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材料分析题 5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0 题
  1.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A. 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 存天理,灭人欲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 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

    C. 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

    D. 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荣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古代文书不加标点,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困难,因此1919年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标点符号的使用,表明

    A. 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

    B. 白话文完全取代了文言文

    C. “尊孔复古”受到批判

    D. “文学革命”的影响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17年至1919年,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几。1919年以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一战暴露资本主义侵略争霸本质

    B. 工人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C. 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D.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这部宪法明确地规定了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道路,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该宪法

    A. 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 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保障了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D. 开启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历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元代医学家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指出:“儒者立教,日正心、收心、养心,皆所以防此火之动於妄也:医者立教,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亦所以防此火之动於妄也。”这表明

    A. 《格致余论》影响理学发展

    B. 理学和中医学相互影响

    C. 朱丹溪是理学集大成者

    D. 理学和医学有其相通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普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于是,“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材料表明明朝实行这一科举取士办法的目的是

    A. 借助手斗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

    B. 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

    C. 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的交流

    D. 照顾政治中心所在地的北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法国法兰西学院终身院士朱德群(1920-2014)先生,是当今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对其作品恃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B. 中国画的笔墨神韵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融合

    C. 西方现代主义美术表现形式

    D. 中国画的借物抒情与古典主义美术的有机结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新旧世纪之交,中国许多著名大学、中学纷纷举行“百年校庆”活动。一百年前,“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合流形成救国热潮。当时,“救国”成为中国社会关键词的外来诱因主要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抗日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幅战争示意图中据图中信息判断在这次战争的进程

    A. 歼灭了所有的反动军阀

    B. 国共两党达成亲密合作

    C.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出现了革命的高潮阶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38年5月中共中央指示长江局:立即成立鄂豫皖省委,领导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浦信公路以南的广大地区的工作,以武装民众准备发动游击战争为中心任务,有计划地建立几个基干游击队和游击区。这一指示

    A. 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 有助于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

    C. 导致华北抗战态势发生扭转

    D. 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这揭示了古代雅典

    A. 公民大会权力最大

    B. 审判流程公开公正

    C. 具有权力制约思想

    D. 公民是城邦的主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下边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 开启了各地文明会合交融的历程

    B. 导致了欧洲贸易的中心发生转移

    C. 矛头直指欧洲各国封建专制制度

    D. 以人文主义冲击了宗教神权束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学者称:“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宗教改革

    A. 将人文精神发展到了理性阶段

    B. 是一场群众基础广泛的政治运动

    C. 彻底粉碎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D. 适应了资产阶级追求享乐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的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1949年《共同纲领》

    C. 《德意志帝国宪法》

    D. 美国《1787年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一追求是基于

    A. 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B. 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C.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是2017年上映的科幻电影《逆时营救》的宣传海报,电影讲述的是单亲妈妈夏天冒险用未完成的粒子技术(可使生物体穿越虫洞进行时间旅行的技术)返回1小时50分钟前营救被神秘绑匪吓唬绑架的儿子豆豆。虫洞理论的出现,与一百多年前哪一理论密切相关

    A. 经典力学

    B. 相对论

    C. 生物进化论

    D. 量子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说梦话?”只会以酿成社会灾难而告终。之后考茨基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这说明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

    A. 十月革命后俄国应重点发展生产力

    B. 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C. 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D. 社会主义革命须依靠资产阶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从1945-1950年,美国的对欧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光荣孤立”式的远距离操控、以政治经济援助为重点的有限卷入欧洲事务和以军事援助为重点的全面卷入欧洲事务。美国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A. 美欧联合的实现

    B. 欧洲经济的复兴

    C. 美国实力的下降

    D. 遏制苏联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美苏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该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和旅游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以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充分说明

    A. 资本主义阵营有所松动

    B. 欧美矛盾进一步激化

    C. 冷战对峙的格局被打破

    D.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5 题
  1. 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棺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材料三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重要影响?

    (2)19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根据材料二加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冲击“中体西用”的宗旨的思想。

    (4)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4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3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3分)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但科技的创新又受社会环境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到了元代以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作八股、考进士成了唯一的仕途之路,自然科学和技艺都受到了严重的贬斥。尊孔读经的人被称为“名士”,从事科学和技艺的人则是只有“雕虫小技”的“小人”

    ——摘编自赵显明《试析程朱理学的兴起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欧洲,从14世妃开始,就出现了最早的科学社团:意大利的西芒托学院、法兰西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柏林学院等。这些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学术团体吸引了大批的科学家,并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科学家在社会上地位达到了顶点,许多人因为科学上的贡献被封为贵族。

    ——摘编自J.B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材料三  英国教学家伊萨克•牛顿(1642一1727)是新的科学方法的集大成者。他依靠精确观测和数学推理建立了一整套有力的天文学和数学理论。1687年,牛顿发表了题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论文。该书对近代思想也有着直接影响。1726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从英国回国后,将其翻译成法文,从而使牛顿的物理学在法国得到史广泛的传播。

    请回答:

    (1)列举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元明时期科学和技艺落后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5世纪欧洲近代科技兴起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3)指出材料三中“新的科学方法”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的科学贡献及其产生的历史价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英国是世界史上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国家,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现代化模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权利法案》只是对王权加以限制,国王的权力依然很大,在某种程度上君主仍是权力的中心。到18世纪初,国王手中的特权越来越少,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在辉格党人长期把持政权、托利党人退居乡间时期,形成了内阁对议会下院负责的制度,君主“统而不治”的时代渐渐拉开了序幕。但议会下院的这种“中心”地位在事实上是虚假的,因为下院受上院控制,政权牢牢地控制在贵族手中,所以18世纪也被称作是“贵族的世纪”。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

    材料二  在18世纪早期的农业社会中,土地是英国主要的财产形式,由土地贵族集体掌握政权,因而克服了专制的王权,显然具有某种合理性。但这种贵族政治自工业革命开始后就越来越不合理了,由此而引发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扩大选举权,增加选民人数。伦敦和北部工业区的大中城市议席席位得以增加。改革法消灭了衰败选邑,贵族操控下院议员选举的影响力减少。1832年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英国从贵族制向民主制迈出第一步。这以后改革就在不断进行,直至20世纪完全确立现代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权力机制,指出推动英国进入君主“统而不治”时代的主要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为什么说工业革命导致英国贵族政治越来越不合理?据材料二,归纳1832年议会改革解决的英国议会制度的问题。

    (3)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政治现代化转型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功经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美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

    ——摘编自谢益呈《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歧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并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内涵。

    (3)就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反应及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