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选择题 1 题,null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4 题
  1.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

    A. 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 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 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 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21年6月,孙中山说:“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

    A. 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B. 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

    C. 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D. 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12年,世界第一艘超级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沉没。由于该船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通讯方式,使一些人得救。当时这种最先进的通讯技术最有可能是

    A. 电话通讯技术

    B. 有线电报技术

    C. 无线电报技术

    D. 电子信息技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新中国建立前后,毛泽东反对把“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并列,并删去“毛泽东思想”这一提法。1960年后,中共中央恢复了这个提法,重新把“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并列。引起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苏关系的变动

    B. “双百方针”的提出

    C. 共产国际的要求

    D. 党的指导思想已成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 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 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 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 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

    A. 孟德斯鸠

    B. 狄德罗

    C. 洛克

    D. 伏尔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题文)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 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 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 摆脱了长期以来重视阶级斗争的认识

    D. 制止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题文)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上干天和的结果。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斥退坏人,引用好人。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

    A. 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   B. 道家主张“天道自然”

    C.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D.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促成元杂剧昌盛的直接原因是

    A. 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

    B. 蒙古贵族的欣赏品味

    C. 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

    D. 市民阶层的壮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朱熹指出:“用人之仁,去其贪,盖人之性易得偏。仁缘何贪?盖仁善底人便有好便宜底意思。今之廉介者,便多是那刚硬底人。”朱熹认为“贪”的根源是

    A. 社会经济的发展

    B. 政治制度的缺失

    C. 社会风气的影响

    D. 人性的复杂微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

    A.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 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种高势能的异质文化的挑战,这就是传教士输入的西学。此时的“西学”,主要是

    A.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

    B. 资本主义代议制文献

    C. 启蒙运动中的主权在民思想

    D. 欧洲古典主义音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 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 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 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 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电影《泰坦尼克号》轰动全球的主要原因

    A. 流通快、信息量大

    B. 不惜工本,使用高科技和大明星,迎合大众时尚

    C. 是好莱坞的巨作

    D. 传媒的大力炒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电影和电视艺术的诞生主要依赖于

    A. 雄厚的资本积累

    B. 现代科技的进步

    C. 市场的扩大

    D. 消费人群的巨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实质是

    A. 教育发展需要超前性

    B. 教育的发展需要适合本国国情

    C. 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 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杰出理论贡献是

    A. 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 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 创造性地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敲击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因特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

    B.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所需要的资料

    C.因特网具有其他三大媒介的传播功能

    D.电脑的知识与才智可以代替人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中国京剧百科全书》的意义在于它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关于京剧的历史记忆的仓库。或者说它是一座纸质的京剧博物馆。在该书中我们会看到

    A. 关汉卿的《窦娥冤》剧情 

    B. 乾隆年间“徽汉合流”的详实情景

    C. 《同光十三绝》的剧装画像

    D. 各种剧种的融合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经世致用”

    D. “工商皆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A. 儒学在汉代已成为传统文化的单一思想

    B. 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C. 各级教育都以传授道家思想为主

    D. 黄老之学的政治功能得以彰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

    A. “独尊儒术”

    B. “大一统”

    C. “天人感应”

    D. “君权神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A. 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

    B. 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的色彩

    C. 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D. 与封建势力妥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1930年,国民党新军阀因为军队编制问题引发的争执#演化成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派系的内战。中共中央决定利用国民党内战的机遇扩大革命成果#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A. 并未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

    B. 善于把握时势夺取胜利

    C. 未能正确判断革命形势

    D.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

    材料二  李鸿章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

    材料三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的观点。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在富强之本的认识上,这一派别又有哪些新的主张?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在对待西学认识上的发展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注: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由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34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20年的时间,使得中国人民无力确立自己的独立道路,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

    ——摘编自张玉福《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

    材料三  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大的思想交锋。第一次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另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摘自沈宝祥《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历程》

    社会转型必然促使思想文化变迁,反过来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思潮与文化革新,又往往是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

    ——摘自楠升《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转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政治思想特点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机会彻底丧失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思想解放成为“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的表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