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null 1 题,单选题 11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null 共 1 题
  1. 苏联驻华顾问团的翻译曾这样形容广州的情形:“眼前浮现出无数集会和游行的场面……那是火热的革命时代,群众乐于参加革命运动……广州是能够进行这类活动而不必担心遭到镇压的唯一地方。”材料描述的广州处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国民革命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1 题
  1. 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

    A. 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 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

    C. 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 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7世纪,郑成功所属的郑氏集团从葡萄牙控制的澳门购进丝织物运往日本,再从日本买进货物运到菲律宾转售给西班牙人;或从中国满载货物运往中南半岛和马六甲等地贸易。再换回苏木、胡椒等。这反映出当时

    A. 国际经济区域的互补性

    B. 中国已经主宰远东贸易

    C. 中国海禁政策逐渐松弛

    D. 地方割据促进经济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把军阀、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者,取消他们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定给予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转变

    A. 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反映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

    C. 适应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

    D. 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 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

    B. 取得了人与上帝直接沟通的权利

    C.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D. 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威廉三世时期(1689-1702年),内阁成员遴选权属于国王,也只需对国王负责。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议会出台一项规定,规定只有两种身份的才能出任内阁大臣:其一是拥有贵族头衔并且是上院议员,其二是下院议员。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英国

    A. 工业资产阶级开始争取自身权利

    B. 国王已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C. 完善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衡机制

    D. 建立了议会与政府间的有机联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古罗马法关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权”的定义以及关于占有、使用、受益、处分各种权能的理论,直接被归纳到拿破仑法典的第544条中,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的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这表明

    A. 罗马法具有适用性被有效继承

    B. 近现代法律只重视维护私有制度

    C. 罗马法拥有普遍合理性的特质

    D. 法律制定具有一定的发展性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表是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世界”观念。这反映出历史观点

    A. 历来都强调标新立异

    B. 受时代及文化背景影响

    C. 基于历史叙述而形成

    D. 不能客观呈现历史事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反映了作者

    A. 寻求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理由

    B. 讨论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 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 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申报》连续报道前线战况和中法间的交涉并发表评论,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探讨,在社会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这反映出当时

    A. 中法战争的危害前所未有

    B. 新的舆论工具为人们接受

    C. 富国强兵已成为社会共识

    D. 时政成为媒介宣传的主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人民日报》关于某主题的报道数量统计。该主题应是

    A. 国内农业生产状况

    B. 苏联的体育活动

    C. 中国科技发展成就

    D. 欧洲一体化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柏拉图指出:“雅典的民主制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分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据此,柏拉图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

    A. 丝毫没有体现平等的理念

    B. 导致雅典城邦国家的衰弱

    C. 压制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D. 容易造成国家管理的无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年轻时,范仲淹曾勉励他读《中庸》,学儒家之学。张载读完仍未感满足,又读遍佛家、道家之书。几年后,又发现这些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回过头来求之六经,悟出了儒、佛、道互补的道理。回乡后,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前者是为了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后者则是为了缓和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对井田制,张载用心最多。他与学生买了一块地,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企图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根据龚杰《张载评传》整理

    材料二  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在英国一个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欧文从小目睹了资产阶级对广大工人和劳动人民所进行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1800年,欧文管理了一个拥有2500多个工人的工厂。他在自己的工厂里开始了第一步实验。他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禁止使用童工,取消针对工人的罚款制度,尽力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他创办了工人食堂、托儿所、幼儿园,设立工人学校,设立医疗费和养老金制度。欧文在提高了工人福利的同时也积攒了一大笔钱。

    1821年,他公开提出建立一个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共同劳动的新社会。1824年,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从英国来到美国。他在印第安纳州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按照自己的理想建立起一个“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新和谐公社”的建立,引起了全世界注意,人们从世界各地纷纷赶来,热情参加和谐公社的建设。

    ——根据柯尔(英)《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和《欧文文集》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载和欧文各自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张载和欧文都探索了理想社会,分析两者的异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宋朝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背景和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影响及历史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

    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加以评析。(9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是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的权威刊物,三十多年来,美国史研究成为世界史学科的重中之重。截止2012年,共刊载526篇美国史论文,约占《世界历史》发表论文数的近八分之一。下表是对美国史论文发表的统计: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三十多年来美国史研究的变化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合理充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