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2016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热播,引起古诗词热。请你分辨,下列诗句中属于唐诗的是(  )

    A.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B.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不包括(  )

    A. 岳飞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林则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有一个重大行动,形成了东逼南京,西 迫武汉,南扼长江,俯瞰中原的战略态势。这一重大行动是指(  )

    A. 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B. 淮海战役

    C. 渡江战役   D. 平津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联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D.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 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这是“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院士当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与孙家栋共事过的是(  )

    A. 焦裕禄   B. 邓稼先   C. 袁隆平   D. 王进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据2017年4月18日《黄河口晚刊》报道,滨州-东营-潍坊将建滨海快速铁路。历史上铁路最早出现在(  )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 知识经济时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43年,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说;“此役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贺信中的“此役”是指(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中途岛海战             D.诺曼底登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

    C. 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

    A. 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C. 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D.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今年4月,“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刚刚揭晓,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入选。该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的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题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

    A. 道家   B. 墨家   C. 儒家   D. 法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他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历史学家评价的这一历史人物是(  )

    A. 秦始皇   B. 张骞   C. 汉武帝   D. 班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历史剧《三国》   B. 罗贯中《三国演义》

    C. 司马光《资治通鉴》   D. 诸葛亮《出师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的作用时指出: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 (  )

    A.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B.不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C.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

    D.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的三幅图片最能直接地反映了宋代哪一方面的繁荣(  )

              

    宋代货郎图     北宋“交子”铜版拓片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A. 农业繁荣   B. 手工业繁荣   C. 商业繁荣   D. 文化繁荣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以下景点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文物古迹,它们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①明长城       ② 都江堰      ③秦始皇陵兵马俑    ④敦煌莫高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③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是1937年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的报道。报道赫然以“百人斩,超记录”为标题。 “百人斩”的暴行发生在下列日军制造的哪次事件中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秘密细菌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是即将发行的“荣归二十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纪念”币。该套纪念币涵盖了 “回归”“一国两制”“伟人”三大主题。其中的“伟人”是指(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非洲文明成就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段材料选自(  )

    A. 《人权宣言》   B. 《独立宣言》   C. 《权利法案》   D. 《法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马克思在1862年10月发表的《北美事件》中说:“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这份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上文中的这份文件的“他”是指(  )

    A. 华盛顿   B. 林肯

    C. 罗伯斯庇尔   D. 克伦威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

    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顾及到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D.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图片反应的史实属于冷战表现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经过9个多月的争论和酝酿,今年3月29日英国政府宣布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英国“脱欧”将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这表明(  )

    A.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B. 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各种文明的共存与融合

    C. 经济全球化正在重新校正   D.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一位史学家说: “它是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 不仅是人的四肢的延伸, 而且还是人脑的延伸, 以至于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材料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A.  计算机技术          B.  航天技术

    C.  生物工程技术       D.  原子能技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都采取过积极有力的措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1)秦王朝为了在地理空间上整合,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制度?汉武帝时代完成了“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请用史实说明 “2000多年来的中国也曾战乱分裂,但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

    材料二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清朝为了加强对台湾、西藏、新疆地区的管辖,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3分)这些机构的创设有何重大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中国多次遭受列强入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材料一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

    材料二 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

    ——摘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

    材料三

       

    美国“飞虎队”到中国对日作战     中国军队守卫台儿庄       彭德怀在前线指挥作战

    (3)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你从抗日战争胜利中得到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1950年四川贫农分到了土地    图2 1980年农民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

    (1)材料一中图一、二的历史情境分别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正在贯彻哪一政策?这两个举措产生了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图3  邓小平               图4  袁隆平

    (2)新浪网报道图3、图4人物:“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图5  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图6  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收入情况

    (3)从材料三的两幅图表中,你可以获得关于三农问题的哪些信息?

    (4)“三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幸福。综合以上问题,你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什么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实现“政治制度的改变”和“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的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2)结合材料一的观点,材料二所述史实属于哪一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3)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各自做了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4)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促成大国崛起的共同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