了汉字简化的呼声。

    五四运动以后,改革汉字的呼声逐渐高涨。1920年2月1日,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一文。1922年又提出“减省汉字笔画案”,并明确指出:现在减省汉字笔画,应该根据现在通行于民众社会的简体字。1935年8月21日,民国教育部发布命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简体字表由民国教育部委托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主持制订,主要采用了钱玄同所编《简体字谱》中2400字中的324个,在当时又称为“手头字”。这是政府第一次大规模推行简化汉字。公布后由于国民党内某些要人的强烈反对,1936年2月不得不宣布“暂缓推行”,从而夭折。

    ——摘编自陈太章《论汉字简化》

    请同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认为需要建立“主导性的价值观”的理由,指出汉武帝所采取的对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人文思想的形成对“主导性的价值观”的冲击。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推行汉字简化的背景。如何评价国民政府发的汉字简化运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节庆活动承载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价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以农立国,对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非常关注。为了适应农事和生活,人们就定出一些节日,以调剂生活.增进群体活动的乐趣。民间的宗教意识和祈福于神的心理,以及躲避灾害的要求,促成了拜天敬神的仪式和咒术、禁忌等,并确定于特定的时间。中国人的伦理思想是返始报本、慎终追远的,于是以祖配天、敬天法祖的思想和仪节,就牢牢地凝结在中华民族的群体中。我国古来以孝治天下,所谓凡能孝于亲者,必能忠于国。故“忠孝节义”四大德目,自古影响个人性格与立国精神,如清明祭祀扫,以示不忘先人;中秋团圆,以叙天伦之乐;重阳登高,以崇敬老之礼。

    ——摘编自蓝吉富、刘增贵主编《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礼俗》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的节日表现出日益强烈的世俗化或非基督教化倾向,理性神崇拜、反宗教化装舞会等节日的出现,显然也直接体现着人民大众狂欢文化的这种反基督教传统。1790年7月14日的联盟节庆典,也已出现了数千人共同宣誓效忠祖国之类世俗的新因素,这是一个反映旧时代向新时代过渡的节日。革命节日的人民大众文化特质还表现为人民大众对节日的广泛参与,卢梭认为剧院里的演出决不是人民的节日,人民的节日应当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让群众自己变成演员,“让每个人都走到别人当中并使自己得到愉悦,以便使大家更紧密地团结起来。”

    ——摘编自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

    材料三  他(梁启超)认为“东西各国,每年必有一二日之大祝典,为国民荣誉之纪念”,如美国的7月4日、法国的7月14日等开国成功纪念日。这种庆祝活动,可以使人记已往,振现在,励将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添强国、勇猛、进步、自立的气氛。而我国向来无此风气,号称一年中普天同庆的节日,也不过是元旦这一天。而元旦不过地球绕日一周而复、毫无意识之天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或重要的值得纪念的意义。

    (1)阅读材料一,归纳影响中国传统节庆产生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法国节庆文化的新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梁启超关于中国节庆制度的观点。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梁启超观点的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